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将吧 关注:1,390贴子:10,507

【大汉双壁】大汉第一将——卫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4-06 13:37回复
    曾是大汉帝国的青山白玉柱,驾海紫金梁,死后雄风犹存,在冥国之中守护着汉王朝的百年基业……王侯将相,归于尘土,掩盖不了千秋功业、千秋声名。这就是大汉帝国第一将军卫青。
    卫青档案
         姓名: 卫青 又字: 仲卿
         年代: 汉代 民族: 汉族
         出生: 不详 卒年: 公元前106年
         特点: 善骑射 谦虚谨慎 礼贤下士
         战神身世: 出身卑微,由于私生子身份从小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悲惨中度过了童年。成人后成为公主府中的家奴。
         相关人物: 汉武帝 霍去病 匈奴
         主要事件:1. 汉武帝元光五年,率军奔袭匈奴右贤王部,乘夜突然袭击,歼1.5万人,升任大将军。
         2.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武帝毅然决定,拜卫青为车骑将军。
         3.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率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廷”。
         震撼声音:“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之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2楼2010-04-06 13: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三节 河、漠二战,扭转局面  
           卫青率领的汉军收复了河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为此,当卫青凯旋而归之时汉武帝破格提升卫青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的统帅。  
           新任大将军的卫青又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并在这次和匈奴的战斗中带出了汉朝另一位抗匈的名将霍去病。  
           迂回侧击 控制河套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骑兵又侵入上谷、渔阳,杀掠吏民数千人。西汉和匈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汉武帝决定用全力收复河南地,以消除匈奴的威胁。西汉的河南地,即今黄河河套地区,这里水草丰美,宜于农牧,其地又临近西汉首都长安,无论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这次战争是西汉对匈奴发起的第一次战略进攻,在战争指导上,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了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避实击虚的战法,而这次重大军事决策的执行,又落到了卫青身上。  
           战前卫青仔细分析了当时情况,认为要是直接从长安正面攻打盘踞河南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他们势必会退至石门水(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昆都沦沟)、高阙(今内蒙古彦淖尔盟杭锦后旗)两个山口,凭险据守,北面还有单于王廷和右贤王为后盾。  
           因此,卫青率领4万大军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石水门和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廷的联系。  
           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歼敌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战后,卫青因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  
           筑城设郡 打下根基  
           除了在河套设立了朔方郡,又把秦朝时候蒙恬沿河修筑的旧长城加以修缮,作为屏障,进行固守。汉武帝还下诏招募百姓10万人到河套地区去屯垦备边。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汉朝对匈奴的防御。  
           卫青连续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初步摸索总结出在陌生的领域对付作风强悍且具有高机动性优势敌军的一些作战方式,或许卫青幼时的放牧经历对其在草原中寻觅敌人的踪迹不无裨益,否则无法解释为何连续在茫茫草原中觅得匈奴人的踪迹,这在当时的条件来看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是战后,夺得黄河以南的朔方地,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这一带水草肥美,曾是匈奴人的理想牧场。军事作战的胜利,不仅在军事上给匈奴严厉的打击,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了匈奴当头一棒。汉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在这里修建了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10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  
           这样,不仅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同时也建立起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可以说,卫青此战为汉朝此后的一系列胜利打下了根基。  
      漠南之战 拜大将军  
           丢失了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使匈奴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大损失。掠夺成性的匈奴贵族,并不甘心于河南作战的失败。从元朔三年(前126年)到元狩元年(前122年)的五年间,匈奴右贤王不断地从代郡、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入侵,但这些图谋都在汉廷的坚决反击下破产了。  
           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分兵大举侵入代郡、定襄、上郡,杀掠了几千人。第二年春天,汉朝派卫青统领六将军,带领十余万人,从新根据地朔方进行反攻。  
           “青将3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卫青这次采用夜袭的手段,命令部队马不停蹄,兵不卸甲,长途出塞600余里,出其不意,闪击匈奴右贤王部。  
      


      5楼2010-04-06 13:41
      回复
        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正在帐中拥着美妾,畅饮美酒。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仓惶中忙把美妾抱上马,带了几百壮骑,突出重围,向北逃去。汉朝轻骑校尉郭成等向北追赶了几百里,俘获匈奴裨王(小王)10余人,男女15000人,牲畜数10万头。汉军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当汉军回到边关的时候,汉武帝派使者捧着印信,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户,所有将领都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拼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
             卫青将荣誉归功于皇帝和诸将士,此举让他在皇帝面前和将士中树立了同甘共苦的形象,也是卫青之所以为一代名将的重要依据。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将领。
             挥师再战 解除侵犯
             漠南战役最大的成就是,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形成分而制之的战略局面。同时,解决了以往汉军无法深入塞外作战的问题,史书没有明确卫青采用了什么战术,但从战役过程和结果来看,可以说汉军在战术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开始有了骑兵大兵团高机动性的大迂回、大纵深作战的初步概念,卫青为大汉铁骑的形成可谓居功至伟。
             此后不久,匈奴又于同年秋天,出动骑兵万人侵入代郡,大肆杀掠。汉武帝为了进一步打击匈奴主力,巩固边防,于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令大将军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等六将军,率领10万余骑,由定襄北进数百里,歼灭匈奴军数千人。
             这一战役,卫青的外甥、年仅18岁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也率领八百精骑,初次参战,在  
             战斗中冲锋陷阵,获得歼敌2000余人的辉煌战果。接着全军返回定襄、云中、雁门,经过短期休整,又在四月里再出定襄,击歼匈奴军万余人。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以后的几年里,汉军在河西(今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峡谷地带,也称“河西走廊”)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就使得汉朝西部边境的防御有了保障,从而为全面解除匈奴的侵犯创造了有利条件。
        


