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织缎裹素腰吧 关注:62贴子:6,371
  • 7回复贴,共1


1楼2021-06-22 17:33回复
    宫廷饮食文化层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文化层次,是以御膳为重心和代表的一个饮食文化层面,包括整个皇家禁苑中数以万计的庞大食者群的饮食生活,以及由国家膳食机构或以国家名义进行的饮食生活。
    《诗经》中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阶级社会中,国家就是帝王的家天下。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身居于巍峨的皇宫和瑰丽的皇家花园之中的帝王,不仅在政治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饮食的占有上也凌驾于万万人之上。因此,帝王拥有最大的物质享受。他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役使天下名厨,集聚天下美味。宫廷饮膳凭借御内最精美珍奇的上乘原料,运用当时最好的烹调条件,在悦目、福口、怡神、示尊、健身、益寿原则指导下,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精美肴馔,充分显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科技水准和文化色彩。体现了帝王饮食的富丽典雅而含蓄凝重,华贵尊荣而精细真实,程仪庄严而气势恢弘,外形美与内在美高度统一的风格,使饮食活动成了物质和精神、科学与艺术高度统一的过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并推进了中国古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总结并汲取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光辉成就,尤其宫廷筵宴规模不断扩大,烹调技艺水平不断提高,把中国古代皇室宫廷饮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叹为观止的地步。
    清宫的饮食档案,详细记载着筵宴名称、饮食人员、时间、地点、食品种类、座次排列、餐桌餐具、桌张规格、席间音乐、进餐程序,以及饮食品种来源、流水帐目、食品赏赐、赴宴衣着等项,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浩繁的史料可以使我们对清代宫廷宴有个大致了解!


    IP属地:江苏2楼2021-06-23 19:03
    回复

      一、种类繁多 名目不一
      清宫筵宴种类繁多,各有名目,并非随意举行。除了日常生活饮食之外,都有各自的目的和筵宴名称。
      我们知道,清朝是以满洲贵族集团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清入关前,其先世盛行“牛头宴”、“渔猎宴”,这些宴会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表现出强烈的渔猎生活特色。
      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在学习汉制,沿用明代宫廷宴例之时,又将本民族的筵宴形式融于其中,因而,清代宫廷宴既是中国二千余年封建宫廷宴在十七至二十世纪初叶的延续,其中又闪现着关外满洲饮宴的影子。
