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和尚吧 关注:8贴子:578

回复:记录剧本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野蔷薇2·落椿 苍野茂一
作为本格本的爱好者,这个本的结构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过去的故事以及今天的故事数条线重叠,叙事直白,无叙诡,无失忆,并且案件也是本格密室。因此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是玩了之后却发现,也只有第一感觉不错。
整个本占比最大的是两个密室。客观来说,两个密室还是可以的,手法比较新颖,并且难度不低,破解起来并不简单。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没有直接锁凶的线索,只能根据比较微弱的时间线线索来盘,因此会感觉不够实锤。
除了这两个手法尚可的密室之外,这个本就没有可取之处。首先,第一个三选一的案件,真的毫无逻辑性,证词里的破绽太过明显,而且有种故意为之的感觉,不符合人的正常行为逻辑。然后就是,过去的故事里有两条支线,在多人的剧本里都用了较大笔墨去铺设悬念,以为会在后期影响整个故事还原,但是结果却发现和主线故事完全割裂,变的可有可无,之前的那些铺垫完全没用了,纯纯凑篇幅用的。最后,说下这个本号称的最大亮点,也就是他的立意,可以看得出,作者是想用这个热点去做文章,目的是引人反思,但是这个文章做了但又没完全做,剧情太流于表面,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另外,作者应该是不懂法,抛开了法理学的基础,对这个热点的理解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完全浪费了这个优秀的立意。
6.5/10


IP属地:上海67楼2022-08-24 22:01
回复
    永不褪色的山楂林 陈小虎
    首先,作为情感本,作者的文笔是相当优秀的,和其他情感本比起来,字里行间没有矫揉造作刻意煽情,而是平淡如水却娓娓道来,给人感觉很舒服感觉。但是,除此之外,这个本几乎没有可取之处。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剧本杀,被称之为剧本杀,最基础的就是案件解谜,我可以这个本里没有任何案件,甚至连一点点的故事还原都没,整整5小时不是读本就是看演绎,那我为什么不去看小说或者看电影呢?
    说回剧情本身,我拿的陈小虎,说是亲情和爱情五五开,但是剧情太过套路,以至于我看了第一眼就大致能猜到之后走向了;其次就是剧情本身没有抓人的点,里面说的一些故事都太过平淡,完全无法表现出亲情或是爱情有多强烈,更别说让我共情了。
    而整个本最失望的是,玩家除了自己绑定的CP之外,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几乎为0,割裂感实在太强了。以陈小虎为例,除了亲情与爱情的两条线的两个角色之外,与其他角色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有点像除了名字之外一无所知的点头之交,直到后期沉浸环节才知道,喔,这人居然是这样的性格,喔,这人原来有这个兴趣爱好。这就好比整个剧本杀并不是一整个故事,而是类似多个独立的小故事拼凑出来的大杂烩。
    我这车的6个人,看着NPC卖力的演出,努力想让我们沉浸的样子,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而NPC看着我们努力憋笑,一脸正经又悲伤的样子,也知道我们已经尽力了,这就叫双向奔赴。但是坐牢5小时,买单238,这一刀剧本杀刺客也实在太狠了。
    6.0/10


    IP属地:上海68楼2022-09-12 13:17
    回复
      消失的医院 柯文
      这个本一开始的节奏和深埋有些相似,失忆梗,单独搜证,加上微恐的元素,以及不错的破冰游戏设计,让人能很快进入状态。
      剧本开始阶段有种古早硬核本的风格,就是把背景故事交代的相当清楚,稍显复杂的剧情,交错的人际关系,并且让人感觉处处都是伏笔。然后就是故事的发展,这一点这个本也做的相当好,推进的节奏把握的正好,不紧不慢,循序渐进。
      作为还原本,这个故事在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其实很多内容不用玩家自己去还原,答案自己就呼之欲出了,难度适中。只是其中发生的凶案没有认真设计,也没让玩家去盘,而是用演绎就一笔带过了,这个让我觉得有些遗憾。
      最后是主题的升华,做的也尚可,只是结局有些仓促,感觉还有很多细节没盘清楚就已经结束了,比较匆忙。
      8.0/10


