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754贴子:87,753,273
  • 8回复贴,共1

视频:林显宗《心的觉醒》(是地球人的必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4-04 13:39回复

    本来这个地球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动物,没有植物,连水都没有,因为没有水,所以一切都不存在地球上
    在无数亿万年之前,从外太空涌入大量的陨石,夹带大量的冰块冲击了地球
    因为太阳光的照射,使得冰成为水,有光有水后,于是创化了一切有形生命
    从藻类,植物,鱼类,两栖类,动物,人类,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所有一切生命的起源来自水,但是,水来自哪里?据说有个星球都是水,后来水的星球爆炸了,那些水一部分来到了地球,而我们也跟着来了,原来我们都是水,为了体验各种生命形态,我们创化了彼此,我们曾经是水,曾经是鱼,曾经是植物,曾经是动物,曾经是人类,一直到现在的你我,在所有的物种演化中,人类算是最完美的物种,如此完美的形体,并非地球演化的成品,其他的星球早就有类似的形体,尤其那颗都是水的星球,早就有人类的物种的原型,这个完美的物种却存在着许多的不完美,人类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为了体验一切的可能,在这个单纯的地球上,创造了各种不单纯的经验,在历史的时间轨迹之中,人类曾经创造建构了许多高度文明在地球上
    无论这些文明如何辉煌成就。科技如何高超,文化艺术如何精致宝贵,最终都逃不过毁灭的命运,然而摧毁这些历史文明的力量,都是源自于人类自己。人类自己辛苦的建造文明,创造科技,却总喜欢摧毁,破坏。
    然后一切再重新来过,一次又一次,不断的重新来过,不断轮回自己所设下的命运,事实上在宇宙的历史轨迹中,人类早就有玩弄几个星球的记录,是人类自己遗忘了吗?其实并不是遗忘,是来自于不愿面对,不愿面对,是对人类行为最贴切的形容词了,过往宇宙历史的真相太难面对,因此,我们真的无法忆起摧毁过几个星球,但人类在地球上创造与毁灭的记录,总还存在着刻痕,无法抹灭,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我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初到地球之时,为了求生存,我们杀害了其他物种,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为了巩固自己权势,我们形成了聚落,村镇,国家,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我们发动了战争,透过战争我们摧毁了无数葛村落,家园,甚至整个国家,乃至种族,人类所创造的武器,一件比一件更具杀伤力,更具毁灭性,从单纯的刀,剑,弓,枪,火药,大炮,飞弹,生化武器,核弹,目前人类所创造的核弹武器,总数量足以将这个地球摧毁72次以上。
    


    3楼2010-04-04 13:41
    回复

      然而近几年来,接二连三的持续发生这些重大灾难,频率高的吓人,这绝对不是大自然变化的巧合,这正是人类的意识,不断逼迫自己面对问题,面对自我内心深层的恐惧,并且从中提升蜕变,达到完全的觉悟。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时间不多了。所谓时间不多,到不是这个地球即将毁灭,或宇宙结束,是人类的时间不多了,就算人类全体毁灭,地球,太阳系及全宇宙,都依然好好的存在着,即使地球被人类糟蹋了,破坏殆尽,时间久了,地球依旧慧治愈自己,恢复原来的面貌,对地球而言,它有的是时间,但对人类而言,时间却不够,你不觉的人类近百年来,各项科技文明的发展,都只朝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压缩时间,你看越来越快的交通工具,急速的通讯实时系统,超大容量的信息运算处理,这一切的努力与发展,都是为了压缩时间,这正是人类集体意识,已觉知到时间不够了,必须赶快觉醒,因为人类这样存在的模式,已经够久了。
      人类对物欲的执着,权势的追求,名利与财富的贪婪,及各种声色的陷阱,已经让人类执迷不悟,不断的堕落,人类的意识很清楚继续下去,最终只有毁灭自己一切,才得终止,因此人类的意识,必须创化更多的灾难来警告自己,投射给自己看,好唤醒自己。
      然而可怕的是,人类这次文明的毁灭不同于以往,过去每次文明的毁灭都是局部性的,可是这次的毁灭是全球性的,因为人类目前所制造的各种武器,毁灭性的核弹,核电厂,化工污染,生化武器,排废气,水污染,全球暖化,都足以毁灭地球及人类上百次以上,人类似乎必须把自己推向绝境,逼上临界点,才会彻底的觉醒,近年来,全球各地都遭受了金融海啸的冲击,其实,这就是人类埋藏在心灵深层的恐惧,所创造出来的一个规模更大的灾难。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不仅让许多银行与财团宣布重整与倒闭,更让许多国家,许多政丨府宣布破产,千万人陷入害怕失业,资产大幅缩水,甚至处于恐惧缴不出贷款的噩梦中,过去人类一味的追求金钱财富,经济成长,物欲奢华的日子,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夕之间茹泡沫成为幻影了,这场大灾难再次证明了,金融海啸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恐惧,所造成的现象,再一次的逼自己,面对内心真正的问题,再一次的逼自己走上绝境,然后一再的历史重演,重蹈覆辙,不断的轮回。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
      