      清宫循明宫宴之例是逐步行之的。顺治元年皇极殿之定鼎宴,是清入关后的第一次大宴。嗣后,顺治年间又设冬至宴,大婚宴等,为了笼络知识分子,于顺天乡试揭晓次日,必宴主考以下各官及贡士于顺天府。主考各官朝服、贡士吉服入席,此为“乡试宴”,亦名为“鹿鸣宴”。为了宣扬皇帝的“恩荣”和“威仪”,尚有殿试传胪次日宴于礼部的“恩荣宴”,皇帝经筵礼成,宴于文华殿的“经筵宴”;临雍礼成,宴于礼部的“临雍宴”。如遇大军凯旋归来,必赏宴钦命大将军及从征大臣将士于京师(北京)南郊黄帐。王公大臣、钦命大将军及从征将士,皆按次为序,行酒进馔,此为凯旋宴,这是清入关前于崇德年间所创的宴例。为了鼓励和表彰儒臣翰林等官员,每当钦命编修实录、圣训之期,必在礼部赏宴总裁以下各官,到时群臣朝服预宴,行礼如仪,此为“修书宴”。专门招待文臣学士的,有每年春三月文华殿之“经筵宴”,宴后均赏“红绫饼”,这是承袭唐代之制;康熙年间,清宫宴开始有所改革,入关前之元日宴,已“改燔炙为肴羹,去银器,王以下进肴羹,筵席有差”,这些都反映了清宫宴正在逐渐汉化。
      此外,宗室筵宴、以及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皇帝“万寿”、皇后“千秋”、皇子大婚、公主下嫁等等,都要举行筵宴。每年元旦、上元、端阳、中秋、重阳、冬至、除日等节,清宫均在乾清宫等处设宴,筵宴九卿六部、满汉大臣、诸藩使节。太和殿筵宴之前,首先要在殿内宝座前设皇帝的御宴桌张,殿内再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起居注官,内外王公,额驸以及一二品文武大臣和台吉,塔布囊,伯克等人员的宴桌共105张。其次,太和殿前檐下的东西两侧,陈中和韶乐与理藩院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副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太和殿前丹殿上的御道正中,南向张一黄幕,内设反坫,反坫内预备大铜火盆俩个,上放大铁锅两口,一口准备盛肉,另一口装水备温酒。丹陛上共设宴桌43张,在这里入宴的是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大臣,内务府大臣及喜起舞,庆隆舞大臣等。再次,丹墀内设皇帝的法驾卤薄如同大朝之仪,两翼卤薄之外,各设八个蓝布幕棚,棚下设三品以下文武官员的宴桌,外国使臣的宴桌设在西班之末。太和门内檐下,东、西俩侧设丹陛大乐。
      太和殿筵宴原设宴桌210席,用羊100只,酒100瓶,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裁减宴席19席、羊18只、酒18瓶。嘉庆、道光朝以后,太和殿筵宴的桌张,根据实际情况又有所增减。
      各种宫廷筵宴(皇帝同后妃共同进膳的节日家宴除外),均作为嘉礼,写进《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遂成定制,相沿遵行。至康乾盛世,更首创中国古代社会之最大的“千叟宴”。千叟宴是清宫少有的大宴之一,这也是各种筵席种举行得最少的一种,仅康熙、乾隆两朝时举行过四次,但较其它宴会场面最盛、规模最大、准备最久、耗费最巨。


      IP属地:江苏3楼2021-06-23 19:03
      回复
        二、美食纷呈 燕乐萦绕
        一次宫廷宴,实际上就是一次人间美味的盛展。
        宫廷宴伊始,手棒着一道道佳肴妙馔的侍膳太监,从各路鱼贯而来,汇集到筵宴大殿。将美馔摆在千百张筵桌上,宛若天女散花,蔚为壮观!
        乾隆朝时,在皇帝的金龙大宴桌上,摆满汉族南北名肴和满、蒙、维、回美食。那上面,燕窝口蘑锅烧鸡,红白鸭子,鹿筋拆肉,脍银丝是汉族北方名菜;酒炖八宝鸭子,冬笋口蘑鸡,龙须馓子,苏州糕等为汉族江南菜点;鹿尾酱,烧狍肉,敖尔布哈(奶饼),塞勒卷(脊骨面食)等为满洲肴馔;额思克森,乌珠穆泌全羊,喀尔喀烧羊,西尔占(肉糜)等是蒙古名食;谷伦杞,滴非雅则,萨拉克里也等是维吾尔族名菜,粗略统计,品种竟达上千种。
        道光以后,清宫宴汉菜日渐增多,且席面上多有吉祥字样的拼摆。光绪皇帝大婚时,宴席上已见“龙凤呈祥”字样。慈禧过寿,席面上出现“万寿无疆”字样。清宫的元旦宴,席面上可见“三阳开泰”字样。有谁晓得,这些字,竟是以一丝丝莹洁名贵的燕窝拼摆而成,可谓豪华至极!
