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台忠烈·偏裨篇》:
夏侯远,字致远,泾原路镇戎军人。
远非世戎,本农家子,宣和中不耐本业,乃投戎士伍。
靖康中党项扣边,远随阵破敌,颇立功劳,为曲端所所擢,用为亲卫。
靖康、建炎中,金贼犯中原,劫二圣,据两河,渡河寇陕,一时间,兵连祸结,陕中不宁。
当此之时,远随曲端敌金贼,戡民乱,屡立战功,渐擢准备,次擢副将,又擢正将。
建炎中,圣驾回銮,陕中渐宁,曲端以擅权跋扈获罪,押赴京师。
起先端为陕西诸将之首,群僚阿附,独远以淳厚,不善言辞,独无谀辞。
及端获罪,群僚远避,竟无一人相送,唯远相随不弃。
赖圣人惜才,不以端罪重诛之,仅以薄惩。
起先端待远如常人,仅因乡党稍显信用,经此一事,方知远为人淳厚有度,为淳人义士,始视远为腹心,待之如子侄,并亲为远字,起字致远。
端后渐起用,位至骑军都统,官拜节度。远随其左右,历尧山,经平党项,累功至武翼大夫,中营统领。
北伐军兴,远为中军,无役不予,克隆德,复卫、相皆历阵中。
及至获鹿,两军众至百万,陈而后战,一时间血雨腥风,刀来枪往,勇士亡于阵中,怯夫死于刀枪,虽位至都统官至节度亦不能免其险。
大战经天端数遇险,皆为远所救,比及午后,曲端亡马,换乘复战,往复再三,计点伤亡,竟不见远,乃详讯左右,始知远坠马陷于阵中,不知所往。
比及战终,羡卒收检,方于高坡南洼,寻得远迹,待寻获时,其与敌尸纠缠一处。
但见远双目圆睁,披头散发,胄飞甲碎,身负三枪(断枪头),由自双手持刀砍入持锤敌将脖颈。
左右数人合力方将二人分离收敛,足见身前此战之恶。
比及归葬,天子录其前功,以其为翊卫大夫,赠河州团练,入祭岳台。
古人云:得佞人千言,不若淳人一诺!曰得盖远斯人欤!
夏侯远,字致远,泾原路镇戎军人。
远非世戎,本农家子,宣和中不耐本业,乃投戎士伍。
靖康中党项扣边,远随阵破敌,颇立功劳,为曲端所所擢,用为亲卫。
靖康、建炎中,金贼犯中原,劫二圣,据两河,渡河寇陕,一时间,兵连祸结,陕中不宁。
当此之时,远随曲端敌金贼,戡民乱,屡立战功,渐擢准备,次擢副将,又擢正将。
建炎中,圣驾回銮,陕中渐宁,曲端以擅权跋扈获罪,押赴京师。
起先端为陕西诸将之首,群僚阿附,独远以淳厚,不善言辞,独无谀辞。
及端获罪,群僚远避,竟无一人相送,唯远相随不弃。
赖圣人惜才,不以端罪重诛之,仅以薄惩。
起先端待远如常人,仅因乡党稍显信用,经此一事,方知远为人淳厚有度,为淳人义士,始视远为腹心,待之如子侄,并亲为远字,起字致远。
端后渐起用,位至骑军都统,官拜节度。远随其左右,历尧山,经平党项,累功至武翼大夫,中营统领。
北伐军兴,远为中军,无役不予,克隆德,复卫、相皆历阵中。
及至获鹿,两军众至百万,陈而后战,一时间血雨腥风,刀来枪往,勇士亡于阵中,怯夫死于刀枪,虽位至都统官至节度亦不能免其险。
大战经天端数遇险,皆为远所救,比及午后,曲端亡马,换乘复战,往复再三,计点伤亡,竟不见远,乃详讯左右,始知远坠马陷于阵中,不知所往。
比及战终,羡卒收检,方于高坡南洼,寻得远迹,待寻获时,其与敌尸纠缠一处。
但见远双目圆睁,披头散发,胄飞甲碎,身负三枪(断枪头),由自双手持刀砍入持锤敌将脖颈。
左右数人合力方将二人分离收敛,足见身前此战之恶。
比及归葬,天子录其前功,以其为翊卫大夫,赠河州团练,入祭岳台。
古人云:得佞人千言,不若淳人一诺!曰得盖远斯人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