        6楼2010-04-06 13:41
        回复
          第四节 深入大漠,“漠南无王廷”   
               卫青最被人熟悉的战例是漠北大决战,可以说这是一场把他的智慧与勇气发挥到极至的战斗,在战斗中不仅体现了他谨慎小心的作风,更体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超乎寻常的果敢。   
               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卫青制定了固守的战略,以坚固的战车防御抵挡匈奴骑兵的冲击。而当黄沙突起的时候,卫青却展现了他少有的果断一面,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命令主力部队迅速进攻,在匈奴阵脚已乱的情况下发动突袭,终使得匈奴全军溃败。   
               漠北决战歼灭匈奴军三万多人,俘获匈奴数万,取得了堪称是汉匈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从此,汉朝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主动权,匈奴则退缩在大沙漠以北,再也无力发动南侵。   
               进军漠北 逐走单于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一方面采取整理币制,盐铁专卖,加重商税等措施,以解决战时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乘匈奴新败势孤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深入打击其主力。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召集诸将会议,宣布进军漠北的决策说:“赵信为单于献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沙漠)轻留,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他利用赵信的错误判断,因势利导,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歼灭匈奴主力的作战指导方案。   
               随即集中兵力,组成两个大的骑兵集团,令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分为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卫青指挥的西路军,以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李广为前将军,曹襄为后将军,皆归卫青指挥。   
               这次进军是准备在沙漠地区与匈奴主力决战,因而大量人马的物资供应和军需品的运输补给,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汉武帝特别组织了随军运载私人行李的马匹14万匹,并以步兵数十万人,为大军丨转运辎重粮草,从而保障了这次深入作战的需要。   
               西汉大军原拟由定襄北进,并由霍去病专力对付单于。但在进军途中,捕得匈奴俘虏,得知单于驻地所在,于是又改变计划,命霍去病单独率领一支人马从代郡出击,卫青仍按原计划出定襄。卫青考虑到前将军李广年纪已高,就没让他担任先锋,而是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东面迂回策应。   
               卫青自己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兵,直插匈奴单于驻地。此时,匈奴方面赵信向伊稚斜单于建议:“汉军不知道厉害,竟打算穿过沙漠。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俘虏他们。”于是下令所有的粮草辎重,再次向北转移,而把精锐部队埋伏在沙漠北边。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跨过大沙漠,与严阵以待的匈奴军遭遇了。卫青临危不惧,敏锐的识破了对手的用心,命令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迅速环绕成一个坚固的阵地,然后派出五千骑兵向敌阵发起冲击。匈奴也不敢大意,以一万骑兵来迎击,开始的时候双方都很谨慎。   
               但匈奴的冲击力习惯性的将战斗引入乱战的局面,战场呈现胶着状态,此时战局正悄然向有利于汉军的方向发展。由于卫青事先构筑了坚实的防线,匈奴的中线突击没能冲破汉军的防线,随着时间的延长,匈奴军逐渐进入了汉军的口袋,汉军的中线部队开始收缩,有意将匈奴引入口袋中。   
               战斗持续到了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在沙漠中对面不相见,局面一度陷入混乱。卫青却能处变不惊,敏锐的感知到反攻的时机到了,下令早已待命的两翼骑兵部队突进,对敌完成合围。匈奴的军队在汉军侧翼的打击下终于崩溃,单于看到汉军人数众多,士气旺盛,知道无法取胜,慌忙骑上快马,率领精壮骑兵数百人,向西北方向突围逃去。   
               卫青发现单于逃走,立刻派出轻骑连夜追赶,匈奴人马纷纷溃散。汉军追赶了两百多里,虽然没有找到单于的踪迹,却俘虏匈奴官兵19000人。卫青率领大军一直挺进到寘(田)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匈奴兵已经逃空,城里贮存了不少粮草。大军在那里停留了一天,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然后奏凯而还。   
               在《正说两汉四百年》一书中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了卫青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在战争中,卫青突出的个人能力和沉着坚毅的指挥,给了将士们以极大的鼓舞,恰恰激发了士兵的作战能力,从而弥补了兵力上的不足。卫青正面的拼杀为两翼的迂回包抄赢得了时间。匈奴溃败时,卫青又乘胜追击,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并焚毁其粮库,给匈奴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一次堪称完美的决战。   
               另一路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出代郡后,北进两千余里,渡过大沙漠,与左贤王的军队遭遇。在战斗中,俘获了匈奴顿头王、韩王以下7万多人,活捉匈奴的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83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逃走。   
               漠北战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苦的一次战役,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两大战略集团,共歼灭匈奴9万多主力精锐。其中,卫青军歼敌19000余人。经过此战,    
               匈奴元气大伤。此后,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廷”,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此一战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直到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双方一直处于休战状态。卫青在抗击匈奴进犯的战争中,前后7次率兵出塞,为汉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此后,汉武帝除了奖赏两路大军的有功人员外,并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卫青的尊荣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7楼2010-04-06 14:22