      IP属地:上海69楼2022-09-12 13:44
      回复
        圣诞树上的诅咒开花了 张叔
        作为一个只有一个NPC的盒装本,哪怕打着恐怖的旗号也恐怖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关灯演绎以及单人搜证的环节,更多的作为一个噱头出现。不过这个本首先细节做的不错,单人搜证的时候也是有线索可挖的,不仅仅是为了恐怖而已。
        剧情参考了日剧轮到你了,但是只是像而已,和抄袭不沾边,剧情走向也不一样,这个本的内容更简单明了一些。案件的出现并不难,很容易就能推出凶手,但是这本有一点没做好,就是锁凶有着明显的bug,以至于马上就能知道这个肯定是个伪解答,随着剧情深入肯定会本推翻。所以当剧情有翻转的时候,大家也没有过多的惊讶,不过这个轨迹的设计的确相当巧妙,只是可以做的更好。
        另外,这个本的结局比较仓促,结局处的故事虽然相当精彩的,不过这部分内容是在最后演绎出来的,换句话说是DM告诉我们的,让人感觉有些遗憾。如果这部分内容能融入剧情,让玩家自己一步步推理出来,最终还原整个剧情,会更惊艳。
        8.0/10


        IP属地:上海70楼2022-09-12 14:00
        回复
          替罪羊 仰青楚
          一个新本,很幸运约到了上海剧聚的首车。上车前dm介绍了有些宗教的内容,但是打下来宗教其实只是一个背景,或者说一个噱头(不过在剧情中并不突兀),本质上包含更多的是对法律以及社会现状的反思。类似立意虽然并不少见,但是作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带来了不少专业反思,因此该立意显得比较高级,不落俗套。
          在选本之前,dm问了几个法律问题,并通过玩家的回答来发本。之后暖场游戏则是一场辩论,辩题也依旧是法律相关。我作为一名法学生以及法律工作者,其实很能理解作者意图,这些内容看上去可能比较浅显,放在剧本杀中通常会导致两方的撕逼,但是在专业学术界中,是可以讨论到一定高度的,甚至我大学时候也用原题打过辩论赛。
          在案件部分,剧本被店家改过,凶手本中的具体作案手法被隐去,因此成了一个明凶暗手法本,让犯人也能一起参与到盘凶中来。另外,本里是有阵营存在的,由于阵营可能会影响之后的投凶环节,店家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淡化了阵营的存在,使得可玩性大大提高。
          而还原部分,大量的细节都藏在本里不起眼的地方,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细。而且部分玩家的部分视角缺失,也要靠他人本中的细节来还原,难度还是不低的。在玩的时候,这本有部分内容让我想到了刑事侦缉档案中的某个案子,当然远称不上抄袭,只是某些部分有些相似。
          最让我喜欢的是最后结局处的小翻转,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的是非常真实,又非常讽刺,可以说是把这个立意本推向巅峰的画龙点睛之笔!
          要说缺点也有。其一是两个案件手法过于繁琐,或者说为了难度而有些绕远路,不够直接。其二是还原部分,由于细节全部藏在本中,线索卡的内容过少,导致盘起来没有抓手,或者说没有一条明确的线,如果没有dm带的话,会觉得无从盘起,找不到方向。
          8.5/10


          IP属地:上海71楼2022-10-04 15:15
          回复
            月落洼 睿司
            作为豪门系列,月落洼的风格和其他的本也一样,册子很小,排版很密,本里语句很简练,没有一句废话,甚至于巴不得把十几个动作都塞进一句话里,以至于读起来真的很累。
            这本的内容并不算多,只有两幕,基本可算作通读本。第一幕交代背景,公聊半小时之后,就可以把本读完了,甚至dm都可以不用。这本上手会觉得有些棘手,因为给的线索也好,还是故事的走向也好,都让人觉得很迷,甚至是连背景故事都会有些看不懂的那种。但其实一切原因都是那个最关键的核诡,只要能顺利破解核诡,这个本就会没有任何bug可杠,所有故事盘起来都异常通顺。
            这个本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是披着变格外衣的本格本,问dm是本格还是变格,dm并不会明确告知。对豪门有所了解的玩家,必然知道豪门系列都是本格,上来就会往本格方面靠,本里埋下的那些不自然的细节也会更容易被发现,核诡破解就会非常顺利。而那些不知道的人,则会不停尝试变格破解,自然核诡破解就会慢很多。
            另外,这本核诡和某推理漫画很像,虽然称不上是完完全全的抄袭,但是还是会有些影响的。
            8.5/10


