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助听器吧 关注:31贴子:904
  • 0回复贴,共1

霍邱惠耳助听器讲解;带你了解什么是高频听力损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平时与听友的沟通中,大家最常聊到的听力损失问题就是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楚,这种现象在多人沟通或者嘈杂环境中就更加明显了,这就是高频听力损失的典型表现。高频听力损失作为听力损失所有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存在于任何年龄段,特别是老年人和经常接触噪声的人。
什么是高频听力损失
当在与人交谈时,觉得听声音有点闷,或者很难听到某些辅音,比如s/k/f等,又或者是很难听到小鸟的叫声,女性朋友和小朋友的说话声,那么就应该怀疑自己的高频是否已经有下降。特别是在看电视,打电话,多人及嘈杂环境下沟通时,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往往会觉得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楚,听不懂。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声音有细细尖尖的,也有粗犷雄厚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声音频率不同,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到20 000赫兹之间。我们将频率根据声波振动由慢到快,分为低频(125-500Hz),中频(500-2000Hz)和高频(2000-8000Hz)。
当纯音测听的结果在2000-8000Hz的结果下降明显,而低频和中频在正常,或者是轻度的听力损失,我们一般都称为“高频听力损失”

为什么高频容易受损
为什么高频听力损失的患者比较多?为什么高频听力容易下降?这个问题需要从人耳的耳部结构以及其生理功能说起。
1,耳蜗的特殊解剖结构
耳蜗的形状类似一个蜗牛壳,蜗顶感受低频的声音,蜗底感受高频的声音。而所有频率声音的传播都是先经过蜗底,再到蜗顶,因此在蜗底感受高频的部位更容易受到损伤,也最优先最容易接触到耳毒性药物。


2,外耳道的共振效应
人的外耳道是可以看做是一个封闭的圆柱形管腔,一端起始于开放的耳廓,另一端终止于鼓膜。根据物理学共振作用的原理,人外耳道的共振频率理论值约在3400Hz。

在实际生活中,外耳道的自然共振峰在2k Hz-4k Hz,而研根据究表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常常位于噪声频率之上的一倍频程处,因此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从4K Hz开始,最容易导致4k Hz-6k Hz频率范围内听力损失,再慢慢影响其他附近的频率。
高频听力损失产生的可能原因
1,噪音
噪音对听力的损伤是众所周知的,长时间佩戴耳机、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高频听力损失。下表为各强度的声音下允许暴露的安全时间,比如当我们处在噪音强度为100分贝下的环境中,超过15分钟,就有可能引起听力损失。
2,老年化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项机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和老化。比如手脚不灵活,眼睛老花,耳朵也会慢慢变聋。而且,随着大家生活压力的增大,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开始年龄也在逐渐减小。
3,药物
一些对耳毒性药物敏感的易感人群,只要少量的耳毒性药物就会导致听力损失,比如常见的氨基糖甙类药物。
4,遗传
听力损失具有遗传性,如果您的家人中有高频的听力损失,那么您也会比其他人有更高的概率出现高频的听力下降。
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
虽然有些高频听损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我都听得见,只是听不清楚而已,就不把听力下降当回事,但其实高频听损对听友的影响也非常大。
当儿童的高频听力下降,由于无法听清楚部分辅音字母,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音和语言发展。
当成人的高频听力下降,可能在参加多人会议时,会出现无法听清楚同事发言的情况,影响到工作;家庭聚会中,可能无法听清楚家人的对话,从而影响到家庭和睦。
老年性聋的典型表现就是高频听力下降,老人会觉得自己听得见,人老了听不清楚也是正常的,但研究表明,长期不加干预的听力损失也会增加认知能力下降和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高频听力损失的干预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听力损失,我们都建议及时干预。当成人平均听损在中度及以上,儿童在轻度,就应该及时验配助听器,高频听力损失也是如此。由于高频听力损失的朋友们低中频的听力都还好,因此不建议佩戴耳内式的助听器,往往会比平坦型的听力损失朋友更容易产生堵耳效应,佩戴助听器的舒适度没有那么高。
对于低频较好,高频较差的听力损失,我们更建议选配开放式的耳背式助听器。比如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和细导声管助听器,佩戴的舒适感会更好一些,也更容易让首次佩戴助听器的听友们做到坚持佩戴。如果高频听损较重,助听器功率无法补偿到,而低中频听损尚可的听友,也可以尝试使用移频助听器,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助听器无法补偿到的高频声音信息移到可以补偿到的低中频,从而实现听到高频信息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助听器都含有移频功能,只是每家的叫法可能不同,如高频重塑、频谱重组等。但如果确实高频部分无法很好补偿到,且对沟通需求很高,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IP属地:安徽1楼2021-06-05 15: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