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和尚吧 关注:8贴子:578

回复:记录剧本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眠梦不老泉 邦迪
评价比较高的本,玩下来总体比较流畅的,没有特别重大的bug(但有很多不合理之处,稍后指出)。
故事以时间跨度近30年的三个案件组成,玩家需要在破解每个案件的同时进行故事还原。三个案件分别是一个不在场证明和两个密室,这在本格推理中很常见,并且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这三个案子我们一车人全部推出来了,都不是很难,但要注意一些细节。DM说他带了四车人,第三个密室中的核诡我们是第一车推出来的。另外,剧本中还有几张提示卡,我们也都没用到,如果实在遇到困境的时候,DM可以用这些提示卡扶车。
而故事还原部分也不难,因为故事虽然时间跨度30年,但其实体量不大,剧情也比较简单。另外,其实有两张线索卡可以把凶手外加背景故事锤的死死的,就看玩家们能不能发现线索卡里隐藏的内容了。
其实这本单从作案手法和整个故事来说,值得更高的分,但是实在太多细节都太过牵强了,拉低了不少分。
8.0/10
———————————————分割线———————————————
接下来是对某些不合理之处的吐槽,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1、依依当年知道弗兰克杀了他哥哥,没有第一时间去报警,而是直接找他对质,还是在河边,这不明摆着和他说:“我要揭发你了,你就说你要不要杀了我吧,我就给你五秒时间,你再不杀我我就去警局了喔!”给人一种强行推动故事发生的感觉,有些刻意。
2、依依还活着的事情除了那个爱她到极点的达文西之外,根本没人知道,因此在岛上她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杀掉弗兰克,她都没动手,最后却用了一种最麻烦的手法,还在那么多人都在场的时候杀了人,这就离了大谱。然后,她在一开始举枪杀人的时候,裙子还“恰好地”被钩破了,这才有了后面跟着弗兰克进到房间的剧情,而这时候她明明手上还拿着枪,但最后却非要用短剑来杀人。这真的就是为了完成密室而制造的一系列刻意行为啊,太不合理了。
3、枕头上的黑色印子,我一看到这个线索,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涂黑冒充黑人结果颜料褪色了,却被其他玩家无情嘲笑,但最终居然是真的,我是震了大惊。这真的能成功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4、蜜儿和达文西的一夜情也像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强行安排的,完全不合逻辑。喔对了,蜜儿这角色也太边缘了,完全没有任何游戏体验。
5、有条线索提到200万个。我们一直盘不出是什么,一开始也有提到可能是气球,但是稍微计算下,如果一个人打一个气球需要10秒,200万个气球,需要10个人不间断工作23天。虽然这是真实事件改编,但1.历史上该事件最后放飞的是142w个气球;2.剧情里对该活动叙述并不完整,让人并没能对该活动的规模进行具体了解,反倒是小乔招呼志愿者们来和热饮,让我觉得这活动规模并不大,因为小乔的公寓就能容纳下他们。所以这个200万个气球,也是有点夸张了,不怎么合理。
6、最后,就是锁凶实在是太简单了,对凶手极不友好!尤其是依依,那条蜜儿儿子手机的线索,只要解开密码,就根本不用推了,直接把依依给锁死了。因此DM只能一上来就说,这个手机的线索不重要,让我们不用花时间去解密码,所以我们一直也没去管,直到最后了其他都盘了七七八八了,我们再去解的,解开了也就结束了。另外,邦迪那条说他一直在观察加百利的线索也一样,只要盘到加百利是瞎子,也就直接锁了邦迪了,辩驳的机会都无。这样的线索设定太不合理,对凶手太不友好了。