        清代,凡宫中的重大筵宴,均有音乐、歌舞助兴,以烘托气氛。譬如:每逢宫中筵宴,特别是太和殿筵宴之日,王公大臣均朝服,按朝班排立。至吉时,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礼服御殿。这时,午门上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的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皇帝升座后,乐止,院内阶下三鸣鞭,王公大臣各入本位,向皇帝行一叩礼,坐下以后,接着是一整套繁缛的进茶(此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进馔(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之章”)仪式,然后进舞。据《啸亭杂录》记述:“国家肇兴东土,旧俗所沿,有喜起、庆隆二舞。凡大宴享,选侍卫之狷捷者十人,咸一品朝服,舞于庭除,歌者豹皮褂貂帽,用国语奏歌,皆敷陈国家尤勤开创之事。乐工吹啸击鼓以和,舞者应节和拍,颇有古人起舞之意,谓之喜起舞。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庆隆舞。”在这里,“国语”系指满语,且用它来在席间歌咏舞蹈,以助其兴。
        喜起舞毕,“吹笳吹人员进殿”奏蒙古乐曲,接着掌仪司官员,“引朝鲜、回部各掷倒伎人,金川番子番童等,陈百戏”,表演杂技,这时筵宴进入高潮,然后鸣鞭奏乐,皇帝还宫,众皆出,宴毕。在宫中元旦(正月初一日)举行太和殿筵宴的次日,即正月初二日或每逢皇太后的生日寿辰时,在慈宁宫中也要举行类似的筵宴。
        清代宫中举行的各种隆重、盛大筵席上的氛围里,所显现的既有各种技艺形式的“群体功能”,更有赴宴者、预宴者之间的情感传递与交汇。它恰是“食”“艺”同律,以成“工雅”、“归真”之势的真实画面与写照。当时所呈现出的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体现了清宫筵宴中浓郁的封建文化色彩。


        IP属地:江苏4楼2021-06-23 19:03
        回复
          三、等级森严 礼节繁缛
          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在清代宫廷宴中也鲜明地体现出来。
          在森严的礼仪制度下,饮宴进餐过程十分严格有序。就位进茶,音乐起奏,展揭宴幕,举爵进酒,进馔赏赐等,都是在固定的程式中进行的。分明的封建礼仪程序,显得十分繁琐。
          根据文献记载,宫中大宴所用宴桌,式样,桌面摆设,点心,果盒,群膳、冷膳、热膳等数量,所用餐具形状名称,均有严格规制和区别。皇帝用金龙大宴桌,皇帝座位两边,分摆头桌,二桌,三桌等,左尊右卑,皇后,妃嫔或王子,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皇帝入座,出座,进汤膳,进酒膳,均有音乐伴奏;仪式十分隆重,庄严肃穆;礼节相当繁琐,处处体现君尊臣卑的“帝道”、“君道”与“官道”。
          在座次的安排上,皇帝的宝座和宴桌高踞于筵宴大殿迤北正中,亲王、阿哥、妃嫔、贵人、蒙古王公、额驸台吉等人,则依品级分列于筵宴大殿之东西两边。乾隆朝时,大殿东边的是裕新王、众阿哥和蒙古将军拉旺多尔济,西边的是庄亲王和众阿哥;舒妃、婉嫔、金贵人位于东宴桌,客妃、诚嫔、林贵人座于西宴桌。
          宴桌上的餐具和肴馔也因人而异,满洲贵族入关前就与蒙古贵族有着婚缘关系,皇太极的五个后妃皆是蒙古人氏,而且同一个姓,均为蒙古贵门之闺。因而在清代宫廷宴上,蒙古王公皆蒙一等饭菜之优遇,额驸台吉等则受次等饭菜之待。一等饭菜由御膳房制作,每桌有羊西尔占(肉糜)一碗,烧羊肉一碗,鹅一碗,奶子饭一碗,盘肉三盘,蒸食一盘,炉食一盘,螺蛳盒小菜二碟,羊肉丝汤一碗。次等饭菜由外膳房制作,菜点花样比一等饭菜略少,品种上的变化是:鹅一碗换成了奶子饭一碗,奶子饭则换成了狍子肉。
          人们常说:“旗人礼多”,这一点在清宫宴中也可看出,赴宴众人向皇帝跪叩谢恩,是清宫宴礼节繁缛的突出一例。
          一俟皇帝入座,漫无休止的跪叩即行开始。诸如皇帝赐茶,众人要跪叩;司仪授茶,众人要一叩;将茶饮毕,众人要跪叩;大臣至御前祝酒,要三跪九叩;其它如斟酒,回位,饮毕,乐舞起上等等,皆要跪叩。宴会完毕,众人要跪叩谢恩以待皇帝还宫。整个宴会,众人要跪三十三次,叩九十九回,可谓抻筋练腰劳脖颈!


