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宫元辰宫吧 关注:22贴子:303
  • 11回复贴,共1

中国十大具有仙气的道教名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西镇奇观”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据学者研究,甘肃东部的平凉、天水是上古三皇诞生之地,又是女娲、夸父的诞生地,文化极为久远深厚。因此,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其功业成就之后西巡疆界,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在崆峒山隐居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这在《庄子·在宥》篇中有详细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1楼2021-06-24 09:26回复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相传明成祖朱棣心慕武当道士张三丰,寻而不得,为恭候张三丰到来而建武当山。成祖登上皇位后的第十年,开始了大规模建造武当山道教官观的工程,每日役使军民工匠达二十余万人,花费了上百万两白银,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庞大的道教官观建筑群,特别于天柱峰顶冶铜为殿,并饰以黄金,以供奉玄武神像,并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视之为五岳之冠。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在总体规划上明显体现了道教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明成祖兴工创建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根据山岳地势的特点和道教信仰的需要,下令依山而建不破坏武当山本身的一草一木,在修建武当山道教宫、观、庵、庙和道路、桥梁时,非常注意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其设计布局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涧的奇峭幽邃,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和规格的大小都布置的恰到好处,是建筑物与周围的地形、林木、岩石、溪流有机的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在整体规化上明显体现了道教尊神玄武上帝在武当山修道成仙、功成飞升的神话。明成祖根据玄帝升真事迹在武当山营建一整套宫观庵庙,敕建五大宫中,五龙、紫霄、南岩皆是道经所言玄帝修炼之地。


    2楼2021-06-24 09:27
    回复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名为“宝仙九室之洞天”。青城山自古有道风仙气,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福宫以纪念。迄今山中还保存有“访宁桥”、“轩皇台”、“黄帝祠”等述其传说的旧迹。青城山道教源远流长。自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以来,山中仙迹不绝。三国时李阿居青城山修道,辟谷养生,号称“八百岁公”。魏晋时期,青城山有著名道士范长生。他博学多才,深谙天文术数,是当时天师道首领。


      3楼2021-06-24 09:27
      回复
        道教宫观建筑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实践。从“道法自然”出发,青城山的建筑都依山取势,灵活布局,在隐、藏、幽、奇上下功夫,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从山麓至峰顶,栈道、丹梯、石桥时相勾连,亭阁、牌坊星罗棋布于游山道上。亭阁的建造随景而设,建筑多取材自然,不假雕饰,枯树柱,树皮瓦,竹木栏,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朴实幽致。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11座,常住道士150多人。著名宫观有建福宫、天师洞(古常道观)、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4楼2021-06-24 09:28
        回复
          三亚大小洞天景区与重阳节的关联渊源流长,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九九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寓意“步步登高,奋发向上”。自宋代周康、毛奎在大小洞天开山辟景后,从那时起,大小洞天就成了登高怀秋的胜地。重阳之日,历代官贾百姓于此登高望远,抒怀铭志,写下了不少赞美海山奇观的诗文。
          其实,重阳节也是一个深受道教影响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现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三亚大小洞天是一个以道家文化为核心主题的景区,这与重阳登高的历史渊源不谋而合。可以说,到大小洞天登高怀秋,不仅传承了传统人文文化,更能让现代人充分领会到重阳节的深刻内涵。而大小洞天景区内天然生长着近万株的野生“不老松”树,这些“不老松”树生命力极强,上千年树龄的就有近百棵,这与重阳节追求的健康长寿寄寓息息相关。景区内有仙翁寿石,此“寿”字为陈抟所书,高2.15米。陈抟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神仙道士,史称“陈抟老祖”。


          5楼2021-06-24 09:29
          回复
            崂山,是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崂山山区内尚存道观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通真宫、华楼宫、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百福庵、大崂观和太和观。其中,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太平宫皆修葺一新,成为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崂山景观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可以看到两种景色: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6楼2021-06-24 09:29
            回复
              丫髻山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店乡(距北京91公里),因山颠两块巨石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丫髻,因此得名丫髻山。有传说王母娘娘大摆蟠桃宴会,命仙童献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壶,琼浆洒落人间,成了山下的错河。王母大怒,将仙童赶下凡间,化做丫髻山峰。唐朝即有道士在山上结庐修炼,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道教圣地。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清朝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也多次在此题字赋诗。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道教座庙宇形成巍峨的建筑群,成为“京都名胜大观”。
              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不断翻修、扩建,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辉煌,香火旺盛,是京东最有名的古刹。近年集资重修了碧霞元君祠和金身塑像,恢复了第年农历四月初旬的庙会。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三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丫髻山双峰高耸,玲珑石林,磐石御坐,林木茂盛,鸟雀繁多。春、夏、秋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山色秀美,鸟语花香,袅袅香火、晨钟暮鼓、使游人倍感道家千年古观之恬静。


              7楼2021-06-24 09:29
              回复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3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西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老君山有2000多年道教文化历史,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现存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
                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


                8楼2021-06-24 09:30
                回复
                  楼观台,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边,东距西安约7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美称。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即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相传秦始皇在观南建清庙,亲来求拜神仙;东汉之后,老子被依托为道教开山祖师,楼观台由此成为道教祖庭;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大多集中在这里,并形成了著名的“楼观派”;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祖宗,亲来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宗圣宫”为“宗圣观”,并扩建规模。一时间,这里殿宇豪华,道士众多,盛极一时。
                  另外,这里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十里瀑声”的野牛河飞瀑,“仰首一线天”的四十里峡,“可观黄河日出,能看行云雾海;风鸣林啸,五月飞雪”的首阳山以及溶洞、风井、石林带等。而且,这里森林繁茂,山清水秀,有一种“古、秀、幽、静”的绝妙意境,与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


                  9楼2021-06-24 09:30
                  回复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10楼2021-06-24 09:30
                    回复
                      华山,为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道教称其为第四小洞天,其神名为西岳金天顺圣帝。道教遗迹有相传为谭紫霄、马丹阳、刘海蟾、邱处机修炼处的四仙庵。著名道士陈抟亦隐居于此山。还有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等3个全国道教理点宫观。


                      11楼2021-06-24 09:31
                      回复
                        元辰宫是?点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03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