IP属地:上海17楼2021-08-13 00:36
回复
    镇棺村 柳军
    城限、微恐、情感、演绎、立意、标签挺多的,尤其是微恐很吸引人,于是就约在七月半前一天的晚上7点开搞。
    先说剧本本身,阅读量总体不大,而且章节很多,平摊下来除了第一章的背景故事之外,每一章也就2、3页。剧本本中几乎没有隐藏线索,所以只要看剧情就行了,不需要盘。故事整体体量也很小,并且也不难,线索都是比较直接的。前几章还原整个故事为主,最后章是推凶,也非常简单,凶案的内核其实就是三刀两毒,把时间线盘清楚了一切也都明了。
    最后说下微恐和演绎部分。首先是微恐方面,作为盒装本,因为场地的原因很难恐怖起来。这个本或者说我玩的这家店其实在氛围上已经做到极致了,但是由于我也玩过几次其他恐怖本了,这些套路已经摸的清清楚楚,导致全程内心毫无波动,甚至在单独搜证的时候把本应该吓到我的“鬼魂”逗笑了。但其他小伙伴也有被微微吓到的。
    最后是演绎,说实话这个店家是真的不错,在有限的场地做出了小舞台的效果,几个DM都很投入,演技也很迫真。但是演绎这东西,只要有一个玩家在干别的就很容易把别人带跑偏。很遗憾,我这组有一个路人一直在看手机,黑暗中有个灯一直亮着,导致我一直分心,感受大打折扣。另外就是演绎真的因人而异,而我就是一个菠萝头,因此哪怕感受到了本里的真实情感,也仅仅是感受到而已,实在无法沉浸进去。
    所以这个本从故事和推凶来说真的太一般了,只能给7分,再加0.5送给优秀的DM们。
    7.5/10


    IP属地:上海18楼2021-08-23 19:34
    收起回复
      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 星期六
      这是个PVE本,主角患有精分,周一到周日每天都会有不同人格,每个玩家扮演其中一个,每个人格都会自己写日记,而玩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日记里的重点内容告诉别人,再从别人处所获得的信息一起分析,最后还原自己经历的数个案件真相。
      阅读量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因为每个人拿到的文本是总量1/7的关系,文字里藏着不少细节,仔细盘是可以盘出来的。核心的诡计还是两个密室,第一个设计得更强一些,第二个因为剧情原因比较牵强。随着剧情慢慢抽丝剥茧,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再回看其中某些线索,还是有种脊背发凉的感觉。不过,这个本还是缺少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点,而且也不算难,总体来说稍显平庸了一些。
      最后,这个本有一些微恐的演绎,所幸店家做到了一个桌面本能做到的极致了,在一点都不恐怖的地方营造出了不错的气氛,可以给个加分。
      8.0/10


      IP属地:上海19楼2021-09-20 23:04
      收起回复
        第七号嫌疑人 李察
        (微剧透)
        (微剧透)
        (微剧透)
        从这个本的介绍来看,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运用了孤岛模式的本格本,但其实玩起来却又不是那么“本格”,总让我感觉好像缺了些什么。
        这个本从一开始的剧情走向来看,无疑是纯本格的走向,一群人被主人因某些名义召集在一栋别墅里,但是主人却一直不出现,在经过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后,主人被发现死在了别墅里,其实这个本一直到这里都没问题,但是,之后就开始离谱了。通常推理小说案件发生之后,会首先引入一个可能实施犯罪的外来人员,比如当地传说中的某个角色,或者是和被害人有着很深的怨恨想来复仇的人,甚至是死去之人的鬼魂,并且在作案现场留下一个直接指向该人的痕迹,不然凭什么说不是内部人干的啊(如柯南的魔术爱好者杀人事件、金田一的悲恋湖、雪夜叉等)。此外,有时候会把所有孤岛里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或者无法实施犯罪的理由都简单罗列一些,这样才能把作案的嫌疑给推给外来者啊。但是这个本却完全没有,所有玩家都有作案的时间,几乎没有不在场证明,而且本里也没有明确提到过和被害人有仇恨的“外来人”是谁,因此这个所谓的第七号嫌疑人指向性根本就很模糊。
        另外,作为本格+还原本,本里应该有非常多的线索或伏笔,但是我只从这个本里读到大段看上去很像伏笔,但事后却证明一点卵用都无的废话。就连线索卡也有大量无用的卡,非常拖沓,甚至我一直以为我的“秘密”,可能是破案的胜负手,最后也完全没有用到,连支线任务都不算。但好笑的是,关于核心轨迹,却是用一张近乎直白的线索卡直接给透露了,就差没给你一步步分解动作了。另外,本里还有一些隐藏的人物真正身份需要去破解,给的线索也近乎白给,直接锤死,玩家根本逃不掉。
        当然这个本也不是没亮点。这个本除了李察,每个人都有两个本,这个目前也相当常见的,但是第一,第二个本上来就直接告诉玩家,第二个本的人物才是你本人,第一个本其实只是他人给你的一份口供,并且某些地方会撒谎;第二,这个本有私聊环节。因为存在第一个本可能有吹牛的情况,因此玩家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很多人的信息是缺失的,通过私聊可以很好的交换到自己需要的情报。这两个玩法不但加强了趣味性,也提高了一些难度,更考验玩家的归纳及推理能力。
        最后,我发现这个本是有双结局的,某些状况下会触发另一个结局,只是具体什么时候会触发依旧未知。只能说这个本毁誉参半吧。
        7.5/10