            IP属地:上海72楼2022-10-04 15:31
            回复
              贵阴贱璧2岁月鸿沟 清醒梦
              非常喜欢贵阴贱璧1,因此2出了就无脑冲,但是打了之后才发现,2和1,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本。
              1是欢乐机制本,因此很多人却忽略了那个命案,其实在我看来,那个命案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完全不输那些硬核本,因为能盘的非常多,也非常难,虽然锁凶简单,但是能把犯案过程说清楚的真的很少。而2则是一个沉浸机制本,欢乐部分减少很多,但是有了较高的立意。
              和1比起来,2的创作一定是花了更多的心思的,这从故事的完整性以及机制的多样性可以看出。整个本的文笔非常好,读起来很温柔。故事比1丰满得多,人物性格更立体,机制也变丰富了,每一章都会有不同的机制,并且富有内涵。不过欢乐确实少了很多,因此可能会导致很多冲1来玩的人不太喜欢。
              整个故事一上来可能有些看不懂,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玩家可以发现所有的剧情都是有所指代的,他映射了某些内容。这个本非常适合30岁左右的玩家去玩,多多少少会有些共鸣,但是过于年轻的玩家可能会抓不到这个点,而过于年长的玩家,可能又会觉得有些幼稚。
              这个本的缺点很明显。第一就是虽然每个角色各自的故事比较完整,但角色与角色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大多角色只和另外一至两名角色有联系,却缺少了六人整体之间的关联,甚至在整把游戏结束后,连部分角色的名字都没能记住。第二就是流程实在太长了,整个本总共有六章,每章节每个玩家都要分享自己本里的内容,这样整整36次的分享,直接把玩家的耐心耗完了。另外就是,前面说过,这个本乍看只下有些看不懂,细看会发现其实映射了某些内容,但剧本的进程比较快,侧重点又在机制,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让玩家去仔细盘这些映射的内容,以至于打完之后,只知道这本内容有指代,但具体指代了什么,又想告诉我们些什么,玩家都只能一知半解。最后,作为机制本,一开始的噱头很足,六名玩家有自己的职责,也有自己的技能的,但是玩到最后也没用到,尤其是我的技能,根本没地方去用。一切都成了摆设。
              总的来说,这个本的作者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很有野心,但是却把自己绕进去了,最后的成品就有些不伦不类。
              7.5/10


              IP属地:上海73楼2022-10-04 16:14
              回复
                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姜其羽
                作为一个情感本,选本之前作者设计了一些问题,通过玩家的答案来发适合玩家的角色,事实证明这一点也是不错的,以免拿到了不戳自己点的本。
                读本第一感觉,文字功底是十分过硬的,并没有为了体现辞藻华丽而硬堆砌一些矫情的文字,而是平淡却不寡淡,有种娓娓道来的细腻感,这点好评。剧本一开始的悬念设计的不错,并不像情感本,而像硬核还原本,用一个悬案来切入故事,由于给的线索较少,只能还原部分,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随着故事的逐渐深入,在场人的身份,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明朗,于是故事从还原本逐渐变成了情感本。对我这个菠萝头来说,这个情感本意外的戳我的点。主要是两个原因,其一是情感的真实性,比起某些本什么家国情怀,什么快意恩仇,让我觉得很难代入,而这个本的情感更贴近普通人,有种真情实感;其二,这个本里的故事非常生活化,甚至有些剧情是自己真实经历过的,让人非常容易代入到剧情里,自然情绪更容易到位。
                但是要说缺点也很明显,第一是情感部分的剧情还是过于套路,看了一点就能猜到后面的走向,虽然能让人代入并且有哭的冲动,但是剧情实在没有什么亮点,只能说作者的文笔比较抓人心,第二则是悬案的还原,只让玩家还原了部分,剩下的真相则是在剧本最后直接告诉玩家了,这多少有些遗憾。我个人认为这个案件非常优秀,如果最后能让玩家自己还原就更好了。
                7.5/10


