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人生道路平淡无奇,从没有鸳鸯那样激烈的抗婚行为;她的奋斗目标若有若无,绝不会像袭人那样热衷于一个“妾”的位置;她的工作环境安静优雅,更无需做周旋于贾琏之俗和凤姐之威的平儿。
她不热衷于贾府这个名利场,她不处理复杂的社会事务,她不会为人际关系伤透脑筋,她就是一个忠诚的朋友,一个知心的姐妹,一个安分的下级。
她就是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
紫鹃,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女孩,一个性格平和的女孩,一个沉浸于药香书香的女孩。她的赤胆忠心让人忽略了她的容貌,她的宁静志远让人忘记了她的需求,她的清心寡欲让人想不起她的下落。
她的心里只有黛玉,伤感着黛玉的寄人篱下,悲哀着黛玉的婚姻无着,心痛着黛玉的爱情苦恼。她的身影只在潇湘馆里忙活,黛玉生病时去向贾母汇报,就是她全部的社交生活;宝玉闹事时去怡红院安抚,就是她外面的世界。
当然,也有鲁莽的时候,也有闯祸的时候,也有热情过火的时候,依然是为了黛玉,为了黛玉和宝玉的爱情。紫鹃的赤胆忠心和热情鲁莽集中体现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回(第五十七回)。
在宝玉的婚事上,紫鹃明知黛玉孤立无援,便嘱咐黛玉留神,收敛高傲,降下心性,结欢众人。黛玉兰心蕙质,深感紫鹃的良苦用心,虽自知事必难成,也努力改变 自己,赶着薛姨妈叫“娘”、宝钗叫“姐”,试图讨好权贵。然而黛玉的劣势已经注定,紫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道权在王夫人,情却在宝玉,情急之下,不能 不试试宝玉的情义深浅。
紫鹃的试探,仅一句玩笑话:“妹妹回苏州去”。宝玉的反应却是惊人的:眼珠发直,口角流津,手脚冰冷,失去知觉;见到紫鹃,立即拉住,死也不放;听到姓林 的,便满床乱闹,说是接黛玉的,要打出去;见到西洋自行船,也说是接黛玉的,掖到被窝里藏起来。贾府的责问更是激烈:李嬷嬷捶床捣枕,大叫“不中用了”; 袭人满面急怒,举止大变;贾母眼内出火,一见紫鹃便骂;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等自然也一拥而上。
紫鹃的试探,果真试出了宝玉对黛玉无边的深情。宝玉和紫鹃二人的一番对话,更如宝黛二人梦中的情话,感天地泣鬼神。
(宝玉)一面说,一面咬牙切齿的,又说道:“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再化成一股烟,一阵大 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一面说,一面又滚下泪来。紫鹃忙上来握他的嘴,替他擦眼泪,又忙笑解释道:“你不用着急。这原是我心里着急,才 来试你。”宝玉听了,更又诧异,问道:“你又着什么急?”紫鹃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鸳鸯袭人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偏他又 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若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 日的情长;若去,又弃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说出这话来问你。谁知你就傻闹起来。”宝玉笑道:“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告诉你 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这是紫鹃对宝玉的“情探”,是紫鹃第一次“着急”。紫鹃第二次“着急”,是在薛姨妈面前。她期望薛姨妈能做月下老人,把宝黛的红线牵牢。
薛姨妈在潇湘馆做客,不知怎么就说到要把黛玉定给宝玉为妻。紫鹃忙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笑道:“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紫鹃飞红了脸,笑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说着便转身去了。
这两出“情探”,是紫鹃的热切和忠心,却也暴露了黛玉的心思,把宝黛私情大白于天下。这给黛玉带来了更为恶劣的影响,一则黛玉失品遭人嫌弃,二则感情外露被人提防。
二人看似主仆关系,却形影不离,情同姐妹。黛玉孤标傲世,紫鹃就从容淡定;黛玉情趣高雅,紫鹃就纯洁善良;黛玉不屑于周旋,紫鹃就不会工于心计。黛玉的优点紫鹃都有,黛玉的缺点紫鹃却没有。黛玉失去宝玉,是婚姻爱情的悲剧;黛玉得到紫鹃,是友情亲情的青睐。
黛玉死后,紫鹃的结局如何?