      8楼2010-04-04 13:46
      回复

        此刻在我们正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一种是继续过我们现在的日子,过着贪婪恐惧,不安焦躁,迷失在物欲之中的日子,另外一种选择是彻底的唤醒自己,改变自我,提升心的觉知,处在一个都是充满光,充满哎的世界中,事实上这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境界。
        如何开始,从自己的改变,唤醒自己开始,也许你会说,我一个人改变有什么用,全世界65亿人口,没有人改变,我个人的改变起不了任何作用,确实,想起来慧令人气馁,但我要告诉你一个观念,也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证明你一个人的改变,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一个小岛上,猴子们习惯将刚从地底挖出的地瓜,还带着泥沙就放进了嘴里食用,直到有一天,有一只猴子不小心没拿稳地瓜,地瓜滚到了小溪里,赶紧从溪水里捞起地瓜的猴子,意外的发现地瓜上的泥沙,都已经被溪水洗干净了,这只猴子张嘴一咬,才发现吃起来有多么的美味,也因此才了解到,以前所吃的那些带着泥沙的地瓜,有多么难吃,这只猴子告诉其他几只猴子这个宝贵的经验,想不到过了没多久,世界上的其他猴子,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将地瓜拿到溪水里,洗干净再事用的这个技巧,根据这样的理论探讨,要改变果必须从因改变起,而人类心灵的状态,正是一切现象的起因点,也就是一个人的改变,足以影响一千个人,那么以全世界65亿人口的比例,千分之一来计算,只要650万人口的改变与觉醒,人类全体就得以被影响,这就是量子效应,你的觉醒将可以影响千人以上,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改变,要唤醒自我,首先就是要先面对,面对内心深层的恐惧,内在的自我的觉知才会唤醒,但到底要如何面对自己,唤醒自己呢?
        在2500年前的印度,有一位觉悟的成就者,悉达多王子,人称释迦牟尼佛,他让自己觉悟的方法,足以让我们借鉴,古老的阿含经中,有明显的记载当时悉达多王子,离家之后坐在菩提树下,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自我内观,解脱了生老病死,轮回的模式,成就了自己,成为一位完全的觉悟者,这样的状态,在印度当时尊称为佛陀,当时悉达多王子坐在菩提树下,是这么问自己的,生,老,病,死,这一切只是一种循环模式,又称轮回,而这些循环模式只是果的现象罢了,那么这些循环的果之前的因,来自于什么?于是佛陀自问自答,生,老,病,死更早之前的因为何?内心的他涌现了一个答丨案给自己,那就是,续,因为有想再续的心,于是有了生,有了生,就开始了老,病,死,所以,续的心,是生老病死之前的因,于是又再问自己,那么续的更早之前的因又是什么?内心又涌出一个答丨案,那就是,取,也是想得到的心,得到了拥有之后,想在延续这种感觉,就有了续,有了续,就有了生,老,病,死,又再问自己,取的更早之前的因来自于什么?这次的答丨案,是贪爱,而贪爱更早之前的因呢?来自于感受,因为有了感受,才会有贪爱的心念,再追问下去,感受更早之前的因,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触,有了接触,才产生感受,有了感受,就起贪爱的心,于是取得,然后再延续这一切,就有了生老病死,那么触的更早之前的因又是什么?来自于识,也就是心识,心念有了分别,有了觉知的意识,有了想法及念头,然后识,心识这个想法更早之前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行,行就是因为无明相对而产生的,因为我们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我们有一个实体的我存在,认为这一切的现象,都是实体的存在,因此不断的行为变化无法安定,而造就这宇宙万有一切变化的动力。就这样,他不断的从果溯因追问到底,最后证悟了一切存在的答丨案,了脱生老病死的循环,成为一个觉悟者的人。
        参考佛陀成为觉悟者的过程后,深层沟通创始人林显宗老师,接下来将以指令引导大家去充分感受觉醒过程中的每一个想法和心念,在引导的过程里面,有一些指令慧要求各位来重复这些指令,重复的过程里面,如果你内在有些声音想表达,可以把它表达出来,不必压抑你的情绪,你会有一些情绪涌现,让他自然流露,我相信各位在引导的过程里面,应该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跟体悟。
        