                IP属地:上海74楼2022-11-28 18:27
                回复
                  无间囚笼 佛爷
                  这个本体量较大,本里有本格推理,有硬核还原,有反转,有叙诡,有机制,还有阵营,这个本就像大杂烩一样,把这些内容全部融合在了一起,面面俱到,但具体到每一样,又有点虎头蛇尾。另外呢,这个本是港风的,剧情在很多地方都和电影无间道很像,但一些结局和真相又和无间道没直接关系,如果玩家先入为主,代入无间道剧情,可能会影响判断。
                  首先是那个案件的解答,并不算难,而且算是一个不错的建筑诡计,只是太过牵强了,能真实做到只有理论上的可能。之后的背景故事的叙诡和还原则有些套路,由于类似的本玩了不少,所以第一时间就推出核诡了,之后再看本,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完全是为了叙诡而叙诡,很多剧情的安排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围,显得太过刻意了,不够丝滑,举个例子,就好比你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叫小明,从没改过名,然后最近你看到电视里在通缉一个叫小刚的人,和小明长的一样,这时候你会觉得应该只是两个人长的很像而已,但事实情况是,这就是小明,小明真名叫小刚,他从小就骗了你。你说这是叙诡,这也能算,但是有些耍无赖的感觉了,因为根本说不清小明从小就开始骗你的目的是什么。另外呢,本里的很多视角并不互通,比如某人的个人信息在他本里完全没有,却在别人本里出现,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很多内容玩家自己都不知道该不该说,不说惹人怀疑,说了又容易自曝。
                  最后说下机制和阵营部分。这个机制很多地方都有过,某国民综艺也玩过,这不稀奇,而这个机制的最终目的是找出犯人。按照DM提示,谁是犯人,是可以通过剧本的一些细节分析出的,因此如果玩家之前就找出来了,那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来确认自己的判断,而如果没有头绪的话,则只能通过机制本身的结果来猜测了。很遗憾,如果单纯通过后者,基本上是没可能猜出真犯人的,因此这个机制虽然增加了可玩性,其实对剧情的推进作用不大。而阵营,其实是盲阵营,互相之间也不知道谁和谁是一帮的,因此虽然打了阵营标签,实际上还是独立为战的。
                  这本多少有些遗憾,内容丰富,但什么都差一口气,不上不下,有点难受。
                  7.5/10


                  IP属地:上海75楼2022-11-28 19:50
                  回复
                    灼心 无角色
                    这是一个PVE刑侦本,所有玩家都扮演一个警察,要找出近期一些案件的真相。首先,每个玩家一开场就被发了一本笔记本,前几页有一些刑侦基础的教学,比如如何判断微表情、如何通过鞋印猜测大致身高和年龄,还有如何判断尸体死亡时间等,有点刑侦的感觉。
                    剧本故事是通过一起离奇的焚尸案做切入点,之后的凶案一个接着一个,前一个还没解决下一个又来,并且表面上毫无关联,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不知如何下手。剧本中的大多线索都以走访记录、询问笔录方式给出,需要玩家自己排除无用信息,提炼出有效信息。另外,DM处还有一些隐藏线索,如本中部分人物的身份信息等,需要玩家问他要他才会给,这个也一定程度模拟了办案的流程。总体来说,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些没方向,但是只要玩家一起认真盘线索,不掉线,案件也会变得逐渐明朗。
                    刑侦本,说到底还是剧本杀,不是真正的刑侦办案,因此还是需要一定的引导的。这个剧本是分幕式剧本,随着剧情深入,会慢慢给出更多的线索,这一点还是设计的不错的,不像一些刑侦本,上来就一股脑把所有线索都丢出,那是真的无从盘起了。所以说,虽然这个本的背景相对比较复杂,人物关系也很错乱,但是通过剧本本身的引导,盘起来还是比较流畅的,并且有种抽丝剥茧快感,这一点是令人满意的。还有一点,就是所有剧本中的人物剧本杀都给出了照片,玩家可以照片贴在白板上画出人物关系,真的有种警察办案的代入感。
                    最后说一些缺点。首先就是一开始给到的那些微表情的教学之类的,剧本中出现的太多了,要一个个对照着去判断,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到后来就成了负担了,因为太累了。包括像死亡时间的判断,其实法医可以鉴定,但为了凸显“刑侦”二字,非要通过现场一些痕迹以及一开始的教学,来进行并不牢靠的判断,这有点过犹不及。另外就是在后半部分有部分情节文字写的非常含糊,线索也给的有一定的误导性,以至于人物关系推不完整,这个是致命的缺点
                    总的来说,剧本过得去,值得一打。
                    8.0/10


