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幽兰吧 关注:230贴子:44,582
  • 8回复贴,共1

纪念印度洋海啸一周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患难见真情 
  
     2004年12月26日,又是一个让世界呜咽颤抖的灾难日。这一天,印度洋8.9级地震引发大海啸,席卷了东南亚7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家庭惨遭毁灭流离失所;这一天,度假天堂顷刻间变成了人间地狱,无数家园、基础设施和生计毁于一旦;这一天,排山倒海的海啸震撼我们的心,感同身受……看着新闻报道天天成几何式上升的人员伤亡人数,每个人的心里都像灌铅似的沉重,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这样的渺小,生命变得如此苍白无力不堪一击。贫富贵贱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变得毫无意义,而来自四面八方无私的人道援助正在感动着那些幸运活着的人们。患难见真情,因为苦难,世界也变得空前的团结;战胜苦难,让我们一起坚强地活着!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己所能去抚慰需要安慰的心灵和生命!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平等与尊重,理解和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渴望和被别人帮助的需要,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声问候、一句鼓励的话……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藏。请多一点微笑,无论对任何人。或许这并不能使你避开一场灾祸,但至少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生活中多一点微笑,人生中就少一点烦恼。人由一撇一捺组成,就是要告诉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搀扶、相互支持。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愿我们的爱心接力棒无处不在!!热爱生命、保护生态平衡,从我们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因为地球母亲已经经不起我们太多的挥霍,让我们用火热的心组成一道万里长城,相信明天会更好!!!  
 



1楼2005-12-26 13:46回复
    70多岁的老大妈省吃俭用的1万元捐了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说,在发出募捐呼吁前,2004年12月28日就已经有位70多岁的老大妈拿来了省吃俭用的1万元,没有留下任何个人信息。在公布捐赠热线后,2004年12月31日一个边远山区的小学生打来电话说,他们没有很多钱,同学每人捐了1元,托老师寄去支援灾区,他们的捐款共81元。 

     
     
      
      作者: 221.10.160.* 2005-1-9 00:50  


    2楼2005-12-26 13:51
    回复
      15岁印尼小姑娘:“我爱你,中国” 
        亚齐:“中国伟大!” 

        “中国伟大!”52岁的印度尼西亚兰帕亚镇老人伯哈纳丁4日激动地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员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印尼灾区班达亚齐4天来,共救治灾民3500多人次,队员们忘我的工作表现赢得了灾民广泛赞扬。 

        中国国际救援队近两天分4个组进行医疗救助工作。第一组在机场对等待外转的重伤员进行治疗;第二组前往班达亚齐市郊区开展医疗救治;第三组继续前往灾情最为严重的几个海边小镇医院接诊;第四组在机场为难民巡诊。 

        记者4日随救援队其中一组来到兰帕亚镇。镇上的所有房屋已被海啸夷为平地,镇上原来6000多居民,活下来的只有1500人。当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车辆抵达小镇时,不少灾民已经等候在村口。 

        56岁的老人萨尔布拉的眼睛因海水感染患上了严重的结膜炎,眼球充血,视力模糊。在镇政府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中国眼科专家为他进行了悉心的治疗。 

        由于兰帕亚镇许多灾民伤情严重,救援队已连续两天在这里提供医疗帮助。兰帕亚镇有550多人得到医疗救治。 

        印尼妇女罗素瓦特怀孕9个月,身体浮肿。她的家人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中国医生来了,立刻开车送来就诊。他的哥哥说:“我们相信中国的医生,因为他们对我们很友善。”医生检查病人后,发现胎儿和母亲情况大致正常,病人没有生产的迹象。罗素瓦特的哥哥听后高兴地笑了。 

        “中国,伟大的国家!”在场的灾民们都向中国医生伸出了大拇指。 

        15岁小姑娘帕尔达的叔叔、婶婶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她告诉记者,学校已经被海啸摧毁了,没法上学了。望着忙碌的中国医生,小姑娘高兴地说:“你们不仅给我们药片,还有饼干,谢谢你们!”当医疗队的巡诊结束时,小姑娘和她的伙伴们缠住中国救援队的女队员问怎样用汉语说“我爱你,中国”。 