          回复
            第五节 胸怀广阔,尚武精神
                 可以说,卫青是一位人品与才华具佳的将领,他性格谦和、礼贤下士、体恤士卒,从不居功自傲,因此很得部下的拥戴。这样的将领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稀少。也许这与他自小贫苦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他去世后,汉武帝为他修筑了林木茂密的陵墓,这也许正象征了他谦谦君子的品格。
                 治军有方 大将风范
                 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谥为烈侯。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像庐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卫青虽然出身低微,但从小就尝到战争带来的苦难,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养成一种勇敢无畏的尚武精神。他不但武艺高强,膂力过人,而且在长期实际斗争中,学到了不少用兵作战的军事知识。在西汉的将领中,他可称得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军事家。他每次临战都身先士卒,为官兵树立了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榜样。他治军有方、赏罚严明、人品出众。
                 从那次卫青率六将军出朔方高阙击匈奴获得大胜后,坚辞不受汉武帝格外施恩,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那件事,就可以看出其人品的忠贞、正直。随后他奏请皇帝对随行有功的将校封侯赐爵,汉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另一件事是发生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右将军苏建随卫青出击匈奴。苏建所部与匈奴单于的军队相遇,激战一日,全军尽没,苏建只身逃回。卫青问部下军吏应如何处置苏建,议郎周霸提出:“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卫青没有采纳,认为:不应为树立自己的威信而斩杀大将。即使苏建当斩,也必须奏请天子裁决,做人臣的又怎可擅自专杀于境外?军吏们听了,都称赞卫青的话有道理。
                 卫青在军事战术运用上更是精益求精。他经常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在几次出击匈奴的作战中,由于汉军长途跋涉,人马困乏,而匈奴则是以逸待劳,在地理上占有优势,卫青看出了这一点,往往采取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速决战术,一鼓作气,打败敌人。这在河南之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而在临敌应变方面,卫青也表现出了他的智勇兼备,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漠北之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敬重贤才 谦让仁和
                 据史书记载:“青仁,喜士退让。”当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汲黯,性情倨傲,好当面指责旁人的过失,不留情面。即使是皇帝有了错误,他也敢于直言进谏,无所顾忌,因此总是不得长久在位。这时卫青正权倾朝野,炙手可热,而且他的姐姐又是皇后,一般大臣谁不慕而敬之。只有汲黯敢与卫青分庭抗礼。
                 有人劝汲黯说:“大将军现在尊宠无比,群臣无不甘拜下风,您见大将军不可不拜。”汲黯说:“以大将军的身份地位,居然有只作揖不行跪拜礼的客人,不是更加重了他的声望吗?”卫青听到汲黯的话,对他更加敬重,曾多次向他请教朝中军国大事,对待汲黯远远胜过一般大臣。
                 当家奴出身的卫青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时,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这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
                 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这样一来,卫青与汉武帝亲上加亲,更受宠信。但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
                 正因为卫青既是文韬武略、智勇兼备,又能礼贤下士、严于律己,为维护汉朝的安定和统一而征战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所以才受到汉武帝的特殊礼遇,死后随葬在汉武帝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境内)之侧,其墓形很像匈奴境内的庐山,象征着他生前的赫赫战功。
            


            10楼2010-04-06 14:34
            回复
              感觉  他侄子第一  他第二


              12楼2010-04-06 18:51
              回复
                韩信微微一笑,谁第一,谁第二?


                IP属地:重庆13楼2010-04-09 00: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as


                  IP属地:安徽14楼2010-04-09 11:59
                  回复
                    • 113.76.98.*
                    我顶!


                    15楼2010-04-13 15:05
                    回复
                      弄的不错


                      16楼2010-04-22 20:02
                      回复
                        顶卫舅舅、、
                        不过。。。。还是偏爱他外甥
                        去病第一,卫舅舅第二~


                        17楼2010-05-15 17:44
                        回复


                          18楼2010-05-15 18:52
                          回复
                            回头在读此贴
                            还是一样的不错
                            呵呵


                            19楼2010-05-15 19: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大爱冠军侯...其次才是卫青


                              IP属地:四川20楼2010-05-16 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