                    IP属地:上海77楼2023-01-12 11:49
                    回复
                      安塔利亚 肖恩
                      一个欧式风格的本,玩家都生活在一个叫卡尼堡的城市中,有着各自的身份,某一天,大家被召集到一个叫安塔利亚的地方,在主人带领下要玩一些小游戏,输的人会送命。其实这样的带有一些猎奇感和紧张感背景故事很容易就勾起玩家的兴趣,因此这个开头还是不错的。
                      最先开始的是一个破冰推理,难度中下,初看有些复杂,但是理清时间线之后,锁凶很简单。之后是破解卡尼堡里的一些奇案,每个案子就一张正反面A4大卡的阅读量,难度也不高,类似于推理小故事,有点像阎罗帖的流程。
                      再说下剧本方面,其实从初读剧本就能感觉到这个本的人物数量会很多,每个玩家剧本中都出现了不少人物,但是在交流的时候发现,各自本里几乎没有重合的人物,也就是说要一个十分庞大的关系网,才能包括下那么多NPC。
                      流程进行到中期的时候,这个本可以说是越来越精彩,玩家之间没有很明显的联系,破解的案件也好像和大家关系不大,但其实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故事绝对没那么简单,其中一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会让人很想抽丝剥茧的盘下去欲望。只是没想到,这个本高开低走,到了这边没有迎来后面高潮,反而开始下坡路,甚至可以用一落千丈来形容。
                      之后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大还原。但是给出的线索毫无逻辑性,剧情也是非常零散,整个推理过程非常干。没有逻辑性就表示无法用正常的思路去还原,只能连猜带蒙。如果说这个还可以忍受,那作者把无用的信息也给下划线,和一些有用的信息混淆,用这种可以说有些无赖的手段来增加难度,那真的无法忍受,可以说的图穷匕见了。另外,四十多个外国名字是真的难记,如果用中文名字,亲属之间同姓还好记一些,但是用英语就真的完全记不住。最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在最后一部分的线索中,甚至出现了恶意误导,故意把玩家往反方向引,这实在是不行。
                      总结一下,人物背景非常宏大,但是他的实际需要盘的故事体量却很小,支撑不了那么宏大的人物关系,所以故意隐去很多线索,又加入很多无用内容,硬是把故事给强行撑起来。但是整体缺乏必要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尤其关键部分只能靠一个个猜。高开低走的典型代表,居然要288,真的是剧本杀刺客。
                      6.0/10


                      IP属地:上海78楼2023-01-12 13:39
                      回复
                        大雪侦探和倒霉蛋 七号
                        这个本可以6到7人,7人的话视角稍多一些,还有一些彩蛋。这个本在一开始并没有人物剧本的选择,而是设定为玩家是为了躲避大雪而恰巧来到某旅馆的侦探,在旅馆中发现了一些日记,阅读了日记并破解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悬案。其实类似的套路已经玩了很多了,剧本是日记,或者一些笔记或者是一段视频之类的,百分百会有反转和叙诡,所以在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本的体量相当小,一个本里大概是十几天日记的量,并且没有其他搜证的线索,所有的细节都已经藏在每个人的本里了。一开始的案件是纯本格的,说实话我很喜欢,尤其是那个密室,和我们之前玩的绝大多数密室都不同,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密闭空间,但是却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心理密室,要考虑的不止密闭房间本身,还要考虑到人的行为活动等,有种“算无遗策”的感觉。
                        之后的翻转和叙诡如期而至。其实并不是很难,没花多久就破解了。而且这个叙诡算是最近玩的本里比较丝滑的了,并没有用那些很低级的名字谐音梗,或者性别梗之类的。再加上所有的内容都在一开始的那个本里,没有额外加任何线索,不会让人感觉是后期找补的,所以总体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
                        8.0/10


                        IP属地:上海79楼2023-02-19 14:56
                        回复
                          如囚鸟挣脱之痛 岸本希子
                          这是一个日式本格本,作者有意识的模仿日式轻小说的文笔,但是却不是很成功,因此读起来稍稍有些尴尬。整个本前半部分非常无聊且坐牢,上来就是大段的阅读,阅读完之后进行一些交流之后,立即发第二个本又是大段的阅读。两个本中内容非常多且杂,几乎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拼起来的,并且故事之间没有明显关联,偶尔会有一些故事给人留下悬念,也只是视角缺失造成的,只要互相分享一下他人故事,都不需要推理,所有疑问都迎刃而解。所以两个本几十页读完,会发现只是了解了一些背景故事而已。
                          之后发生几起的案件,本格推理,并不难,只是让人感觉不够丝滑,并不能一下推到底,而是用类似排除法,xx不可能是凶手,xx没作案时间,所以只能是xx,但其实又拿不出直接的证据,所以让人感觉有些遗憾。但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计划,因为剧情从这边开始反转。可以说,这个本的反转,是我打过本中最丝滑之一,和其他本中反转就要整个重新盘不一样,这个本中有许多的小故事,其实互相之间每一个都有关联,并且第一个反转之后,会影响到下一个,再到下下一个,有种抽丝剥茧、细水长流的感觉。并且打到最后,终于明白作者把这个本取这个名的意思了,可以说这也是一个立意本。
                          比较让我不喜的是最后那个案件,线索其实给的故弄玄虚,有点没必要,并且方向很容易走错,画蛇添足了。
                          8.5/10