        当中国救援队队员吴敏拿出笔记本给小姑娘们写下了“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并轻声读诵时,小姑娘们高兴地大声念了起来。爽朗的声音回荡在小镇上空,给阴霾笼罩的小镇带来了欢乐。 

       
       
        
        作者: 221.10.160.* 2005-1-8 14:15


      3楼2005-12-26 13:53
      回复
        印尼海啸的深度思考 
          印尼海啸的深度思考 
         三论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 
         ——难以承受的沿海经济灾害风险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印度洋海啸瞬间吞没近16万人性命。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11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大都市•大风险》的报告,报告警告说,东京和旧金山将是全球受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大都市。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地震海啸等环境风险。上海预警意识的增强值得借鉴。 

        关键词:印尼海啸,地震,都市风险,沿海经济,海洋灾害 

        1. 印尼海啸的巨大损失 

        最近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被联合国称为“近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法新社报道,根据印度尼西亚官方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1月13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已造成该国110,229人死亡,12,132人失踪。这样,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各国遇难总人数已达到163,338人[1]。接近1900-1983年海啸死亡人数的总和。 

        世界上近8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中遭受海啸袭击最多的是夏威夷群岛,其次是日本。据统计,1900~1983年间,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达84次,大约有18万人死亡。20世纪以来发生的重大海啸灾难有:1908年12月,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死亡8.3万人,是20世纪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1933年3月,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死亡3000多人。1960年5月,智利西海岸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5700多人丧生,海啸还以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越过夏威夷,冲向日本,造成日本800多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1976年8月,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8000多人死亡。1998年7月,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巨浪高达49米,致使2200多人死亡[2]。 

        海啸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剧增,与沿海经济的过度发展有关。关注沿海经济发展的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早在2004年2月和7月,我们就两次提醒公众: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3,4]。 

        2. 大城市大风险,沿海城市首当其冲 

         印度洋海啸瞬间吞没近16万人性命,阪神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灾难临头,人类如此脆弱无力。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11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大都市•大风险》的报告,报告警告说,东京和旧金山将是全球受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大都市[5]。 
        根据报告对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进行评估之后,东京和旧金山成为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城市。根据各方面潜在危险系数总结出东京—横滨圈“危险指数”为710点,位列所有大城市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旧金山获167点,其次是洛杉矶100点。它们都是沿海大城市。 

         这份将在本月18日召开的神户联合国全球减灾会议进行讨论的报告举例说,临海的东京-横滨圈周围地区居民达3500万人,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的潜在危险系数极高。一旦灾害发生,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显然不可估量。自然灾难总是大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像主旋律一样贯穿着城市发展。对每个城市的灾害历史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点:地理位置和它所覆盖的面积决定了今后受灾情况。 

        在不断发展的命运中,一切已经注定。过于狭窄的街道使得人们无法在伴随地震而来的火灾中顺利逃生;在供给网络被破坏后,饮用水、供电、供气等补给物品无法及时供应;医院、避难所无法满足大城市受灾后的需要;大部分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瘫痪。”应提高危机意识,除了自然灾害外,还应考虑到环境污染和恐怖袭击等人为状况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城市发展速度越快,遇到的环境问题也就越严重,受灾可能性也越高。 
         
         
          
          作者: 202.198.152.* 2005-1-15 07:37


        4楼2005-12-26 13:56
        回复
          人在自然面前永远那么渺小.追悼亡者,善待朋友,修身立命,和谐自然.



          5楼2005-12-26 19:22
          回复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就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藏。请多一点微笑,无论对任何人。或许这并不能使你避开一场灾祸,但至少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生活中多一点微笑,人生中就少一点烦恼。人由一撇一捺组成,就是要告诉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搀扶、相互支持。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愿我们的爱心接力棒无处不在!!