          IP属地:江苏5楼2021-06-23 19:07
          回复
            四.匠厨奇累 耗费惊人
            清宫宴庞大的规模。重叠的肴馔和过长的宴时,使得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出现惊人的耗费。
            皇子娶福晋(妻子),在福晋家所设之定礼宴就需摆下饽饽桌五十张,酒宴五十席,用羊四十九只。成婚宴又要摆下饽饽桌四十张,酒宴六十席,用羊五十九只,黄酒六十瓶。
            公主下嫁,皇帝面前要设定礼宴六十席,用羊三十六只,乳酒和黄酒七十瓶。黄太后宫内也要摆下三十桌筵席,用羊十八只,备乳酒,黄酒二十瓶。
            每年殿宴蒙古王公,要设饽饽桌九十张,备酒四十瓶,兽肉五十斤。大宴还要用宴花五百枝作艺术点缀。
            清代皇帝及其皇室成员在进行筵宴时,不仅精于美食,而且重视美器,通过精美的食品和精巧的食器,来体现政治上的至尊至荣地位,以及“举世无双”的显赫权势。所用食器多为金银、玉石、象牙器皿,并由专门的工匠精工制作。瓷器,则有江西景德镇“官窑”烧造,再又专门派遣之官送到紫禁城。这些食器上一般都有专名,如“大金盘”、“青白玉无盖花盒”、“上交萨那阳开泰碗”、“双凤金碗盖”、“绿龙白竹金碗盖”、“大紫龙碟金盖”。可以说,每一件餐具都丛外形到内观,充分体现出皇家的“尊”、“荣”、“富”、“贵”、“典”、“威”等独有的气派和权势。
            宴会进行前,工匠要将筵宴大殿油饰一新,使其更加富丽堂皇。养心殿造办处的木工匠们,为大宴赶造食盒、酒盘、茶桌和菜板;铁匠们为大宴赶铸蒸锅、炒勺、连环灶;专门烧造御用瓷器的景德镇等各地官窑,为大宴赶烧五福捧寿珐琅彩等各色纹饰的盘、碟、碗、池。
            烹制佳肴所需要的原料,随着皇帝大宴旨意的下传而源源不断地从水陆运来:蒙古草原上优良的乌珠穆泌羊群,伴随着牧羊人的驼铃而淌过清水河涌进京城;金色甜美的新疆哈密瓜漫过丝绸之路,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风沙洗礼而呈进皇宫;关外的关东鸭,野鸡爪,狍鹿等来自满洲发祥地的珍食,越过天下第一关而到达京城;裹着明黄锦缎、系着大红绣带的福建、广东的金丝官燕,顺着大运河直上京都,到通州码头转抵京城;镇江鲥鱼,苏州糟鹅,金陵板鸭,金华火腿,常熟皮蛋,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各地名产,也沿着驿路贡抵京城。
            不难看出,每一次盛宴,都是一次能工巧匠展示技艺的良机;
            每一次盛宴,都是一次名品宝器的盛展;
            每一次盛宴,都是一次四海时鲜在京都的荟萃;
            每一次盛宴,都是一次御厨名师的精彩表演。
            但是,每一次的盛宴,也是清代劳动人民的一次灾难。据清宫内务府档案《御茶膳房簿册》(中国第一档案馆藏)记载,千叟宴席上的耗费是相当可观的,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一等饭菜和次等饭菜共八百桌,连同御宴,共消耗主副食品如下:白面750斤12两,白糖36斤2两,澄沙30斤五两,香油10斤2两,鸡蛋100斤,甜酱10斤,白盐5斤,绿豆粉3斤2两,江米4斗2合,山药25斤,核桃仁6斤12两,晒干枣10斤2两,香蕈5两,猪肉1700斤,菜鸭850只,菜鸡850只,肘子1700个。再据清宫内务府档案《奏销档》记载,千叟宴席每桌用玉泉酒8两,800席共用玉泉酒400斤。为举办一次千叟宴,内务府荤局还要烧用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由此可见,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为通过饮膳、饮宴活动而体现出的“官道”时,所耗费的巨大财力、物力和人力了。光绪朝时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贫苦农民因饥饿而死的竟达一百三十万人,而光绪帝的大婚宴等项开支,却耗费白银五百五十多万两!