        IP属地:上海21楼2021-09-20 23:57
        回复
          七月十三日 F年轻男人
          这个本作为19年的独家本,号称叙诡天花板,人气一直居高不下,能抢到还是很幸运的。
          这个本基本可以算是个PVE本,因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盘凶环节。故事开头很简单,也很常见,一群人在一座神社里醒来,发现自己完全处于失忆状态,对目前现状一无所知。之后,就要根据大家慢慢收集的线索,来逐渐恢复自己的回忆,最终还原整个事件。
          首先一开始看到这个本我是懵逼的,因为有些看不懂。可能是为了代入角色刚醒来头脑昏昏沉沉的状态,本里很多叙述都是支离破碎又似是而非的。再加上作者的文风故作优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会加上许多环境和人物的侧面描写,更让人抓不到重点,读起来有些晦涩。不过整个故事的推进可以用环环相扣来形容。不单是自己前后的几段记忆,还包括自己和别人重合的记忆,都严丝合缝地贴在了一起。3个半小时后,当最后一幕解开,我们了解到了整个事情的真相,有种恍然大悟、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作为一个独家本,我又觉得如果就这点东西,实在太淡薄了一点。
          果不其然,店家又拿出来了第二个本。让人惊讶的是,第二幕只有薄薄的两页,包含的内容也很少,但是却让我们又盘了整整3个半小时。我们这才懂得什么是过山车式的剧本杀体验,真的是翻转又翻转,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切是那么出乎意料却又如此在情理之中。最关键的一点,如DM所说,无论结局怎么翻转,第一幕给我们的所有线索都在第二幕里依然适用,这才是最厉害的地方。甚至我回想起一些在之前线索中所埋下的伏笔,通过第一幕和第二幕不同视角代入,会获得截然不同的信息,尤其是“残破的画卷”这个线索,在复盘的时候真的是让我头皮发麻,差点给作者跪下了。
          可以这么说,这个本给我的感觉就是惊艳二字,无论是故事的完整性,还是细节的丰富程度,都可以是直接给10分的。但是,作为剧本杀,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扣分项。
          1.一开始大段的文字包括所谓的梦境,似乎都没什么用,有些为了沉浸而沉浸了。
          2.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给的线索少了一些。由于剧情太过完整,细节过多,想要依靠已有的线索卡来完全还原是绝对不可能的。复盘时候发现,有些剧情并没有足够线索支撑,甚至连猜都完全猜不到的。因此作者在设计线索卡的时候,还是差了点考量。所以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剧情改编成小说或者电影,绝对会比剧本杀更厉害。
          但无论怎么样,还是阻挡不了这个本成为我玩过的最牛逼的本,没有之一。
          9.5/10


