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奉吉三十年,太后薨,举国皆哀。
僵持已久的局面有了新的制衡点。
凤鸾殿。每日例行晨昏定省——
“最近与乌桓族的战事吃紧,端肃皇太后的丧礼也要挪用大量库银。”皇后接过掌事宫女递来的一沓厚厚的宣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本宫身为皇后,应作六宫之表率,这个月的例银就减半吧,后宫减少开支就是为前朝做贡献,诸位没有意见吧?”
沉默半响,权派的一个妃嫔干笑着打破尴尬:“皇后娘娘思虑周全,实在是我等所不及的。”
“既然皇后娘娘都做了表率,嫔妾等自然以娘娘马首是瞻。”另一个也连忙应和。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又道:“本宫的叔父,也就是礼部尚书沈雁山,跟皇上上书说,乌桓与我军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不如择一公主与乌桓和亲,也好缓解一下敌对的关系。”
话音刚落,座下都议论纷纷起来。皇后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轻咳一声以示安静。
“皇上也同意了,把这和亲的大事交于本宫负责。”她说。
贞妃捏紧了手中的帕子,心中没来由的紧张起来。
“那……皇后娘娘以为如何?”有人问道。
“本宫觉着吧……”皇后曲指轻轻敲了敲雕花扶手。“九公主、十公主年幼,文硕公主已出嫁,峋瞋公主与沈家公子已有婚约,七公主有疾,安昶公主…长相实在拿不出手。”
皇后睨着贞妃,眉目含笑:“这思来想去,好像就只有姁旿公主了。”
“这……”贞妃险些折断护甲,急急忙忙地站起来,不料却被其他权派妃嫔打断: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为了平息战事而远嫁边疆,这是要载入史册的吧?”
“对啊,哪儿像我们家安昶,啧啧,要让她去简直是丢皇上的脸面。”
“听闻乌桓族的男子个个都勇猛过人,威风堂堂,姁旿公主可真是有福气啊。”
“贞妃姐姐别这么站着啊,怕是高兴过头了吧,也是,这种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们头上呢?”
“皇后娘娘…”宠派中的一位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为贞妃说话,“皇太后刚驾鹤西去,姁旿公主又从小养在其膝下,感情深厚,按照惯例要守孝三年吧。”
“是啊,乌桓族人野蛮,又久居苦寒之地,公主金枝玉叶,直拍是吃不消…”另一位忙说。
“乌桓阴险狡诈,经常做出背信弃义的事,不如择一宫女充当公主送去。”
“皇后娘娘要三思啊。”
“够了!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皇后放下茶盏,皱紧眉头,不悦道:“我泱泱大国什么时候连个和亲的公主都找不出来了?本宫意已决,会好好为姁旿公主置办的。各位就不要再做无用功了。”
说罢,她还颇具人文关怀地问道:“贞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今太后于已逝,皇帝年迈病重,沈氏一族一家独大。现在能做的时候步步为营,事事谨慎,不要被皇后抓到把柄,才能保证琛儿的前途……
贞妃在心中飞快地想着,垂下螓首,恭敬地说道:“嫔妾无话,谨遵娘娘指令。”
看着贞妃刻意放低的姿态,皇后感受到胜利的快感。她难得找过一丝残存的良知,温声说道:“既然是要和亲,少说十年半载是回不来的了,这多时间就让她好好陪着你,尽一尽孝道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