高鄂的写法是,紫鹃继续留在贾府当丫鬟,有些红学专家则认为紫鹃跟随惜春出了家。
我喜欢后一种结局,也相信后一种结局。
她不热衷于贾府这个名利场,她不处理复杂的社会事务,她不会为人际关系伤透脑筋,她就是一个忠诚的朋友,一个知心的姐妹,一个安分的下级。
她就是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
紫鹃,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女孩,一个性格平和的女孩,一个沉浸于药香书香的女孩。她的赤胆忠心让人忽略了她的容貌,她的宁静志远让人忘记了她的需求,她的清心寡欲让人想不起她的下落。
她的心里只有黛玉,伤感着黛玉的寄人篱下,悲哀着黛玉的婚姻无着,心痛着黛玉的爱情苦恼。她的身影只在潇湘馆里忙活,黛玉生病时去向贾母汇报,就是她全部的社交生活;宝玉闹事时去怡红院安抚,就是她外面的世界。
当然,也有鲁莽的时候,也有闯祸的时候,也有热情过火的时候,依然是为了黛玉,为了黛玉和宝玉的爱情。紫鹃的赤胆忠心和热情鲁莽集中体现在《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回(第五十七回)。
在宝玉的婚事上,紫鹃明知黛玉孤立无援,便嘱咐黛玉留神,收敛高傲,降下心性,结欢众人。黛玉兰心蕙质,深感紫鹃的良苦用心,虽自知事必难成,也努力改变 自己,赶着薛姨妈叫“娘”、宝钗叫“姐”,试图讨好权贵。然而黛玉的劣势已经注定,紫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道权在王夫人,情却在宝玉,情急之下,不能 不试试宝玉的情义深浅。
紫鹃的试探,仅一句玩笑话:“妹妹回苏州去”。宝玉的反应却是惊人的:眼珠发直,口角流津,手脚冰冷,失去知觉;见到紫鹃,立即拉住,死也不放;听到姓林 的,便满床乱闹,说是接黛玉的,要打出去;见到西洋自行船,也说是接黛玉的,掖到被窝里藏起来。贾府的责问更是激烈:李嬷嬷捶床捣枕,大叫“不中用了”; 袭人满面急怒,举止大变;贾母眼内出火,一见紫鹃便骂;王夫人、薛姨妈和宝钗等自然也一拥而上。
紫鹃的试探,果真试出了宝玉对黛玉无边的深情。宝玉和紫鹃二人的一番对话,更如宝黛二人梦中的情话,感天地泣鬼神。
(宝玉)一面说,一面咬牙切齿的,又说道:“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再化成一股烟,一阵大 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一面说,一面又滚下泪来。紫鹃忙上来握他的嘴,替他擦眼泪,又忙笑解释道:“你不用着急。这原是我心里着急,才 来试你。”宝玉听了,更又诧异,问道:“你又着什么急?”紫鹃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鸳鸯袭人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偏他又 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若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 日的情长;若去,又弃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说出这话来问你。谁知你就傻闹起来。”宝玉笑道:“原来是你愁这个,所以你是傻子!从此后再别愁了,我告诉你 一句打趸儿的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这是紫鹃对宝玉的“情探”,是紫鹃第一次“着急”。紫鹃第二次“着急”,是在薛姨妈面前。她期望薛姨妈能做月下老人,把宝黛的红线牵牢。
薛姨妈在潇湘馆做客,不知怎么就说到要把黛玉定给宝玉为妻。紫鹃忙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笑道:“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紫鹃飞红了脸,笑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说着便转身去了。
这两出“情探”,是紫鹃的热切和忠心,却也暴露了黛玉的心思,把宝黛私情大白于天下。这给黛玉带来了更为恶劣的影响,一则黛玉失品遭人嫌弃,二则感情外露被人提防。
二人看似主仆关系,却形影不离,情同姐妹。黛玉孤标傲世,紫鹃就从容淡定;黛玉情趣高雅,紫鹃就纯洁善良;黛玉不屑于周旋,紫鹃就不会工于心计。黛玉的优点紫鹃都有,黛玉的缺点紫鹃却没有。黛玉失去宝玉,是婚姻爱情的悲剧;黛玉得到紫鹃,是友情亲情的青睐。
黛玉死后,紫鹃的结局如何?
高鄂的写法是,紫鹃继续留在贾府当丫鬟,有些红学专家则认为紫鹃跟随惜春出了家。
我喜欢后一种结局,也相信后一种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