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闲酒业吧 关注:10贴子:370
  • 0回复贴,共1

太闲酒业:到底什么原因,让酒企们纷纷“浓染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白酒圈又流行一个新的名词,叫“浓染酱”。顾名思义,就是浓香型酒企纷纷推出酱香型白酒品牌。由此可见,酱酒市场的热度有多高了。
太闲酱酒,健康好酒,今天太闲酒业给大家分析一下酒企们纷浓染酱的原因。
“染酱”的酒企除主要集中在贵州和四川,全国各地原本以浓香为主的酒企“染酱”的也不在少数。例如:
2016年6月,洋河斥资1.9亿元收购全资收购贵州贵酒,正式进入酱酒领域;2017年,洋河又收购了厚工坊迎宾酒业。
2019年4月,徽酒集团全资收购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源酒业有限公司,把品类触手伸向了酱酒。
2019年8月,今世缘推出自己的酱酒品牌,在酱酒板块获得快速发展,如今,酱酒已成为今世缘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上这些只是“染酱”酒企的一小部分,其他的更不在话下。
那么,酒企为什么要“染酱”?
话说回来,主要还是受酱酒热的影响。在行业内多数人看来,顺应消费趋势,这是行业“浓染酱”出现的时代背景。从2000年到现在,酱酒在龙头企业茅台的带领下攻城拔寨,已成为白酒香型中的第一品类。“浓染酱”成为一种趋势,也正是这个原因。

对于白酒行业愈演愈烈的“酱化”运动,也有行业内人士指出:要警惕资本的副作用。“有利益就有市场,当下酱酒领域新涌入的资本热钱居各香型之首。
”酱酒价高利润空间大源于产能稀缺,但大量的酱酒产品充斥、大量酒企出现,非常容易出现泡沫。一旦遭遇黑天鹅事件,泡沫就会被戳破,到时候可能会出现“逃离酱酒”的一幕,这便是行业“酱化”存在的隐患之一。

那么酱酒到底有没有泡沫和危机?在太闲酒业看来,1千个人可能有1千种不同的看法。酱酒当前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当刻意放大它们,鼓吹酱酒崩溃论更不可取。
2020年,市场端的酱酒热导致了渠道热,大部分主流酒水经销商蜂拥而至,买断和开发盛行。酱酒企业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一定要利用这个宽松的竞争期来练好内功,继续扩大优质酱酒产能、做好市场落地的推广工作,加大和核心消费者的品牌互动。只有长期锁定一部分忠诚的核心消费群体,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品牌的发展,是一场持久战。茅台经过数十年的坚守以及政府的扶持,才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一个品类的成长,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酱酒上一轮大热就在几年前,坐冷板凳的日子也刚过去不远。
除开部分就是抱着赚快钱想法的资本,对于大部分酱酒企业来说,品质才是根本,行业规范化才是最好的保障,这是企业应对“酱酒有没有危机”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

目前,中国酒业已经进入“酱酒2.0时代”,把握住机遇就能更好地把握明天。
为此,太闲酒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是太闲小哥,太闲酱酒,健康好酒,下期再见!
本期话题: 您平时喜欢喝点酒吗?常喝的是哪一种香型的酒呢?


1楼2021-06-09 10:4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