            清代王室爱吃富春江的鲫鱼,从杭州到北京的驿道,每30里挖一个水塘,每年鲫鱼季节(春末夏初),塘边竖起旗杆,晚上点着灯笼,等候日夜兼程的贡鱼濡湿保鲜,动用快马3000多匹,民夫数千人专送。真是“金樽美酒千人血,桌上佳肴万姓膏”!
            尽管清代宫廷与节日筵宴的名目繁多,仪式繁缛,但它却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是直接服务于清代的封建统治的,也是清王朝最高统治者致力于维护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统一而采用的一个十分奏效的手段与方式。


            IP属地:江苏6楼2021-06-23 19:08
            回复
              五.宴会的名称及菜肴
              1、蒙古親潘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禦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曆代皇帝均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大福,對皇帝在宴中所例賞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類鈔*蒙人宴會之帶福還家》一文中說:“年班蒙古親王等入京,值頒賞食物,必之去,曰帶福還家。若無器皿,則以外褂兜之,平金繡蟒,往往湯汁所沾需,淋漓盡,無所惜也。
              茶臺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 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龍鳳呈祥 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瓜燒裏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 禦膳豆黃 芝麻卷 金糕 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 糖蒜 醃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臺
                膳湯一品: 龍井竹蓀
                禦菜三品: 鳳尾魚翅 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禦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禦菜三品: 八寶野鴨 佛手金卷 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 如意卷
                禦菜三品: 繡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禦菜三品: 幹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 肉未燒餅 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麅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 甜面醬
                禦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 蓮蓬豆腐 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信陽毛尖
              2、廷臣宴、
              於每年上元後一日即正月十六日舉行,是時由皇帝親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勳者參加,固興宴者榮殊。宴所設於奉三無私殿,宴時循宗室宴之禮。皆用高椅,賦詩飲酒,每歲循例舉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參加。皇帝籍此施恩來攏絡屬臣,而同時又是廷臣們功祿的一種像徵形式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 蜜餞櫻桃 蜜餞瓜條 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雙色豆糕 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 蝴蝶暇卷 薑汁魚片 五香仔鴿 糖醋荷藕
                     泡綠菜花 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禦菜五品:砂鍋煨鹿筋 雞絲銀耳 桂花魚條 八寶兔丁 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 金絲燒麥
                禦菜五品:羅漢大蝦 串炸鮮貝 蔥爆牛柳 蠔油仔雞 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禦菜五品:白扒廣肚 菊花裏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鵪鶉 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 豆沙蘋果
                禦菜三品:白扒魚唇 紅燒魚骨 蔥燒鯊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 維族烤羊肉 隨上薄餅 蔥段 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珠蘭大方
              3、萬壽宴,
              是清朝帝王的壽誕宴,也是內廷的大宴之一。後妃王公,文武百官,無不以進壽獻壽禮為榮。其間名食美饌不可勝數。如遇大壽,則慶典更為隆重盛大,系派專人專司。衣物首飾,裝潢陳設,樂舞宴飲一應俱全。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壽,於光緒十八年就頒布上諭,壽日前月餘,筵宴即已開始。僅事前江西燒造的繪有萬壽無疆字樣和吉祥喜慶圖案的各種釉彩碗、碟、盤等瓷器,就達二萬九千一百七十餘件。整個慶典耗費白銀近一千萬兩,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 雙色軟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 蜜餞紅果 蜜餞葡萄 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蓮子糕 豌豆黃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黃瓜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
                      五香醬雞 鹽水裏脊 紅油鴨子 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 蕃茄馬蹄 油燜草菇 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 萬字珊瑚白菜 壽字五香大蝦 無字鹽水牛肉 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 長春鹿鞭湯
