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夏秋冬四季连理回文诗》
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仿效我的偶像之一,清初才女吴绛雪的传世名诗.
吴绛雪原作是: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我花了两个小时,效颦而作:
《春》诗:絮飘芳尘春飞缕落花雨
《夏》诗:心荷晓露夏云清幽蝉鸣
《秋》诗:黄叶秋霜凋碧廊夜风凉
《冬》诗:月寒冬梅晴天雪映孤阙
《春》 絮飘芳尘春飞缕,尘春飞缕落花雨。雨花落缕飞春尘,缕飞春尘芳飘絮。
《夏》 心荷晓露夏云清,露夏云清幽蝉鸣。鸣蝉幽清云夏露,清云夏露晓荷心。
《秋》 黄叶秋霜凋碧廊,霜凋碧廊夜风凉。凉风夜廊碧凋霜,廊碧凋霜秋叶黄。
《冬》 月寒冬梅晴天雪,梅晴天雪映孤阙。阙孤映雪天晴梅,雪天晴梅冬寒月。
史书上并没有写明白吴绛雪动手写那篇千古名诗时,耗费多少时辰,不过想来也是才思敏捷,胜我百倍的。而且吴才女原诗流芳百世,是在前朝回文体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格调新颖,词句雅丽,从这点上来说,我毕竟是步人后尘的。不过输给我所终身敬慕的前朝才女,余有荣焉。
二
连环诗是一种类似于回文诗的杂体诗,精心地选择一组字,反复连环回文,便可得到一首或数首诗词。如清人吴绛雪就有十字回文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月明”,但只能连环回文而组成一首七绝。南京诗人单人耘先生却另创了一种十三字的连环诗,可以形成七言、五言、四言诗和十六字令等。虽是游戏文章,却也颇多情趣。 单人耘先生原作为:
藕池风露挹酣红醉野翁吟不尽
七言:藕池风露挹酣红,
露挹酣红醉野翁,
红醉野翁吟不尽,
翁吟不尽藕池风。
五言:风露挹酣红,
酣红醉野翁,
野翁吟不尽,
不尽藕池风。
四言:露挹酣红,
红醉野翁,
翁吟不尽,
尽藕池风。
十六字令:
风,
露挹酣红醉野翁,
吟不尽,
藕池风
我不自量力,效颦而作:
玉笙寒梦雨如绵柳飞烟云湖翠
七言:
玉笙寒梦雨如绵,
梦雨如绵柳飞烟。
绵柳飞烟云湖翠
烟云湖翠玉笙寒。
五言:
寒梦雨如绵,
如绵柳飞烟。
飞烟云湖翠,
湖翠玉笙寒。
四言:
梦雨如绵,
绵柳飞烟。
烟云湖翠,
翠玉笙寒。
十六字令:
寒
梦雨如绵柳飞烟,
云湖翠,
玉笙寒。
自创读法:(名曰:“倒印三潭”)
玉笙寒,
寒梦雨如绵,
绵柳飞烟云湖翠。
寒笙玉,
绵如雨梦寒,
翠湖云烟飞柳绵。
三
单人耘先生曾写有一首十三字的辘轳诗:
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一痕秋。
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一痕秋。
反吟(七言):
秋痕一卷半帘楼,卷半帘楼画上钩。
楼画上钩如曲月,月曲如钩一痕秋。
该诗除解读为七言绝句外,尚有下列诗体形式:
五言回文诗:
秋月曲如钩,如钩上画楼。
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四言回文诗:
月曲如钩,钩上画楼。
楼帘半卷,卷一痕秋。
三言诗:
月,
曲如钩,上画楼。
帘半卷,一痕秋。
十六字令:
秋,
月曲如钩上画楼。
帘半卷,
半卷一痕秋。
我不自量力,效颦而作:
水碧如镜,月色新,竹摇影,晚风清
七言:
晚风清水碧如镜,
清水如镜月色新。
镜月色新竹摇影,
新竹摇影晚风清。
反吟(七言)
清风晚影摇竹新,
影摇竹新色月镜。
新色月镜如碧水,
水碧如镜晚风清。
五言: 清水碧如镜,
如镜月色新。
色新竹摇影,
摇影晚风清。
四言: 水碧如镜,
镜月色新。
新竹摇影,
影晚风清。
三言:
水,
碧如镜,月色新,
竹摇影,晚风清。
十六字令:
清,
水碧如镜月色新,
竹摇影,
摇影晚风清。
(以上三首皆作于2007年8月,于2007年10月19日收入百度空间)
今天突然心血来潮,想仿效我的偶像之一,清初才女吴绛雪的传世名诗.
