阿閦佛吧 关注:29贴子:82
  • 2回复贴,共1

廣目如來授記不動菩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動菩薩的授記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不動菩薩初發心時。幾何天子而來集會。
佛告舍利弗。彼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天王及與帝釋魔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皆歡喜合掌作如是言。今此所聞被功德甲。我等昔未曾聞。世尊。彼不動菩薩當成佛時。於彼剎中所有眾生。不以下劣善根而得成就。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不動菩薩被甲功德。諸餘菩薩所未曾有。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諸餘菩薩被大甲冑。發趣無上菩提。無有如不動菩薩摩訶薩者。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成就功德。於賢劫中一切菩薩皆悉無有。
舍利弗。爾時廣目如來。授不動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曰不動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世尊。如然燈佛與我授記。
舍利弗。不動菩薩得授記時。有大光明普照世界。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如我往昔證一切智時。此大千界六動震動複次舍利弗。彼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卉木叢林。皆向菩薩傾靡。亦如我昔證菩提時。一切草木傾向於我。
複次舍利弗。不動菩薩蒙佛記時。彼大千界所有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皆悉合掌頂禮菩薩。如我於此證大菩提。娑婆世界所有天龍等。皆悉合掌頂禮於我。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得授記時。彼世界中所有女人懷孕。皆得安和分釋無諸苦難。盲者得視。聾者能聞。如我成佛時等無有異。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廣目如來應正等覺授菩提記。於彼二時。一切眾生無橫死者。亦如我證一切智時無有異也。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得授記時。有悅意香普熏世界。亦如我昔證大菩提。妙香遍聞適意無異。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不動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廣大功德。
佛告舍利弗言。彼不動菩薩。蒙佛授記。非唯有此功德。又能到無邊功德彼岸。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由廣目如來與授佛記。彼時天人世間阿修羅等。心皆悅慶柔順調善。亦如我證無上菩提。諸天人等皆同歡喜。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獲授記時。有大夜叉手持金剛侍衛菩薩。如我無異。
複次舍利弗。不動菩薩蒙佛記時。諸天及人散諸名花塗香末香於菩薩上。亦如我證大菩提時散諸香華。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得授記時。有諸天人各二十億。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廣目如來授佛菩提記。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蒙佛記時。優缽羅花。波頭摩華。紛陀利華。遍滿大地。亦如我道場諸華遍覆。
複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得授記時。有無量諸天在虛空中。散諸天衣覆菩薩上鹹作是言。願此菩薩速證無上正等菩提。亦如我昔得一切智諸天散衣無有異也。
複次舍利弗。彼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見不動菩薩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皆大歡喜甚於世間父母生子。猶如我證一切智時。諸天人等皆大歡悅複次舍利弗。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人。以佛神力皆聞不動菩薩授菩提記。各施種種上服名衣珍奇美膳。譬如比丘加提月滿。一切諸人悉皆供養。
舍利弗。彼不動菩薩得授記時。欲界眾生持諸上味。並奏天樂而以供養。
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得授記已。有如是等功德成就。
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甚為稀有。善說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如是禪定境界。及諸龍境界不可思議。諸業果報不可思議。
世尊。彼不動菩薩住初發心。攝受如是殊勝功德得如來記。又成此等不可思議諸大功德。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1-05-26 16:31回复
    解說
    本段經文說明不動(阿閦)菩薩蒙得佛陀的授記,名號為不動如來,當時有廣大光明普遍照耀,大地產生六種震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樹木叢林,一切草木都傾向菩薩等等廣大功德吉祥的瑞相。
    廣目如來授記不動菩薩
    經中記載,舍利弗請問佛陀當不動菩薩初發心時,有多少的天子來集會?佛陀說當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毗沙門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等四天天王及帝釋天王、魔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等,都歡喜合掌說從未曾聽聞過如此的廣大功德。
    其中,(三千大千世界):梵文tri_sahasra_sahasrahloka_dha tavah,又稱為(三千世界)是指由小、中、大等三種(千世界)所成的世界,是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觀。
    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一個佛土世界,有佛土教化於其間三千大千世界,這種說法是依據因緣解說宇宙的現象,並非絕對的。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是依於印度教的宇宙觀,並加以昇華,因此以須彌山為中心,有日、月系統。
    如以近代之世界觀來衡量,三千大千世界略如下:
    太陽系×1000=小千世界
    小千世界×1000=中千世界
    中千世界×1000=大千世界(亦即三千大千世界)
    這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四大天王與帝釋等都歡喜合掌。(帝釋):是忉利天(即三十三天)的領袖,佛教的重要護法之一。帝釋天原始摩伽陀國的婆羅門,生性樂善好施,對於出家人及貧窮困苦者,他都能隨緣樂助。由於生前具有極大的福德,所有死後成為忉利天主。
    帝釋天一向甚為護持佛教。他不止喜歡向佛陀請示佛法,而且也經常用種種物品供養釋尊與僧眾。六道眾生中如果有志誠學佛的,往往也能得到他的隨喜讚歎。
    接著佛陀又告訴舍利弗說,眾多其身披著鎧甲功德,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菩薩,沒有如同不動菩薩的。這位不動菩薩所成就的功德,是賢劫中菩薩所沒有的。
    (賢劫):(劫)梵文kalpa,是印度人指極長時間之用語。(賢劫)則為佛典中描述宇宙循环過程中之一階段。指過去、現在、未來三階段之(現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載,現在大致有成、住、異、滅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賢聖出世救渡眾生,故稱賢劫。因此,賢劫即指現在世、現在劫。
    接著,佛陀又告訴舍利弗說,廣目如來授記不動菩薩,佛號為不動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禦士、天人師、佛、世尊,就如同燃燈佛給他的授記一般。
    關於授記的類別,有很多的說法。根據《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說有四種:
    1未發心而與授記:有眾生往來於五道,然而諸根猛力,喜好樂於大法,所以先行記其經若干劫發菩提心,乃至得證菩提。
    2發心與授記:有些人長久以來種植功德,修習善行,乃至發心而入於菩薩位時即授記之。
    3密授記:有菩薩未得授記,常精勤求菩提,乃至久行六度,有成佛之相,所以于其他菩萨等之前记别此一菩萨,然而不令其他人知之。
    4現前授記:有菩薩於一切法得致無生法忍,乃於一切大眾中現前授記之。
    當諸佛為諸菩薩授記成佛時,都有某些共通的瑞相。(授記):授記原本指分析數說,或用問答體解說,後來則專指有關弟子未來世成證佛果等事的證言。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1-05-26 16:32
    回复
      南无阿閦如来


      IP属地:四川3楼2023-11-30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