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花吧 关注:56贴子:1,896
  • 3回复贴,共1

(百度空间旧文)《广寒词》(集锦诗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寒词》
披离翠盖无全叶,零落红衣冷半池,
秋风秋雨任憔悴,苦心结子有谁知?
桂魄初生秋露浓,轻罗已薄未更衣。可怜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不忍归!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弦丝欲诉生平事,纤指但将幽恨传。烟笼中庭秋水慢,云迷玉柱斜飞雁。水泉冷咽鲛绡透,明月清辉玉臂寒。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可怜曲终人不见,柔肠寸断不堪弹。
……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纷纷坠叶飘香砌,真珠帘卷玉楼空。天阶月色凉如水,云母屏风烛影深。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昔日黄金白玉台,如今但见青松在。已见松柏摧为薪,又闻桑田变沧海。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亦稀。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雨修修。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拂石坐来衣带冷,杜宇声声不忍闻⑴。复展鸾绡翩翩去⑵,金屋无人见泪痕。起舞徘徊弄清影,此时何似在人间。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舞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来双去君不见。君不见!既成蝴蝶甘同梦,怎学鸳鸯又学仙?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伤心一朝身便死,是非终究欠分明。青衫痕渍隔年泪,绛烛还留未死灰。楚峡一道隔云雨,明月从此是两乡。
世事茫茫如大海,人生何处不风波?镜中花影波中月,假假真真辩不清。苦心频奏《昭君怨》⑶,世俗谁解长门恨⑷。悲愤莫白上官女⑸,韦后逍遥慈宁宫⑹。当时只受声名累,死别生离哪堪论?经年应悔偷灵药,悔不曾,落花尤如坠楼人。乘风归去白云飞⑺,而今无人信高洁,西南空羡鸳鸯冢⑻。沧海月明珠有泪,不堪玄鬓白头吟。曾记汉武念故人⑼,曾记明皇高唐梦⑽。未央殿返李姬魂⑾,月窟输却黄土陇⑿。玉环重托钗盒盟⒀,广寒不如蕊珠宫⒁。玉鉴琼田三万顷,明河澄澈孤光影。碧海青天夜夜心,一片冰心在玉壶。柳锁莺魂深深处,情捣泪珠自相赎⒂。藏在蟾宫不敢出?烟波目断忍回眸。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魂欲消,长空黯淡连芳草,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亦老,晓风干,泪痕残,欲语斜栏笺心事⒃,一片片⒄,片片愁云无从数⒅。无从数⒆!太行之路能摧车,比作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比作人心是安流。妾如流星君如月,夜夜流辉相皎洁。
`````````````````````````````````````````````````````
注:屈原《天问>有云:浞娶纯狐,眩妻爰谋。我因辩之:罪岂姮娥,罪在人间。
“苦心频奏昭君怨”:借昭君出塞典故,喻有去无回。
“悲愤莫白上官女,韦后逍遥慈宁宫”两句:
  借喻,典出《资治通鉴》。唐中宗时,后宫韦皇后串通情夫武承嗣,女儿安乐公主,以毒饼弑杀中宗。当时,身为侄子的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带兵入宫,平定这一场惊天浩劫。这一夺宫之争中,牺牲牵连了很多无辜的太监宫女。处死名单中包括中国历史上唐朝最最出名的一代才女--武则天时期的女官上官婉儿,唐中宗时她被封为中宗的昭仪,名位仅次于皇后。真实的史籍上写明,她并不是无辜的,她与武氏兄弟也并不是那么清白,她也一个自觉自愿地加入到这场弑君阴谋的伙同份子之一,所以李隆基后来将她一并拿下,处以死刑,对她来说,死得并不算冤。我这里不过借用这个典故,在真实史料基础上稍作改动,以为已用罢了,抛开上官婉儿罪有应得不说,只从她是从属地位,当时的皇后与人私通,谋君陷害无辜这些事实上来说,与屈原《天问》中表述的上古时的嫦娥的传说,(即也是妾的地位,也是正妻与大臣私通,谋夫夺权,情节上大同小异。)而“慈宁宫”一词,是我故意用的。其实无论上古也好,唐朝宫殿也好,都没这个宫名,这个宫的名称是明清紫禁城后宫中的。我这里只是要借“慈宁”二字,以表讽刺,抒不平之气。从古到今,多少无辜的受尽冤屈,为世人所误解唾骂,有罪的反倒安享太平,慈和安宁地度过百年长春!
本诗初稿于1994年6月,定稿于2000年10月。全文121句,815字,如果没弄错的话,可能是从古至今最长一篇集锦诗了。比集锦诗诗体世传历史最长的记录,即王安石两篇<九华山>相加,字数上还差我16个字。只是因为是叙事,不比前人纯粹写景,这么长,不可能做到字字皆出古人。所以全篇121句中,有102句,是纯粹前人之句。或在前人的原句基础上作很小的更改,占全部84%。自创的只有19句,分散在篇幅各处,占全篇16%(我已在文中用数字标示)
2008-06-29收于百度空间
今日搬移此处,略看几句,只觉语句衔接得不够自然,甚至给人以无病呻吟感。韵律转换也不舒服。总之一堆缺点。


IP属地:上海1楼2021-07-02 14:41回复
    另外:本次搬运顺序,原是按我百度空间写文前后顺序搬运的,无奈评《天雨花》大段章节中不时被百度以“敏感字眼”系统删帖或吞帖。也罢。反正《天雨花》现在原著流传于世,读者尽可捡阅。而我的这部,有谁想看的话,我直接打包发文档去邮件好了,也省得一个个帖子发,费力费时也就算了,还得过百度的关卡,经常被拒绝。
    还是深为可惜当初百度空间改版时,吞了文章下面大量评论区几位网友的交流文字。殊为遗憾!


    IP属地:上海2楼2021-07-02 14: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