                          IP属地:上海80楼2023-02-19 15:27
                          回复
                            刀鞘 钟子琛
                            有着机制本天花板的名号,但由于已经是比较早期的本了,所以现在打起来问题比较多。
                            首先这本的背景是民国时期,并且从北洋军阀时代写到了解放战争时代,时间跨度比较大,但很多内容都是匆匆一笔带过,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一些支线任务,而且和主线任务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有水篇幅的感觉。不过剧本重点写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故事,虽然是虚构,但是和部分真实事件也是有所关联,所以比较能代入人物。
                            另外作为阵营本,这个本中的阵营划分不明显,甚至读完本之后连一个队友都无法确定,虽然通过几轮搜证可以推理出一些眉目,但是如果想要百分百确定,还得靠自爆。另外这个本背景是民国时期,所以某些内容会比较敏感,甚至我们在进行某些推理的时候,并不是按照剧情中的线索来推理,而是“如果不是这样这样,那发行肯定过不了”类似这样的逻辑来推出重要内容。
                            最后说下机制,也算是比较简单的了,但是阵营非常不平衡,理由上面说过了,某些阵营想要赢会特别困难。
                            7.5/10


                            IP属地:上海81楼2023-05-07 20:22
                            回复
                              名侦探的试炼 神乐润
                              这是个金田一的IP本,作为金田一的粉丝当然无脑冲。故事是原创的故事,金田一只是在最后出来占了个侦探位,所以除了卖情怀之外,和金田一没什么关系。
                              故事一开始是还原。这本有个彩蛋,就是很多出场人物的名字都是来自于金田一真人版的演员名字,但是姓和名被拆开重新组装了,所以在盘名字的时候常常会和演员本名搞混,增加了难度。而哪怕不是和演员搞混,这本出现的人物关系也足够复杂,加之日本人的名字太长了,所以盘起来会有点累。但除了名字造成了一定的感染,从剧本本身来说,还原难度并不高,只是单纯把所有人本中的视角放在一起,拼凑成完整的故事就行了,没有任何叙诡或者翻转的点。
                              之后会有个机制来衔接最后的本格推理部分。一开始我以为这个机制只是为了凑时长,但是没想到在最后本格推理中又用到了,并且设计精巧到让人感到有些窒息,这可以说是玩剧本杀以来,设计最精妙的机制之一了。
                              最后本格推理部分,作者加入了竞速的模式。剧本分成许多幕,每一幕会给出一些线索或证词,然后看完之后DM会抛出问题,只有在答对了才能进到下一幕,而随着线索的深入,问题也会越来越难,直到最后要答出真凶名字。结束之后计算时间,车队之间进行比拼,最快的可以领店家的优惠券。加入了竞技模式,无疑是给打本增加了一些挑战性,但是在我看来绝对利大于弊。首先一车人读本有快有慢,有些比较慢的可能本都没读完,或者刚读完逻辑都没盘清楚,但队友已经答对了,游戏直接进到下一幕,他还在想上一幕的内容,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很容易造成掉线的情况;其次就是为了迅速答对DM的问题,玩家很多都是不停在凑答案,而并非自己进行完整的推理之后回答的,所以很多时候哪怕过关了,也对之前的问题一知半解。另外,这个本格本的核诡非常精彩,主打的是不可能犯罪,如果给玩家自己慢慢盘,盘出来会有非常强的成就感,但由于竞速模式的存在,肯定不会给玩家仔细盘的时间的,所以金田一的出现就成了一个类似扶车的作用,玩家是根据金田一的思路破案的,但金田一的扶车几乎等于直接把手法告诉玩家了,就好比一道数学应用题,在玩家都没思路的时候,金田一直接把方程式给列出来了,玩家只要直接算就行了,盘的内容大大减少,乐趣一下子就没了。
                              总的来说,明明是一盘好棋,被作者下的稀烂。
                              8.0/10


                              IP属地:上海82楼2023-05-07 2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