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和尚吧 关注:8贴子:578

回复:记录剧本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死者在幻夜中醒来 角色E
这是一个很“罗莱特”的本,剧情设定、走向和《七月十三日》几乎如出一辙。开头是已经在几百个本里出现过的落到俗套的一群人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互相也都不认识,然后依靠一些记忆碎片来进行故事的还原。然后就是第二本的反转,告诉你前面的事情都是假的,再进行一波还原。这个套路已经是很多剧本杀的定式了,但是罗莱特的713算是这类剧本杀中的佼佼者,所以对死幻这个本也寄予厚望。
第一个本上手5个案件,有密室,也有一些需要小脑洞的推凶,包括之后的还原,总体还是比较简单的,基本是一路推下去没有什么问题。接下来第二个本,上来告诉你推翻第一个本中的还原,然后还告诉你虽然剧情反转,但第一个本中的线索卡大多数还能适用(一直到这里都和713走向几乎完全一样,所以我说这个本是有着深深的罗莱特的烙印,而且到这里我还是相当喜欢这个本的)。再之后,随着故事慢慢深入,线索慢慢增加,最终目的是还原整个故事,我也慢慢开始对这个本产生了负面情绪。罗莱特的文字风格是语焉不详,说好听点是朦胧美,难听点就是故弄玄虚,很多地方是露一半,藏一半,需要自己去猜暗指的是什么,这一点在713已经领教过了,但是713的故事饱满,并且逻辑比较严密,因此推理相对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是死幻这个本就是单纯为了难而难了,大段的文字都是似是而非,大片留白要自己猜,看得相当累,其中还掺杂着一些叙诡,打到最后破解了八九成,一些细节实在是懒的再去推了。
这个本给我的感觉很像当初看宫部美雪的推理小说,和其他作家例如岛田庄司、绫辻行人的作品比起来,宫部美雪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关人物特别多,某个线索的出现别人可能用一句话就带过,她会用一整章节去编一个故事来告诉我这个线索怎么来的,但事实上说那么多都对剧情推动没任何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剧情不够丝滑,废话太多,看的太累。同理,死幻就给我这样的感觉。别人可以用一万种方式说死幻这个故事设计多么精妙,反转多么不可思议,但是作为剧本杀来说,他已经脱离了初衷,没有给玩家一种抽丝剥茧解谜的快感,也没有将玩家放在对等位置去挑战,反而像是在数学考试中将一道并不难解的代数题的题干换成了文言文,还少给了一个条件,只空余“炫技”的浮夸,又让人觉得便秘不已。
7.5/10


IP属地:上海35楼2022-01-11 21:14
回复
    前男友的100种死法 Marry
    非常简单的一个本,简单到只玩了3个小时就把凶手到手法到整个背景都盘完了,让人感觉十分无聊。故事体量很小,内容很少,加入一些超现实的东西,但是让人一眼就看明白的。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似乎没意识到这个本有多简单,在最后一幕还在给玩家布置任务,但其实答案是我在读本的第一秒就一眼看穿的,都不用和别人讨论就知道了。全本唯一的亮点,估计只有在第一幕的时候一群人的吵架环节了。另外据店家说,玩这个本最年轻第一车人是一群14岁的初中生,故事里一些黄啊暴啊的东西他们都说没关系,他们都懂的,倒是那部分超现实的东西,让他们觉得恐怖,有些不敢玩了。
    5.0/10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22-01-26 09:06
    回复
      小吊梨汤 贺子聪
      标标准准的情感本,剧本特别厚,将近90页,虽然字体很大,但是读起来也是有点累的。剧情比较接地气,贴近现实生活,说的是一个胡同里一起长大的一群人的故事,作者的估计是想让人更沉浸,用的是比较优美的文笔,但是却有些过,我读起来感觉过分做作,有些不适。
      剧本没有机制,却准备了一大刀钱(毫无卵用),还有一个完全称不上是凶案的凶案,简单到根本不用盘,几乎是顺着线索卡念出来的。而剧本中原来设置的一系列游戏环节也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现,比如包饺子,食品安全不允许,只能买现成的,比如放烟花,上海外环内不允许,只能在屋里放线香烟火,于是体验大打折扣(虽然本来设计的游戏也就一般般)。
      刨去这些东西,其实这个本就是一个读本大会加一些沉浸环节。虽然有小伙伴哭得稀里哗啦,但对我来说,我可以接受按头哭,但是不太能接受一个“剧本杀”连最基本的“杀”都没有。虽然整个故事还算不错,但这基本连剧本杀都称不上啊。最多只能算将将合格,多加1分给DM的深情演绎。
      7.0/10