吴绛雪原作是:
《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香。
《秋》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我花了两个小时,效颦而作:
《春》诗:絮飘芳尘春飞缕落花雨
《夏》诗:心荷晓露夏云清幽蝉鸣
《秋》诗:黄叶秋霜凋碧廊夜风凉
《冬》诗:月寒冬梅晴天雪映孤阙
《春》 絮飘芳尘春飞缕,尘春飞缕落花雨。雨花落缕飞春尘,缕飞春尘芳飘絮。
《夏》 心荷晓露夏云清,露夏云清幽蝉鸣。鸣蝉幽清云夏露,清云夏露晓荷心。
《秋》 黄叶秋霜凋碧廊,霜凋碧廊夜风凉。凉风夜廊碧凋霜,廊碧凋霜秋叶黄。
《冬》 月寒冬梅晴天雪,梅晴天雪映孤阙。阙孤映雪天晴梅,雪天晴梅冬寒月。
史书上并没有写明白吴绛雪动手写那篇千古名诗时,耗费多少时辰,不过想来也是才思敏捷,胜我百倍的。而且吴才女原诗流芳百世,是在前朝回文体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格调新颖,词句雅丽,从这点上来说,我毕竟是步人后尘的。不过输给我所终身敬慕的前朝才女,余有荣焉。
二
连环诗是一种类似于回文诗的杂体诗,精心地选择一组字,反复连环回文,便可得到一首或数首诗词。如清人吴绛雪就有十字回文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月明”,但只能连环回文而组成一首七绝。南京诗人单人耘先生却另创了一种十三字的连环诗,可以形成七言、五言、四言诗和十六字令等。虽是游戏文章,却也颇多情趣。 单人耘先生原作为:
藕池风露挹酣红醉野翁吟不尽
七言:藕池风露挹酣红,
露挹酣红醉野翁,
红醉野翁吟不尽,
翁吟不尽藕池风。
五言:风露挹酣红,
酣红醉野翁,
野翁吟不尽,
不尽藕池风。
四言:露挹酣红,
红醉野翁,
翁吟不尽,
尽藕池风。
十六字令:
风,
露挹酣红醉野翁,
吟不尽,
藕池风
我不自量力,效颦而作:
玉笙寒梦雨如绵柳飞烟云湖翠
七言:
玉笙寒梦雨如绵,
梦雨如绵柳飞烟。
绵柳飞烟云湖翠
烟云湖翠玉笙寒。
五言:
寒梦雨如绵,
如绵柳飞烟。
飞烟云湖翠,
湖翠玉笙寒。
四言:
梦雨如绵,
绵柳飞烟。
烟云湖翠,
翠玉笙寒。
十六字令:
寒
梦雨如绵柳飞烟,
云湖翠,
玉笙寒。
自创读法:(名曰:“倒印三潭”)
玉笙寒,
寒梦雨如绵,
绵柳飞烟云湖翠。
寒笙玉,
绵如雨梦寒,
翠湖云烟飞柳绵。
三
单人耘先生曾写有一首十三字的辘轳诗:
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一痕秋。
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一痕秋。
反吟(七言):
秋痕一卷半帘楼,卷半帘楼画上钩。
楼画上钩如曲月,月曲如钩一痕秋。
该诗除解读为七言绝句外,尚有下列诗体形式:
五言回文诗:
秋月曲如钩,如钩上画楼。
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四言回文诗:
月曲如钩,钩上画楼。
楼帘半卷,卷一痕秋。
三言诗:
月,
曲如钩,上画楼。
帘半卷,一痕秋。
十六字令:
秋,
月曲如钩上画楼。
帘半卷,
半卷一痕秋。
我不自量力,效颦而作:
水碧如镜,月色新,竹摇影,晚风清
七言:
晚风清水碧如镜,
清水如镜月色新。
镜月色新竹摇影,
新竹摇影晚风清。
反吟(七言)
清风晚影摇竹新,
影摇竹新色月镜。
新色月镜如碧水,
水碧如镜晚风清。
五言: 清水碧如镜,
如镜月色新。
色新竹摇影,
摇影晚风清。
四言: 水碧如镜,
镜月色新。
新竹摇影,
影晚风清。
三言:
水,
碧如镜,月色新,
竹摇影,晚风清。
十六字令:
清,
水碧如镜月色新,
竹摇影,
摇影晚风清。
(以上三首皆作于2007年8月,于2007年10月19日收入百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