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多的农民工倾向于就近就业
从输入地看,东部地区正逐渐失去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吸引力,选择在中西部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则有所提升。2020年,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为15132万人,较上年下降3.6%;在农民工数量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为6227万人,提升0.1%;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79万人,增加1.7%。不仅如此,自2016年至2020年。在中部与西部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增幅均稳定位于农民工总数增幅之上。可见,中西部对农民工就业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2020年,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下降6.1%;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5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可见,随着农民工人口老龄化、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上升,大量农民工主动或被动返乡,选择就近就业。当然,这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带来大量劳动岗位密不可分。从数据来看,原本从中西部跨省前往东部务工的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留在中西部就业。
四、农民工就业结构

从就业结构来看,2016以来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由46.7%升至51.5%,上升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则由52.9%降至48.1%。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吸引了较多农民工进入。
尽管建筑业、制造业的薪酬水平分列六大产业农民工月均收入的第二、三位,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仍在降低。可见,人口老龄化对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影响甚于工资水平。以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为代表的重体力工作因人口老龄化、青壮年人口比重降低导致“招工难”;加上产业升级使得对体力劳动需求降低。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程度提高,我国产品劳动密集程度下降,资本与技术密集程度逐渐提高,对体力劳动的需求降低,这也是农民工比重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五、2025年民工市场趋势预测
1.民工数量将不断下降。2020年农民工人口总量为2.86亿,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人口占26.4%,因此可估计约7540万老龄农民工将在2025年之前归乡。换一句话说,2025年农民工总量或将降至2.66亿。
2. 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将逐年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也将相应增加。跟进最近三年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变化趋势预测,2025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有望达到5318元(加上通胀因素可能会更高)
注释:
[1] 本文统计的农民工指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2]注:“户籍城镇化”使一部分农民工拥有了城市户籍,造成统计意义上农民工数量减少。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