      IP属地:上海39楼2022-01-26 09:28
      回复
        可甜了 钟洛
        一个礼拜打的第二本情感本,和小吊梨汤如出一辙,毫无推理,也毫无还原,就是读本大会+沉浸。
        这个本还是花了一些巧思的,故事并不是直接开始,而是故事里面又套了一个类似童话一样的故事,并且DM也一直在引导我们思考什么东西很甜,什么东西可甜了,想引导我们往故事设定上走,但是很干巴巴。
        然后说下整个故事,比起小吊梨汤,文笔平淡的多,但是我就是吃这种文笔,给我感觉有些温情,不像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那么做作。但其实故事内容稍微有些脱离实际,不像小吊梨汤那样接地气,一看就代入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总的来说半斤八两。
        然后就是,游戏机制略老套,其中唯一的推理环节也是非常简单,没有任何游戏体验。最后演绎和沉浸环节用时很久,六个玩家一个个折磨过来,甚至我觉得我这一卦三观有点偏,不太喜欢,倒是有几个其他玩家的还不错,有个水龙头从dm还没开口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结束,说明演绎还是挺到位的。
        故事的结尾,其实我没看懂,故事中似乎有一些变格的东西,但是没说清楚,所以我也不懂他在说说明。另外就是故事是有多达4个结局的,但这剧本完全没有机制,也没有推理,几乎就是一路读本下来的,究竟怎么才能达到另外三个结局也是未知的。
        7.0/10


        IP属地:上海40楼2022-01-26 09:57
        回复
          案件重演 谢思妍
          这个本上来介绍了很多背景,让人感觉有点晕,也有一些破冰环节,总的来说还是有一点作用的。然后就开始进入了主题,主要是两个案件,重点是第一个。
          第一个案件算是一个PVE的刑侦本,有大量的刑侦记录以及线索,要求还原一个分尸杀人案,并且要将被害人的遭遇和凶手杀人手法完全还原。其实刑侦本一直都是比较难得,因为线索太多,太杂,要自己去分析哪些有用哪些无用,更考验玩家的分析和记忆能力,这个本也是,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盘不下去了,就要回去找线索,再接着盘。然后在还原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地方是存在多种可能性的,这时候DM就会要求我们代入人设,将现场演出来,这也贴合了剧本的名称“案件重演”。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此前推理的数种可能会因不符合逻辑或不符合人设被一一排除,最后剩下的那个就是真相。其实这个环节还是挺有意思的,适合熟人一起,会比较欢乐。但是这个案件最大的缺陷就是头重脚轻,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把被害人此前的遭遇一一还原了,但是到推凶环节会发现线索太少,以至于只能靠推,没有实锤,显得模棱两可。
          而第二个案件就更扯了,完完全全没有实锤,只有某条线索指向某个人,而最关键的是,这条线索并不属于公开线索,也就是说线索内容是可以被隐藏的,信息不对等使得最后投凶时候会完全没有方向,这是最大的败笔。
          这个本总的来说有些虎头蛇尾,勉强算可以一打。
          7.5/10


          IP属地:上海41楼2022-01-26 10:25
          回复
            六个盒子 吴玄英
            帕佐庄园第二部 目的要打造“侦探宇宙” 一个刑侦还原本 没打过帕佐也能玩 打过体验更好 之前在某平台看评价 清一色都是1星 说是骗钱本 因此降低了期待 结果打完发现其实还行 至少这个体量绝对不至于“骗钱”
            这个本分α线和β线 前者简单 后者困难 困难版体量差不多6到8小时 快的话至少也要5小时以上 毕竟人均2w+的阅读量 读都要读半天 说4小时不到打完的要么吹牛要么天眼
            这个本 首先就故事来说 是非常完整和饱满的 而且没有bug 故事从一个劫持案说起 中间穿插一些过去的事情 由于整个故事比较冗长 乍看之下有些杂乱 但其实只要理清时间线 然后按时间把其中的三个凶杀案解决了 再最后还原整个故事就好
            三个凶杀案其实比较简单 主要线索都在本里 但是还原整个故事还是需要一定难度 尤其是作者想要增加难度 因此给到的提示太少 所以最后想要还原要么靠脑洞 要么靠猜 而不是推出来的
            另外这个本没有线索卡的设置 所有线索都在本里 因此会造成信息量不均衡的情况 尤其是那些重要线索假如在新手这里会让真个剧情无法推进下去 我这车就碰到这样的情况 DM看不下去只好扶车 直接告诉那个玩家线索在哪里 那个玩家就开始读本 读到一半说没有啊 DM只好耐着性子说你再读下去 然后他再接着读下去 到关键地方其他玩家秒懂 他还一脸懵逼在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本有边缘人物 还不止一个 然后相反 有两角色的视角特别丰富 甚至本里直接提供了NPC进行扶车 就差没有直接通过那个NPC把凶手告诉玩家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其中一个角色有重大BUG DM说在α线中对那个角色有所解释 但是β线没有 因此该角色的存在严重不符合逻辑
            7.5/10