                禦菜四品: 玉掌獻壽 明珠豆腐 首烏雞丁 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 長壽龍須面 百壽桃
                禦菜四品: 參芪燉白鳳 龍抱鳳蛋 父子同歡 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 長春卷 菊花佛手酥
                禦菜四品: 金腿燒圓魚 巧手燒雁鳶 桃仁山雞丁 蟹肉雙筍絲
                餑餑二品: 人參果 核桃酪
                禦菜四品: 松樹猴頭蘑 墨魚羹 荷葉雞 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 掛爐沙板雞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茉莉雀舌毫
              4、千叟宴,
              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的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禦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陽春園第一次舉行千人大宴,玄燁帝席賦《千叟宴》詩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於乾清宮舉行千叟宴,與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嘉慶元年正月再舉千叟宴於寧壽宮皇極殿,與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賦詩三千餘首。後人稱謂千叟宴是“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軟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餞四品:蜜餞桔子 蜜餞海棠 蜜餞香蕉 蜜餞李子
                餑餑四品:花盞龍眼 艾窩窩 果醬金糕 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 蜜汁辣黃瓜 桂花大頭菜 醬桃仁
                前菜七品:二龍戲珠 陳皮兔肉 怪味雞條 天香鮑魚 三絲瓜卷
                     蝦籽冬筍 椒油茭白
                膳湯一品:罐燜魚唇
                禦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蝦 龍鳳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黃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 什錦花籃
                禦菜五品:龍舟钁魚 滑溜貝球 醬燜鵪鶉 蠔油牛柳 川汁鴨掌
                餑餑二品:鳳尾燒麥 五彩抄手
                禦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雞脯 香麻鹿肉餅
                餑餑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餃
                燒烤二品:禦膳烤雞 烤魚扇
                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
                 鹿肉片 飛龍脯 麅子脊 山雞片
                   野豬肉 野鴨脯 魷魚卷 鮮魚肉
                   刺龍牙 大葉芹 刺五加 鮮豆苗
                膳粥一品:荷葉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5、九白宴,
              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初定蒙古外薩克等四部落時,這些部落為表示投誠忠心,每年以九白為貢,即:白駱駝一匹、白馬八匹。以此為信。蒙古部落獻貢後,皇帝高禦宴招待使臣,謂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後來道光皇帝曾為此作詩雲:四偶銀花一玉駝,西羌歲獻帝京羅.
                麗人獻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蘿軟糖
                蜜餞四品: 蜜餞龍眼 蜜餞萊陽梨 蜜餞菱角 蜜餞檳子
                餑餑四品: 糯米涼糕 芸豆卷 鴿子玻璃糕 奶油菠蘿凍
                醬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黃瓜條 甜辣乾 雪裏蕻
                前菜七品: 松鶴延年 芥茉鴨掌 麻辣鵪鶉 芝麻魚 腰果芹心 油燜鮮蘑 蜜汁蕃茄
                膳湯一品: 蛤什蟆湯
                禦菜一品: 紅燒麒麟面
                熱炒四品: 鼓板龍蟹 麻辣蹄筋 烏龍吐珠 三鮮龍鳳球
                餑餑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蘆
                禦菜一品: 金蟾玉鮑
                熱炒四品: 山珍蕨菜 鹽煎肉 香烹麅脊 湖米茭白
                餑餑二品: 黃金角 水晶梅花包
                禦菜一品: 五彩炒駝峰
                熱炒四品: 野鴨桃仁丁 爆炒魷魚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餑餑二品: 大救駕 蓮花卷
                燒烤二品: 持爐珍珠雞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蓮子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洞庭碧螺春
              6、節令宴,
              系指清宮內廷按固定的年節時令而設的筵宴。如:元日宴、元會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陽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節次定規,循例而行。滿族雖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後,在滿漢文化的交融中和統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漢族的食俗。又由於宮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規詳盡。其食風又與民俗和地區有著很大的聯系,故,臘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黃酒、重陽糕、乞巧餅、月餅等儀器在清宮中一應俱全。
