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就聊吧沙心总群吧 关注:11贴子:392
  • 0回复贴,共1

【聊就聊吧沙心总群】于都县宽田乡龙山村民保护失散女红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于都县宽田乡龙山村民保护失散女红军
中央红军长征后,于都县宽田乡龙山村来了四个“外地人”,她们分别叫姚秀英、习吉安、周运女、陈福香。其实她们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苏区的失散红军。
姚秀英是吉安市吉水县老桥人,习吉安是吉安市吉安县永和人,周运女是宁都县小布人,陈福香是会昌县高排人。姚秀英、习吉安两人是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打吉安城时参加红军的,周运女是在红四军来到宁都小布时入伍参加洗衣队的,陈福香是红四军经过会昌时入伍参加洗衣队的。1930年10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来到吉安城郊,“九打吉安”(第九次攻打吉安城)的战斗即将打响。红一军团集结于吉水阜田一线,当过少共团员的姚秀英、习吉安不约而同找到部队要求参加红军,当天下午随红一军团向吉安进发。10月4日拂晓,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与地方武装共10万军民向吉安城发起总攻,经过一天鏖战,直到午夜终于击溃敌人占领吉安城。10月7日,姚秀英、习吉安参加了毛泽东、朱德出席的“庆祝吉安暴动胜利大会”。会后,紧跟随红一军团回师赣南,先后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战争。
时至1934年上半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四位女红军先后来到瑞金。姚秀英是妇女主任,习吉安是红军政治宣传员,周运女、陈福香俩是洗衣队员。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撤离瑞金时,组织上安排她们留守苏区,积极做好中央分局关于伤病员分散安置的宣传工作。动员轻伤员参加当地游击队,动员当地妇女积极领养重伤员回家养伤,教育伤员要坚定信念,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出卖革命。1934年12月,项英宣布中央苏区全面分散进行游击战争后,中央分局又将瑞金、西江地区划分为瑞金、西江、瑞西三县,为中央分局直属县,是中央指定的“最后的三角地区”,并成立了领导三县游击战争的中共瑞西特委,调原闽贛省委书记赖昌祚任特委书记,钟德胜(钟民)为少共特委书记,成立瑞西军分区,刘连标任司令,辖一个独立营。姚秀英、习吉安、周运女、陈福香四位女战士被安排在刘连标的独立营工作。
1935年2月初,国民党军队对瑞金游击队形成了包围,形势十分严峻。司令部下令游击队向铜钵山突围转移。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突围到铜钵山下的游击队员由3000人锐减到1100人。2月底,国民党再次以3个师的兵力包围瑞西特委驻地铜钵山。中共瑞西特委决定,将特委机关所辖部队分成三路突围。顿时铜钵山杀声震天,打得天昏地暗。刘连标司令在指挥部队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少共特委书记钟德胜率游击队突围到大柏地一带,只剩20余人。特委书记赖昌祚率游击队向丝茅坪突围转移时,游击队也被敌人打散。
姚秀英四个女红军勇敢机智地甩开了敌人的追击。随着敌人枪声的渐渐远去,四位女红军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她们瘫坐在草地上,你看我,我看你,眼泪直流,泣不成声。接下来又该怎么办?没人回答!她们牢记红军游击战诀。只有避开敌人,向西转移,才有出路!她们面向天园山,又重新迈开了脚步。当她们转移到高陂山区一座叫狗子脑的半山腰时,实在又累又饿,只好坐在路边木子林中休息。这时正好一个龙山人来这里砍柴,见四个姑娘疲惫不堪的样子,主动上前搭讪,发现口音不同,知道是外地人,问他们是哪里人,她们谎称是从福建逃难来到此地的,已经迷路了。这个龙山人告诉他们南方是白区,北山龙山还是红区,问她们愿不愿意跟他去龙山。见老乡这么热心,她们只好点头答应。就这样,这四个姑娘就跟着他来到龙山村老祠堂。龙山村族长接待了她们。
第二天,沙心伪保长张某带2个团丁来龙山找人,说是头天下午有人看见4个外地女人,路过塅上(地名)形迹可疑,被当地一只带仔狗婆追咬,其中有一人被狗咬伤,向狗子脑山上跑了。今天特来找人,怀疑她们是红军,要把她们捉走。为了保护这四个可怜的姑娘,族长赶紧叫人把她们关在祠堂的厢房里,由族长出面与张保长交涉,说没有见过那四个姑娘。为了不让他们在此纠缠久留,族长赶忙说道:隔壁邻乡,辛苦一趟,招待不周,拿20元钱买壶酒吃,走吧。
这张保长也老奸巨猾,得寸进尺,干脆说,这不是打发叫花子吧?族长说,哪敢哪敢,又叫人再取来20元,这样族长把40元钱放到张保长手上,张保长这才带着2个伪团丁走了。张保长三人走后,族长连忙联系族人,有哪家愿意收留这四个姑娘?不到半天功夫,就分别被四户贫苦人家领回家做养女。再过半年后,她们都在此找到了爱情,分别在龙山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感谢族长的搭救之恩,各家都愿意给了族长大礼,但耿直的族长只收各家10元的救命钱。族长还要求大家千万严守秘密,要保护好这四位从福建来逃难的姑娘……
解放后,姚秀英的公开身份,是吉安吉水人,随南下红军,在瑞金入党,当妇女代表。解放后在人民公社当过妇联主席、副乡长等职务。习吉安是吉安人,在世时还没解放,从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连个正名都没有。据姚秀英后来介绍,她文化水平高,很有能力。可是因那年转移路上被狗咬伤后留下狂犬病祸根,不幸于1944年五月初四,英年早逝,但留给了同样当过红军的丈夫邱惠瑶一对儿女,传下了革命后代。周运女、陈福香为人宽厚、勤劳俭朴、一辈子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直到离世。龙山村的四个“外地人”(女红军)故事,年长一些的人都知道;龙山村民鱼水情深,保护女红军的故事还要一直传下去……
(作者:于都县高龙中小学邱建敏)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联系作者


IP属地:江西1楼2021-06-14 12: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