            6楼2005-12-26 21:38
            回复
              人类共同的灾难

              如果世界人们不团结起面对人类更大的挑战

              我想世界的末日也就离人类不远了

              期待着生命的绿洲永远停留在地球


              7楼2005-12-26 22:07
              回复
                • 218.11.77.*
                朝鲜领袖金正日关心海啸灾民 
                     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气象局的同志在第一时间把报道送到了金正日将军的手中。将军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会影响南亚人民的生活吗?如果影响的话,有多严重?”在气象局的同志作出了回答后,金正日将军有点生气地说:“国家每年给了你们这么多的经费,还有很多先进的设备,我们世界第一的气象预报技术怎么就没能预报这次海啸呢?”气象局的同志解释说,海啸的预报是很重大的预报,我们提醒了南亚国家,但他们不太理解我们的好意。金正日将军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指示:“要作好准备,准备以最大的努力、最好的物资支援帮助南亚人民。”有关部门立即动员起来,在海啸发生后不到36小时,朝鲜的一箱箱精美的物资就送到了受灾南亚人民的手中。 
                   
                   在金正日将军的英明、周到的指示下,同志们不仅进行了物资支援,还派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带着先进的设备、药品到灾民中拯救他们的生命,朝鲜医生带着伟大将军的恩惠,所到之处,受灾的南亚人民都感到了朝鲜人民的国际友谊的深厚。一名七十多岁,曾经经历过英国殖民、日本侵略的老人激动的说:“帝国主义是虚伪的,他们虽然宣扬各种虚伪的口号,但在海啸发生后,他们以支援为名,想让我们国家欠他们的高息账务,为了掩饰他们的用心,还用质量低劣的破烂东西说成是给我们的支援物资,只有朝鲜这样的伟大国家、金正日将军这样的伟大领袖、朝鲜人民这样善良的人民,才能给我们如鲜血一样珍贵的援助。”生产救援物资的工人为了勉励朝鲜支援团尽快尽好地支援南亚人民,在装物资的箱子里放上了金正日将军的画像,在开箱分发物资时,被印尼人民看到了,他们激动地抱着画像说:“这是我们收到的最贵重的物资,有了金正日将军,就有了伟大而温暖的支援。” 
                   
                   目前,朝鲜支援团还在南亚各地积极努力,一个又一个南亚人民在他们的支援下被拯救过来,即使海啸这样可怕的灾难,在伟大将军的恩惠面前,在朝鲜人民的支援面前,也必然象春天的积雪那样,在阳光小消融。 
                   
                  ◎ 报道之二: 
                   在国内,在伟大将军的关心和指示下,朝鲜人民们很快就得知了南亚人民所受的灾难,他们激动地说:“伟大将军说过,世界人民的幸福,就是朝鲜人民的幸福,世界人民的灾难,就是朝鲜人民的灾难,我们要在伟大将军的带领下,支援南亚人民,让南亚人民知道,伟大将军在关心他们。” 
                   
                   万寿小学的学生们虽然年纪幼小,但他们一直在伟大领袖、伟大将军的关心下成长,在主体思想的觉悟下,他们自发地联合起来,向学校要求,先停止每天在早餐中给他们的牛奶,把这些牛奶给南亚小朋友。李主芹小朋友还把自己一直珍贵爱护的玩具捐了出来,并带动了其他小朋友捐献玩具。 
                   
                   金刚钢铁厂的工人们成立了“朝鲜-南亚人民友谊会”,全厂工人一致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友谊会,会长全宏礼同志说:“伟大将军一直在关心爱护着朝鲜人民和世界人民,在南亚人民遇到了灾难的情况下,将军会发愁的,我们要为将军分担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忧虑。”友谊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全厂工人自发地捐献一个月的工资,把这笔珍贵的资金,支援水深火热中的南亚人民。 

                   在平壤街头,设立了几十个捐献站,兴成区的捐献站刚设立了,附近的居民们就自发地在捐献站前排起了队,一笔笔款项,一件件衣服,一包包食物,迅速地流进了捐献站。人报的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关心地问一位年轻的妇女同志:“你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还没有你捐献的衣服好,那你怎么美化仪容呢?”妇女同志笑了:“我们生活在伟大将军的关怀下,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了,既然南亚人民受到灾难了,我们又怎么能考虑到这么自私的问题呢? 
                 
                 
                  
                  作者: 218.108.157.* 2005-2-22 23:02  


                8楼2005-12-27 13:30
                回复
                  问候清清妹妹,兰妹妹。


                  13楼2013-11-25 0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