                麗人獻茗:福建烏龍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軟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餞四品:蜜餞鴨梨 蜜餞小棗 蜜餞荔枝 蜜餞哈蜜杏
                餑餑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盞 鴛鴦卷
                醬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醬小椒 甜醬薑牙 醬甘螺
                前菜七品:鳳凰展翅 熊貓蟹肉 蝦籽冬筍 五絲洋粉 五香鱖魚
                     酸辣黃瓜 陳皮牛肉
                膳湯一品:罐煨山雞絲燕窩
                禦菜五品:原殼鮮鮑魚 燒鷓鴣 蕪爆散丹 雞絲豆苗 珍珠魚丸
                餑餑二品:重陽花糕 松子海羅幹
                禦菜五品:猴頭蘑扒魚翅 滑溜鴨脯 素炒鱔絲 腰果鹿丁 扒魚肚卷
                餑餑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餅
                禦菜五品:清蒸時鮮 炒時蔬 釀冬菇盒 荷葉雞 山東海參
                餑餑二品:時令點心 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持爐烤鴨 烤山雞 隨上
                     薄餅 甜面醬 蔥段 瓜條
                     蘿葡條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IP属地:江苏7楼2021-06-23 19:13
              回复
                清代前期的物价
                  一、汇兑关系
                  凡顺治至乾隆年间,银1两折算1000文,嘉庆道光年间银两折钱1200文,米麦顺治至乾隆每石(125斤)折钱1000文,嘉庆道光时折钱2000文。
                  二、粮食价格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大米每升或为7文,或为9至10文,
                  雍正、乾隆初,每升也不过10余文,
                  嘉庆十三年,江苏通州面粉1斤计价20文——(1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所以1石米就是100升米。而1升米现在重1.25斤,1石相当于现代125金。)
                  ——也就说,假如一人每月即使吃20斤左右的粮食,一人一月至少要花200文,一年至少2两4钱银子
                  三、副食价格:
                  1、肉蛋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
                  鱼价一般是每斤20文左右
                  猪肉是每斤30至35文,
                  牛肉约每斤25文
                  鸭蛋银1钱(100文)45个,
                  鸡蛋1钱(100钱)54个,
                  折合制钱百文合买鸭蛋四斤或鸡蛋四斤半,每斤约合25与22文。
                  但有的记载鸡蛋16个银4分(400文),鸭蛋60个银1钱5分(150文),
                  则鸡鸭蛋每斤均为30文左右。
                  嘉庆道光时,
                  鱼1斤25至40文,
                  猪肉1斤50-60文,少数高价有至70-80文者,
                  牛羊肉30-50文。
                  鸭蛋每个2文多,
                  熟鸡蛋一个4文,每斤应在25至50文之谱。
                  2、蔬菜
                  蔬菜价格随精细品种不同而有差别,
                  道光年间
                  黄瓜每斤2文上下,
                  白菜每斤1-3文,
                  葱每斤5文,
                  蒜台每斤8文。
                  3、水果
                  康熙时,
                  枣子每斤16至25文,
                  道光时,每斤约40文。
                  桃子6至10文1斤,
                  梨10至20文一斤,这些都是市价。
                  4、食用油
                  食油的价格,无论是北方常吃的豆油与花生油,或是南方吃的菜油(亦名清油),都与猪肉的价钱相近,
                  康熙时,每斤为30-40文,
                  道光时,上涨至70-80文。
                  5、调料
                  食盐
                  康熙时,一斤约价10文,
                  嘉庆道光时,同一资料记载,有17-30文者,但最少者每斤仅3至5文,最高达55文。酱醋
                  道光时,酱醋一斤大体与食盐一斤之价相当,即每斤20文不等。
                  ——即使一个月吃不了许多到盐,酱,蔬菜,少吃肉少用油——1个月也下不来100文,一年1两2钱银子。
                  四、纺织品:,
                  1、丝绸
                  顺治时,帛1尺18文,红绢1尺60文;
                  康熙时,潞绸1尺160文;
                  雍正时,山西绢1尺22文;
                  乾隆时,白杭绫1尺100文,
                  而嘉庆末年,则为150文,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的丝绸制品价一般在每尺50文到100之间,每匹银1两2、3钱至2两之间,
                  以当时纺织品宽幅多为60厘米算,单单一身长袍至少要21尺,即使用最便宜18文1尺的帛来做,不算手工支出,单单布料也要378钱。
                  2、棉布
                  康熙年间的红布为每尺17文,雍正时的夏布为12文一尺等
                  澄清了上述一些枝节问题以后,约略可以知道,顺治康熙时一般是每尺布10-20文之谱。也就是说即使用棉布做一身衣服,单单布料钱都要300文以上。
                  3、棉花
                  清代前期棉花的价格,徽州在康熙40至42年为每斤52文至87文多。从道光六年至十六年,直隶遵化为每斤125文
                  ————————————————
                  以一人一年三身衣裳酸(冬天一身,夏天一身,春秋一身——内衣等不算,至少要1两银子)
                  五、地价
                  这个真便宜阿!!!!!!!!!!!