          IP属地:上海22楼2021-09-21 00:56
          回复
            云使 雷云使
            非常难约的城限本,8月约的两个月之后的10月,终于打上了,期待很高,结果有些一言难尽。
            这个本和七月十三日非常像,并不是说故事情节像,而是两个本的故事一样都很完整,剧情很饱满,细节非常多,且又没有bug,甚至说由于云使的题材牵涉到抗日战争,立意比七月十三日更高。另外,这个本里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来自于真实事件,互相之间又能够很巧妙地融合到一起,还没有任何的违和感,这才是这个本的故事最完美之处。
            但是缺点和七月十三日一样,就是推理部分做的很一般,或者说,比前者更差。如果说七月十三日推理部分最大缺点就是线索给了太少了,很多东西盘不完整,那云使的最大缺点就是线索说的太多,导致推理太过简单,但又因为我之前看测评的时候好多人都说推理部分也很完美,导致我期望过高,于是很多地方都想太多,最后发现一切都是我多虑了。比如第一幕的那个机制,我们这车考虑了很多种过关方式,并且连所有的后路都想好了,最终发现一遍就过了,前面想的方案都没用上。还有第二幕的推凶,虽然花里胡哨地给了一大堆线索,但是其中锁凶的线索太过明显,明显到一眼就能看出凶手是谁,甚至让我觉得其中必有诈,于是开始考虑是不是会有可能,想半天发现,凶手就是那么明显。至于第三幕的手法,就多少有些牵强了,店家都说由于一开始的手法实在不可行,他们都做了修改,但是修改之后还是有些牵强,并且很多地方我们也想多了,就是最简单直接的那种套路。
            但是有一点还是让我比较震撼的,就是有一个环节是需要还原本中所有人物的关系,将近三十个人物,虽然我们都能还原出来,但是很多地方都是靠推测的。然而,其实在本里面,每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直接线索的,因此严格来说,全部都能锁死,不存在任何偏差的可能,这一点作者是真的做到了极致,在盘的时候很多细节也让我头皮发麻的。
            至于最后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换装沉浸,只能说不适合我这菠萝头,不过对升华主题确实有一些作用。
            总体来说,这个本还是非常可惜,和七月十三日一样的可惜,那么好的故事,写成小说,拍成电影,都会非常棒,但可惜,这是剧本杀。
            8.5/10


            IP属地:上海23楼2021-10-15 23:42
            回复
              月光下的持刀者 陈宏
              (微剧透)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本,全上海开这本的店也没几家,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家。本虽然冷门,但却是个非常优秀的本。
              这个剧本杀也是分幕式的,上手的剧本很短,只有3页,而之后每一幕也就1到2页,使得阅读体验十分流畅。虽然剧本本身字数不多,但别被迷惑了,这个本的体量一点都不小,大量线索被藏于本中。这个本的核心玩法就是与众不同的搜证模式,与平常DM直接无感情发牌不一样,这个本的搜证需要玩家自己想关键词,然后模拟在各网络引擎(如百度、微博等)进行搜索,只有关键词对了DM才会给线索;其次,搜索到的内容也不是直接可以拿来用的线索,而是一段百度百科,或者是一个人的微博账号,玩家要通过分析,剔除其中无关信息,提取有用信息,甚至可以用线索里的某些内容再次搜索,以获得更深入线索(举例来说,就类似于想吃海底捞了,于是百度搜索海底捞,搜到他的官网,然后通过官网搜索其所有门店,找到离我最近的一家店之后,再找到电话,打电话订位)。没错,这里面还可以在搜到电话之后和相应的场所打电话,以套取有用信息,DM会扮演客服,相当有意思。
              随着剧情的深入,每一幕的任务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虽说如此,但这本除了最后一幕,总体不算难,只是细节很多,盘的时候要相当认真,能找到细节中的矛盾点,基本上能破解核心诡计,谜底也就呼之欲出了。
              最后一幕的翻转也是非常精彩,有种当年打漓川的感觉。推凶环节并不难,虽然嫌疑人不少,但可以从某些细节直接锁凶,手法也很简单;真正的难点在于动机以及直接证据的寻找,需要一点点脑洞,再加上极强的观察力,因为真的非常非常细节,找到之后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卧槽,居然这线索藏在这!而剧情在最后翻转之后,会变得更加完整,逻辑也更通顺,并且没有明显BUG。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本。
              9.0/10


              IP属地:上海24楼2021-10-18 17:52
              回复
                来电 贺林
                剧本杀玩了一年了,玩的基本都是一些硬核的,欢乐本很少,而像来电这种形式的本更是第一次。这个本完全没有凶杀案,并且盘的东西也很少,有点类似于大富翁一样的游戏,而目的就是在游戏里搞钱,说是剧本杀,更像披着剧本杀外衣的桌游,不过我并不排斥。6个人物之间有一些联系,但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故事也比较直白,体量不大。最后剧情有一波反转非常精彩,算是给这故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不过DM砍掉了一些内容,可能是为了减时常,虽然影响不大,但有点不舒服。总得来说,这本偶尔打打可以,但是归根结底作为“剧本杀”,他也拿不了太高的分数。
                7.0/10