            IP属地:上海42楼2022-02-08 20:54
            回复
              玫瑰少年 朴珍熙
              和六个盒子有点像的刑侦本 线索很少 大量线索在剧本中 也是个重还原的本
              这个本主要是围绕着某学校发生的两起案件进行的 一起是在去年圣诞的坠楼案 一起是今年的集体失踪案 只是这个本最大的问题是环节设定上欠考虑 一上来的内容就是六个玩家去不同当事人那边了解失踪案的情况 由于没有线索卡 大家要依次把自己本里的内容和其他人分享 由于是刑侦本 本里有大量的线索 哪怕最后其实没啥用 也至少得全部说出来告诉大家 这样就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 接着这个案件还没啥头绪呢 马上又是圣诞节那个案子 同样的流程再来一遍 上来一个多小时就是不停听大家读总共12个本 信息又多又杂 大脑里混乱一片 到后来直接就想睡觉了
              其实两个案件也并不难 只是需要大家细心一点 把时间线理清 把不合理的地方找到 就能迎刃而解 但是由于一上来长时间的读本大会让大家精神上已经有所倦怠 因此到这时候大家都有些待机了
              然后就是结局 故事整体还是比较完整的 唯一问题是犯人的设定非常牵强 已经到了bug的地步 这一点是败笔
              最后两点 一是店家的演绎非常到位 虽然一车基本都是菠萝头 但是在店家的演绎下 其实内心是有一些感触的 第二是这个故事套着“校园霸凌”的外皮 但是故事还是缺少深度 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 过于肤浅了
              7.0/10


              IP属地:上海43楼2022-02-08 21:44
              回复
                玻璃屋 夏天骄
                在经历21年大量的剧本呈爆发出版之后,这个20年的本算是老本了,但是打多了千篇一律的还原本之后,这本有种久违了的熟悉感。先抛开这本质量不说,不是用毫无逻辑的故事和语焉不详的线索的来折磨玩家,非要按头玩家还原你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故事,而是用发生在别墅中的本格推理来挑战玩家(虽说后来有变格的内容),这才是我想玩的推理之谜。
                当然,喜欢归喜欢,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剧本的质量的。很多玩过的玩家都说这本有抄袭,不过没看过原著,所以单从这本本身来做测评。
                第一幕和第二幕是本格推理,第一幕有些牵强,但是能盘出手法,只是锁凶比较困难,只能靠排除法,在没有DM扶车的情况下,基本能排除到最后只剩2个角色,然后就靠猜了。第二幕还是比较精彩的,手法是秒盘出来的,很简单,最后锁凶也不难,很快就解决了。
                第三幕开始变格内容了,所谓的时间穿越也好,回到过去也好,其实是很容易发生bug的,并且可能连作者自己都说不清。这个本体量不足以支撑说清楚所谓的回到过去,是同世界线跨越,还是平行时空,甚至导致很多bug没别烦自圆其说。个人很讨厌这部分环节。
                最后第四幕就是一个翻转,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过这时候再看之前的环节,其实发现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些巧思,还算可以的。
                如果不算抄袭,这本还算马马虎虎,7/10。抄袭0分。


                IP属地:上海44楼2022-02-08 23:59
                回复
                  粉灯 拉菲哥
                  机制阵营本,背景是80年代末的香港地下世界,DM说可以很黄暴,但是玩下来所有的黄暴只是流于表面,实质上还是比较素的,并且重点还是在于阵营和机制之上。虽然故事里穿插了两个凶案,但是对玩家达成自己任务并不重要,只是第一个答对死因的人会有金钱奖励仅此而已。唯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凶案中,有部分角色是在现场经历的,本里会有一些相关描述,而另外一部分则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此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等,因此前者更容易答对死因,获得金钱奖励。
                  这个本是通读本,每个人大概15页左右,对背景故事讲的比较清楚,也很详细,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比较细致的,因此玩起来可以毫不费劲代入角色。线索的设置也很巧妙,基本能推理出完整的故事。另外单独搜证之后,每个人可以藏一张非强制公开线索,这就让阵营选择以及对战策略有了更多可能性。另外,这本比较开放的是,除了道具卡,所有的信息包括可隐藏的线索卡都是可交易内容,就看玩家如何谈判了。
                  只是这本在最后结算的时候有一些bug。DM会把玩家一个个单独叫进小房间进行单人金钱结算,但是结算完钱还会还给玩家,这样同阵营的玩家就可以拿着之前自己队友的钱一起结算,对对手不利。
                  8.0/10