                  顺冶康熙年间,由于更多的原因,地价与明初一样十分低贱,有时甚至以田送人,人且不受,上等土地每亩不过数两,康熙后期,地价略见上涨,雍正摊丁入亩,又一度下落。乾隆时,其价稳定上升,但截至末年,每亩价未有达三十两者,
                  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本朝顺治初,良田不过二三两,康熙年间,涨至四五两不等。……至乾隆初年,田价渐涨,然余五六岁时,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雨。
                  忽略……
                  六、 工价
                  雇工种类不一,有日工(有的名零工、忙工)、短工(或月工、或二月,或为季工)、长工等。
                  顺治康熙间,虽每日佣金有二至七分不等(20-70文),个别高的城市佣工甚至高达每日100文、200之多,但多数是每日佣金三至五分,即制钱30-50文。清初的月工工价有一月二钱(200文)、三钱(300文)、1两和1两8钱者,相差三五倍至十倍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各种工价与清初比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日工工价最少者为30文,最多达200文,但一般的为50文至70文,月工最少者为300文,最多达1500百文,但以800、1000文为常价,长工最少为3000文(年薪三两),最多至20吊(年薪20两),但以10吊一年者为多(10两)。城市或城郊工价高,农村低。
                  ——————————————————————
                  离乱七八糟加起来,一个人维持一个基本生活水平,一年至少要5两银子
                  以一家三口最低家庭人口来算,要维持维持最低生活要15两银子——要是四世同堂,有两个仆人,就算一品大员的俸禄银子也是不够的—— 一年才180两,
                  至于7品才45两——按照最低物价指数也只够,奉养父母,夫妻二人有两个孩子,雇一个仆人用的,外加不送礼不逢迎。
                  七、官员收入
                  1、官吏
                  《大清会典》卷二一“文职官之俸”条:“一品岁支银一百八十两,二品一百五十两,三品一百三十两,四品一百零五两,五品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四十五两,八品四十两,正九品三十三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三十一两有奇”。
                  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雍正以后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即在基本工资之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称“恩俸”;此外,“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加倍支给”,称“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公务员的工资了。
                  雍正以前清朝官员的俸禄够低的!!!!!!!!!怪不得康熙年间这么多官员借钱过活。2、宗室封爵:
                  顺治元年,始定诸王、贝子、贝勒、公俸禄。摄政王3万两,辅政王1.5万两,亲王1万两,郡王5千两,贝勒2500两,贝子1250两,镇国公、辅国公625两;顺治七年又加给禄米。后几经调整,最后确定为(一说禄米均减半):
                  亲王岁俸银 1万两,禄米 1万斛;
                  世子岁俸银 6千两,禄米 6千斛;
                  郡王岁俸银 5千两,禄米 5千斛;
                  长子岁俸银 3千两,禄米 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斛即石,一石合现在125斤


                IP属地:江苏8楼2021-07-03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