                IP属地:上海25楼2021-11-20 20:21
                收起回复
                  贵阴贱璧 周为民
                  升级版“来电”,有背景故事,有凶案,也有“大富翁”游戏,不过大富翁升级成了类似养成类游戏,其在设定上更完整,并且比起来电中的完全随机事件,这个本的大富翁游戏融入了一些时代背景,所以部分选择是可以通过一些真实事件来避免bad end的。
                  另外,这个本的凶案我也十分喜欢,因为很细节,并且很考验凶手的随机应变能力。锁凶并不难,但是要靠证据锁凶并还原整个作案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后,虽然这本号称是立意本,但是我觉得这方面很一般,而且作为独家本稍微有些托大了。不过话说回来,玩这种欢乐本就不要想太多了,和认识的人一起冲,欢乐就完了。
                  8.0/10


                  IP属地:上海26楼2021-11-20 20:36
                  回复
                    一座城 李思齐
                    评价非常高的四人PVE本,号称四人天花板,真是想打很久了,但似乎是期望过高,打完非常失望。
                    在打这本之前不是很懂什么叫跑团本,其实就是传统纸本都是DM直接发线索,而跑团本需要玩家自己在一张地图上找到可能藏有线索的地方去探查,并且还要说出相应理由,说对了DM才会给线索,拿到线索之后再找下一个地方接着查。如果类比到推理小说,传统剧本杀大多都类似于本格派,而跑团本则类似于社会派。
                    这个本的剧情其实很直白,就是四个角色都遭遇了一些事情,表面看上去毫无关联,但背后肯定有联系,玩家任务就是把整个事情还原出来。首先由于地图非常大,标注的地点有好几十个,除了部分一眼就看出和角色有关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真的一头蒙,进展很慢,以至于从一开始场面就很冷,让人感觉有限无聊甚至想睡觉。接着玩下去,情况稍有好转,情节之间的衔接还是可以的,但是逐渐我发现这些所谓的线索大多数拿到都可以直接用,几乎都不需要盘,而且这本的小剧场还特别多,相当于剧情是在大声读本中推进的,这让我感觉脱离了剧本杀的本质,剧本杀毕竟不是真实破案过程,应将重点放在“推理”上,而并非像猜谜一样将地图上的点一个个猜过来,猜对了直接给谜底这样。
                    另外一点我不满意的就是整个本最后结束的有些仓促,并且故事不够完整,此前很多线索我都觉得可能有伏笔,但什么都没出现,就这么毫无波澜结束了,真的有种对着空气挥拳的无力感。然后作者还说有些梗会在续集中解决,我就???简直让我有种你故事写不下去了就先拖了再说的感觉。
                    当然,这本也所有优点的。首先,人物刻画的不错,尤其是两个男性角色,性格特点非常鲜明,有血有肉;其次,作者的文笔还是相当老练的,看得出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全程没有废话,但却会在恰好的地方进行一些针砭时弊的评论;而最重要的是,我其实能看出这个作者想要写某些社会现状的野心,这是那些流水线作品所不能比的,立意相当不错,只是写到最后似乎自己也有些力不从心,差了一口气。此外,这个本里细节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很多都是和主线剧情没什么关系的,因此可能叫“彩蛋”会好一些。
                    总之就是这个本属于值得去玩一玩的,但是远远配不上我的对他那么高的期望值。
                    7.5/10