        9楼2010-04-04 13:46
        回复

          重复完上述各种自我觉醒的指令之后,我相信各位,会有不一样的领悟跟感受,就算没有任何的感受。也不必担心,这代表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生活的体验跟经历,那么就让自己,好好从生活当中去体验跟经历吧。
          虽然人类透过战争,污染等种种方式毁灭地球,但人类其实是可以透过提升与改变。创造一个更美丽的地球。种种的现象已经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末日之说绝对存在,人类的整体意识正急迫的想唤醒自己。这个当下,就是人类该抉择的时间点了。不要忘了一百只猴子理论的故事。先面对自己,先唤醒自己,我们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一个末日的抉择,那就是面对与觉醒。
          先面对自己,
          先唤醒自己。
          当你觉醒了,
          你会看到,
          更多的我还在沉睡当中,
          你就可以了解
          我此刻的心怀急迫的心了。
          这部影片算是我谦卑的献给
          全人类以及这个宇宙最微薄的礼物了,
          请各位永远记住
          无论人类全体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我们都要尊重所有的选择
          只是永远别忘了。
          不管后来你人存在于哪里
          在宇宙的任何角落中,
          只要你记住心中那道光
          永远的记住,
          我们总可以凭借
          这道光找到彼此。
          找到回家的路
          回家吧。
          我们感恩过去
          在这个星球间呈现的一切。
          战争,饥荒,动丨乱,贫穷,疾病
          恐惧,无明等所有的现象
          从战争中,我们体验了宽恕
          从饥荒中,我们体验了祝福
          从动丨乱中,我们感受了宁静
          从恐惧中,我们明白了面对。
          从疾病中,我们了解了健康。
          从无明中,我们体悟了智慧。
          我们深深的感恩这一切的示现。
          让人类得以体验
          经历并学习
          领悟 成长
          在此时空交会的时间里,
          我们用光送走这一切的现象,
          而我们将选择一个全新的体验
          这个地球已经充满了光。
          充满了爱。
          我们都已经拥有丰富的物质,
          我们都已经拥有健康的身体。
          我们都已经拥有觉醒的心灵。
          我们都已经拥有和平的社会。
          我们都已经拥有无上的智慧。
          我们在此感恩
          这一切的拥有与存在
          体悟更高层次的光与智慧。
          感谢,感谢
          再感谢。
          林显宗  
          原著 监制  
          


          11楼2010-04-04 13:47
          回复
            这是为什么呢?


            12楼2010-04-04 14:36
            回复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是否问过自己这句话
              我从哪里来,是否问过父母亲
              是否问过天上的星星,我从哪里来,我到底来自哪里
              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为什么存在这里,我为什么存在这里,我为什么存在这里,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
              我为什么来这个地球,我为什么来这个地球,
              我来这地球的目的是什么?我来这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13楼2010-04-04 15:01
              回复
                申请加为精品。


                14楼2010-04-04 17:21
                回复
                  谢谢你的分享,你的爱心将有缘人包围


                  15楼2010-05-19 15: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