                  IP属地:上海45楼2022-02-10 09:27
                  回复
                    九不思议街 汉诺
                    真的很久没有玩这么喜欢的剧本杀了,就像发行说的,这并不是单纯能用本格或是变格、情感或是硬核就简单概括的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献给成年人的美好童话。
                    首先剧本制作就比较精致,封面封底都是硬卡纸,有种以前老旧书本的感觉,线索卡也都是每人一份,避免要拍照拿手机看的尴尬。剧本背景故事讲的是六个小孩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每个人都有个文豪作为守护者,我的角色是莎士比亚。
                    开始的破冰游戏很好玩,也考验玩家的反应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且玩到后面会发现,破冰游戏里也藏着一些重要线索。而至于剧本里的凶案,都设计的不错,线索环环相扣,难度适中,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本并不像现在很多剧本里会搞很多故弄玄虚东西,说一半藏一半,好听点是硬核,难听点就是单纯搞玩心态,逻辑都不能形成闭环还让玩家反过来吹这个本,说什么好硬核啊好难啊,玩了10小时没还原啊,没错,说的就是某8字硬核本。这个本线索卡内容相对明确,缺少的线索细心点也可以从本里找到,而且这样的案件才有种真正的日系“新本格”的感觉。
                    而最让我喜欢的是,倒数第三章,当剧本中出现那个所有推理迷都耳熟能详的侦探的名字,并且DM拿出那张画有跳舞小人的线索卡的时候,我真的差点感动到落泪。这才是真正给推理迷的“情感”部分,不需要过多的煽情,只需要最简单的致敬就够了。
                    另外,这本还有一点点演绎和机制的部分,单纯为剧情服务,不突兀,不按头,相当好。
                    最后,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故事一开始每个小孩都有一个文豪作为守护,但是整个剧情中,两人的羁绊建立比较肤浅,对剧情推动作用比较小,难免有种“噱头”的感觉,立意不够深刻。当然,瑕不掩瑜,这本依然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本。
                    8.5/10


                    IP属地:上海46楼2022-02-23 12:05
                    回复
                      阎罗帖 外国男人
                      这个本一上来会给到一个设定,然后就是咣咣5个本格案件,直接给线索开盘,再之后是一个大还原。因此在总的结构上和马丁内斯非常相像。
                      一开始的五个案件并不算难,并且给的线索也比较明确,只是有两个让人觉得太过牵强了,总体质量只能说一般,但是对于目前剧本杀重还原,轻推理的环境来说,能连着破解5个本格案件也算是让人有种畅快的感觉。
                      之后的还原不得不说和虚构推理真的很像,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通过逐渐的抽丝剥茧,会发现之前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五个案件背后是有一条线串上的,二是大还原的时候发现剧情是叙诡中套着叙诡,而要破除叙诡必须吃透一开始给的设定,并严格按照设定的含义来进行还原。当最后故事完全解开的瞬间直呼牛逼。
                      另外,剧本里藏着部分细节,很细很细,甚至DM的每个动作都是有设计的,可能代表着不同含义。
                      此外,有两个减分项。一是因为故事设定原因,有两个人虽然设定上并非边缘角色,但他们的剧本内容却很让他们自己感觉边缘(打完了的都懂),二是勘误实在太多,让人感觉这本没有校对,影响体验。
                      8.5/10