                    IP属地:上海27楼2021-11-21 01:14
                    回复
                      马丁内斯死在惊奇馆 倒吊人
                      这个本是一发行就好评如潮的硬核本,号称没打过上百本的不要来,非硬核玩家不要来云云。第一时间约到了一车,整车的人称不上多高玩,但是总体是在线的,所以玩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就和网上说的一样,这本前后两本,第一本很直白的三个密室加上部分还原,第二本主还原。缺点比较明显的是,这本前半和后半是两个作者写的,因此文风有明显的割裂感,再者,后半部分废话太多了,有点漓川的感觉,但又不像漓川那样一体感,这个是扣分项。另外就是,第二个本中融入一些变格内容,但是可能是为了增加难度,一些线索有些语焉不详,让人有些迷失感,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盘,或者怎么盘,再加上这时候通常是已经玩了4、5个小时了,人本身就有些劳累,会让人很容易就掉线。
                      除此之外,这个本基本可以说是接近完美。首先第一本上来的背景设定,虽然用了架空世界,但是很容易就能猜到在影射什么。接着就是三个密室,虽然拿到线索卡的时候完全不知所措,但就如作者所说,破解密室需要灵光一现,因此其实当有了那一瞬间的灵感,马上就能破解。我们第一个密室卡的时间比较久,而网上公认比较难的第二个密室,在拿到线索卡的瞬间,有个小伙伴就提出了一个思路,十分钟就完全解决了。这三个密室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难度适中,可以一玩。
                      第二个本主还原。首先是把第一个本的背景扩充完整,并提升了整个本的立意,然后是意料之中和漓川一样的密室案的反转,最后就是整个故事的还原。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因为背景设定比较复杂,因此需要DM的适当扶车,这就比较考验DM的吃本水平了,如果不能把整个故事都吃透,很可能连DM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整个故事发展。幸好虽然我们这车是本子发行后第一时间就开了,DM已经把本吃透了,所以还是比较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总的来说,第一个本的实际游戏体验高于第二个本,但是第二个本将整个本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有些遗憾就,总感觉第二个本什么都有但什么都缺了一点,但这本依旧不失为一个好本。
                      8.5/10


                      IP属地:上海28楼2021-11-30 16:39
                      回复
                        虚构推理 银色面具的男人
                        在打这个本之前,在某平台上看了下评论,分数不低,但是两极分化相当厉害,给低分的人说一开始的讲故事大会成了读本大会,非常无聊,并且和主线内容无关,后面故事也很套路balabala,导致我对这个本的期待有所降低。
                        这个本也是用了现在已经非常流行的两个本模式。第一幕就是如这个本的介绍所说那样,曼彻斯特俱乐部的故事分享大会,每个人说两个故事。一开始DM就提醒了,说故事时候可以自己归纳总结,也可以直接读本,然后大家都选择了读本。其实在别人读本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感觉多无聊,因为我的第一感觉细节还挺多的,一直在做笔记,此外,我也能够了解这剧本杀的背景大致是由5、6个跨度几十年的案件构成,也能猜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还原这些案件。而真的到了第二幕,我才意识到读本这个环节真的有用,一是能切身代入这个本的背景中,二是6个人一起记录其他人故事里的细节,远比自己记录效率的多了。另外,第一幕中还有一些游戏机制,本来以为只是为了好玩,但最后证明也是暗藏细节。
                        第二幕开始才是真正的大餐,首先下发的线索卡非常少,总共就十来张,全部线索都藏在两个本里,最终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还原全部的故事真相。这个本里总共出现了大大小小大概十来个案件(或者说是小事件),互相之间相对独立,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没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可以一路盘下去,但因为事件之间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因此不会让人感觉迷失,或者盘起来没有抓手,反而是有种抽丝剥茧的畅快感。另外就是,线索在每个人前后两个本中都有,要来来回回不停切换,很容易盘着盘着就把人物关系搞混(打过的都懂),而且部分线索藏的很深,真的要认真读本。作者甚至还在本中加入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叙诡,不难,却是相当精彩。最后,故事还原完,第一幕的那些看似离大谱的故事都有了合理解释,这才发现作者设计的一切是多么精妙。
                        但是还没完,当我们还原完整个背景,却发现故事里还有小部分内容无法解释,这时候DM用小剧场演绎了一番,才把整个故事最终结局告诉我们。虽然结局有些落俗套,甚至是很多本中都用过的梗,但一点不突兀,很合理,而且我们的确也是怎么都盘不到。
                        这个本也告诉我,别人的评价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必太当真,队友、DM、甚至最后的复盘都可能影响一个人对剧本的评价,所以,一切要在自己打了之后再做评价。
                        9.0/10


