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服吧 关注:139贴子:1,066
  • 0回复贴,共1

一度失传千年!再现中国古乐《兰陵王入阵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44y1B7tE?spm_id_from=333.788.b_636f6d6d656e74.6
复制自评论区评论。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以后,第一时间攻占太常寺,杀光全部乐官,抢了所有工尺谱,造成中国雅乐失传,1938年1月攻占曲阜,抢了所有祭孔乐谱!比如1932年对商务印书馆的轰炸,商务印书馆损失1630万元,80%以上资产被毁,所属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和古籍化为灰烬。1937年南开大学图书馆被轰炸,焚烧。幸存图书多为日本掳往东瀛.十万余册中文线装书遂荡然无存。华夏还能剩一些,不过是因为先人的瑰宝太多,在日本计划性高效率的毁灭和掠夺下依然有剩余。现在有些人说日本保存的更好真是悲哀。现在日本很多配乐比中国都还中国,央视都在用。甚至我们拍个兰陵王入阵曲还可以到日本去“借阅”原谱。
日本入侵实施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不是书上的简单一句话。日本是有计划的在灭绝,抢夺我们的文化。试想,若是日本没有将吴服,建筑,茶道,刀剑,乐器,书法,玄学等等先人的文化抢走,换个名字打上日本的标签,日本文化业等产业不会像如今这样。可以说日本现在的文化经济有绝对不小的部分是用从我国抢走文化和炎黄骨血来支撑的。
你会发现日本漫画或宣传中出现的几乎所有国人形象都是马褂旗袍,目的就是将交领服饰与中国划开界限。你看吴服做点小改动就敢改个名字叫和服,这点在动漫“银魂 m”里就有体现,会有画面给到服饰店然而名字不是和服而是吴服,算是诚于历史,可即便如此但依旧把象征中国的神乐形象服饰成马褂,辫子。作者或许不是有意为之但也可体现日本对民众宣传的传统印象。再举个例子就是乐器尺八和纳豆都是绝无争议的中国发明,可是国际上叫shakuhachi不叫chiba,叫natou不叫nadou,其含义不言而喻。勿忘国耻!


IP属地:上海1楼2021-06-14 11: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