                      IP属地:上海47楼2022-02-28 16:34
                      回复
                        将进酒 陈鸣
                        首先这个本公开的简介,什么一个现代人死在1400多年前的棺材中,和这个本完全无关,由于这个本有古代和现代两条线,我一直打到现代的都没出现这个剧情,一度还以为有两个叫将进酒的本,后来才发现是简介和剧情无关。
                        这个本上来是古代线,而后是现代线。主还原,轻推理,DM也说了这本的任务是还原,推理的案件并不重要,一带而过便行。但其实古代本里的这个案件还挺不错的,虽然很简单,但是我还挺喜欢的。不过之后的还原就有点拉胯,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丝滑,盘的时候很干,无论是故事还是线索,都有种不畅快感。而且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是变格,但很多线索指向都不明显,以至于很难还原。
                        之后是现代线。其实现代线可玩性比古代线强不少,而且这个叙诡故事相当不错。玩到后边,我也总算知道了这个故事在讲什么,作者想构建一个庞大的背景故事,并且想面面俱到,叙诡、密室、还原、沉浸、情感都想涉及,但每一项都差一口气,尤其是现代线的叙诡在不错的情况下,还原后的故事在逻辑上有硬伤,不符合现实,真的是让人很失望。
                        最后,这本是一个独家,体量是够了,内容略拉。
                        7.5/10


                        IP属地:上海48楼2022-03-02 20:36
                        回复
                          弥留 卢超
                          弥留这个本有一些年代了,似乎是18年的本,在当时应该是比较优秀的本,但放在4年后的现在看来,无论是故事还是推理,都稍稍有些过时了。
                          故事设定上,所有角色背景串在一起的方式,真的很有前几年剧本的味道,类似年轮那一卦,也不是说好或不好,只是最近的剧本杀的已经不太采用这样的故事设定了,现在的本尤其硬核本已经淡化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联系,而是注重角色与故事本身之间的联系。当然,所有的角色设定也是为故事服务,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本是做的不错的。
                          作为变格本,第一个推理案有些简单了,但是给的线索过多,而且有无用线索,所以盘的时候会有些杂乱。但是后面的案件还是不错的,并且很细节,让人推的很过瘾。变格部分乍看上去又是落俗套的故事,但其实玩下去发现并不是,还是有一些玩点的。只是我本人不太喜欢变格,因为变格所牵扯到的特定的背景设定,经常会有bug或者难以自圆其说的部分,这个本虽然不至于说bug,但是部分内容还是有些模棱两可,问DM也没有回答,因为可能一回答就透底了,所以最后体验感稍差了一些。
                          8.0/10


                          IP属地:上海49楼2022-03-16 11:37
                          回复
                            野狐悠谈 黄昌禾
                            豪门本盛名在外,这本也是我打的第一个豪门本,但由于疫情改为线上,所以体验可能稍差。
                            首先要说一下,这个本的排版文字太过密集,而且语句只能说得上通顺,但太过简练,并且部分地方有些说的不太清楚,所以读起来有些累,非常耗精神。
                            这个本的背景故事不算宏大,但是凶案特别多,要一个个推凶工作量也是颇大。故事引用了一些神怪传说,但实际上还是本格的,虽然部分情节稍显勉强,但总的来说还算能自圆其说。
                            最后说下,由于是线上本,DM把线索全发在群里,再加上这本幕数过多,并且为了缩短时间,一幕尚未解决就进入下一幕了,因此当所有线索都放在一起的时候足有五六十张,同时,这些线索都比较琐碎,又无法分类整理,查阅起来实在困难,盘到后来人都混乱了,直接摆烂了,大大影响游戏体验,所以在这里只能再减分。
                            7.0/10


                            IP属地:上海50楼2022-04-09 21:35
                            回复
                              极乐密室 赵文良
                              这个本的作者狐狸橙子早有耳闻,某APP上玩过他的线上密室本,感觉还行,因此还算是有一定期待的。
                              因为疫情,还是在线上玩的,但本是线下本,自然体量要大很多。这本由两个密室组成,但是大量的精力是放在还原上,因为这本的背景故事特别庞大,要把背景故事还原清楚还是相当难的。
                              两个密室,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第一个密室我在读本的时候就秒破,实在太过简单,甚至我一直在怀疑是不是漏了什么信息。而第二个密室就难很多了,可以称得上是精彩。
                              这本的问题是,作者还是带着线上本的思维在写线下本,体量非常大,但总共就分了两幕,第一幕进度还特别快,因此相当于通读本了。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盘密室的线索和盘还原的线索全部放在一起搜证,因此某些线索根本分不清是用来做啥的。比如,在复盘的时候,我发现我秒破的第一个密室并不完全对,作者给出的手法更复杂,更不切实际,甚至有些“脱裤子放屁”,但搞笑的是,由于此前我对自己推理的手法非常自信,因此指向真正作案手法的一条线索一直被我用当做盘背景故事用的!而且,类似的线索还不止一条,大大影响了游戏体验。
                              7.5/10


                              IP属地:上海51楼2022-04-09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