                        IP属地:上海31楼2021-12-06 20:43
                        回复
                          异想天开的三刀两毒杀人事件 布莱恩
                          作为一个城限本,体量自然不会太小,这本为分幕式剧本,总共6幕,虽然每一幕阅读量都不算太大,但是加起来还是挺够分量;其次,既然这本能直接把三刀两毒写的那么明晃晃,自然也不可能那么简单。
                          第一幕一上来就是一个三刀两毒事件,凶手其实很好盘,差不多是直接告诉你的那种。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一旦明确了这是个三刀两毒之后,大家纷纷主动认刀,坦白的非常快,以至于有两个玩家直接把自己身份也一起给透了底,导致后面游戏中给自己造成了很大麻烦。
                          当然,剧本那么厚,第一幕自然只是开胃小菜。从第二幕开始,就是案件推凶+还原背景的模式了。据DM说,这本他们改过,剧本中某些关键词由于太过于明显,对凶手不利,因此被贴掉了,还有就是,每一幕DM都会藏一张关键线索,等到实在盘不下去的时候再拿出来,通常就是看了就知道是谁干的那种。说句实话,这之后的几个案子的推凶真的一个比一个差,让我越来越失望,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或逻辑性都没(后面会细说)。整个过程虽然大家讨论的和热烈,但无异于隔靴搔痒,盘了半天还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近战,就是因为给的线索杂乱而无用,真的无法盘出结果,甚至有一幕线索全部是误导,没有一张能用(除了被DM藏起来的那张)。我真的是不理解,剧本杀中为了提高难度插入一两张无用线索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他直接给我反过来,只放了一两张有用的线索。而等复盘之后,我甚至感觉答案tm在逗我?完全无法用正常逻辑盘出来的,从动机到手法,一切全靠猜!有这么瞎糊弄的么?
                          要说亮点的话,也只有那段人物关系的还原了,但这在最近剧本杀中也太常见了,因此横向和别的本(如云使)的还原环节比起来,也就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最后还有一点,作为七人本,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没有能够做到撑起七个角色,因此导致了有边缘角色,还不止一个,大大影响游戏体验!
                          这个本实在漏洞太多,简直可以作为我玩过的最差候选了。
                          5.0/10
                          ———————————————分割线———————————————
                          接下来是对某些不合理之处的吐槽,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含有大量剧透!!!
                          1、首先,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三上兄弟死亡的那一幕,26号发现了三上一雄的尸体,按照正常警察刑侦逻辑,第一步应该就是验尸,而剧本中强调作为疑凶的浦泽贵由25号被抓,关了3天再放出来,如果人是26号被杀的,那他有充分不在场证明,因此应该被第一时间释放,所以我们大胆推论三上一雄是25号死的,结果盘了半天盘不出结果,最后复盘是真的26号死的?那为什么强调浦泽贵由关了3天?不觉得严重不合正常逻辑?
                          2、三上靖尸体有大量的黑色血迹,以此来证明中毒死。先不说不是所有毒都会让血液呈现黑色,血液中毒呈黑色的原因是毒素进到身体后,导致血液缺氧,红细胞无法显红色,才会是黑色,换句话说,如果图钉带毒,刺进人体的一瞬间,流出的血液一定是红色的,之后毒液顺着血管流入体内,血液才会变成黑色。因此那个三刀两毒案件,三上靖喝的水中带毒,导致出的血是黑色,这是合理的,但最终结果是图钉带毒刺入体内,流出黑色的血,这是巨大的漏洞!
                          3、那个自焚的案件中,大量的线索都在说浦泽贵由被人追杀到处逃跑,但这些居然全都是错误引导,把玩家引导到起火点在走廊的误区中!最后结果居然是珍娜失手将酒精倒办公室进火盆,但这一点却没有任何一条线索可以推出(唯一一条被DM藏起来了)。这在我玩剧本杀生涯中简直闻所未闻,包括第二幕中小孩被杀的原因是绑架犯没给他戴眼罩,第三幕中三上一雄被杀的原因是恰好激怒了珍娜,全部没有线索直接证明,这一切都靠猜?那还玩个毛!


                          IP属地:上海32楼2021-12-06 21:32
                          回复
                            请将我深埋 酒井艺
                            首先要吐槽的是,这个本的剧情走向拼接了最近很多本都用到的一些元素,比如一群人在某某地方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然后根据线索逐步找回自己的记忆,比如在破解了凶案之后,却突然发现还有反转,然后再重新推一波,同时还要还原整个故事,比如本里面还加入了一些超现实的东西,发行称之为“新本格”(和推理小说中的新本格完全是两码事),用于对某些不合理地方自圆其说,或者说将整个故事补充完全。其实打多了这样的套路,多多少少有点厌烦了,尤其是之前那本三刀两毒的城限实在是恶心坏了,因此对这本一开始期待不高。
                            这是一个日式风格的本,剧情节奏比较缓慢,出场人物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因此一开始就感觉铺垫(或者说伏笔)非常多。然后慢慢发展到了凶案,一个三刀两毒的密室杀人,很简单,是那种看到线索一眼就能想到手法的类型。再接下来就是意料之中的反转,凶案重新推,背景故事重新还原。不得不说,这个本其实在反转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总的来说情节并不生硬,一切的线索也都可以全部自圆其说,这点的确不错,但缺点就是有很多关键内容实在藏的太过隐蔽,DM如果一点都不提示就根本盘不出来,而且和其他硬核本的难点还不一样,举个例子的话,其他的本就像是告诉你树林里藏着宝藏,你要根据藏宝图去挖,就算再困难至少有迹可循,而这个本根本就是要你去树林里找一片叶子,如果不扶车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当然,在DM适当扶车之后,整个推理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
                            总体来说,虽然剧情走向很套路,但是内容还是很精彩的,比起异想天开的三刀两毒杀人事件这个烂本,虽然在一些地方甚至非常相似,但简直是高下立判。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真正的菠萝头,无论是云使还是镇棺村这样优秀的演绎,或者说余香和年轮这样的情节我都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但玩到这个本我甚至差点蚌埠住了。说实在的,这个本对所谓情感的渲染并不多,而且文笔非常平淡,我感觉作者可能也没想往情感方面投入过多心思,但很意外的却让人感到了真情实感,尤其是让我想到了某部7字片名的日本动画。还好最后因为时间太晚了,结局的录音没放就匆匆结束,不然恐怕真的要猛男落泪了。
                            8.0/10


                            IP属地:上海33楼2021-12-27 11:00
                            回复
                              阴八门 薛知祥
                              作为盗墓背景的机制阵营本,在故事上多少参考了老九门,但其实作为一个对盗墓主题毫无兴趣的玩家来说,比较看中的是推理和机制。
                              首先让我吐槽的是作者的文笔,真的有点像小学生,很多地方词不达意,理解起来有些费力不说,连最基本的故事时间也多少有些混乱。其次,在剧本一开始煞有其事介绍了各种门派,由于人物比较多,门派也比较复杂,一上来花了不少时间整理记忆,但是玩下去发现所谓门派其实就是为了往盗墓的设定上靠,具体也没啥作用的。
                              然后是两个案件,可以说这是我玩剧本杀到现在最混乱的案件。第一个案子是没有任何新意的三刀两毒,线索给的很随意,时间线也没有很明显指向,想要推凶基本靠自爆和猜测;第二个案子稍微好点,有扛刀位,但是推凶也非常混乱,基本没有实锤,打起来像无头苍蝇一般。
                              最后说下阵营和机制。其实寻找阵营阶段还是有一定推理性的,应该说是整个本为数不多的亮点,但是也有很大的bug,简单来说就是有两个玩家并非同阵营,但是在其中一个人的本里说到他与另外个人要达成一个共同目标,而另一个人本里完全没写到,信息不对等造成了两人在阵营选择上有巨大分歧,以至于影响了游戏体验,并且玩到最后发现该目标没任何卵用,完全就是误导信息。而机制设计也有巨大漏洞,在一开始还是挺有意思的,玩到后来发现普通的玩法是没办法通关的,胜利前提要么就是大家合作,但合作了之后胜利的还未必是你,要么就是互耗,于是几组人开始消极对待,打到最后都快睡着了。
                              总的来说,作为阵营机制本,从推理到机制都很一般,不值得一玩。
                              6.0/10


                              IP属地:上海34楼2022-01-11 1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