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去蹭课吧?”“不行,已经满了。”
军事理论课,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有些枯燥。
许多同学坦言本学期从未上过军事理论课。
然而,有位老师,魅力四射。名声众口相传,翘课纷纷改为蹭课。
“去蹭军事理论课……!?”
“恩,据说特别好。”
“额……去吧,不送。”
来听听亲临过这位老师课堂的同学的评价。
“军事理论,多么无聊啊,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是你要是听了他的课你就会说‘哇,大学竟然还有这么有意思的课啊!”
身临他的课堂,笑声贯穿整节课,漫溢整个教室。当然,还有拍桌子跺脚的声音。不少人声称自己下课后手脚麻木。当然还有声称自己笑岔气的,声称自己腮帮子疼得就更多了。
盛名之下,这位老师于是成了传说中的人物。他的选修课开讲,教三零零一,面积堪比不止一个篮球场的大教室顿时人满为患,汹涌澎湃,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挤得进去吗?”
“悬。瞅见没,就差讲台正中央没站人了。”
“天啊……这群人是不是昨晚上在这扎帐篷了……”
这是慕名而来蹭课的同学的真实感受。
兵法:不点名的课照样场场爆满
“他的宗旨就是学生们如果愿意听就来上课学学习知识,如果有事或者是不原意学习这们课可以自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知识,让大家自由的学习。”
“是个很好的老师,老师讲课也还是很厉害的,分析的头头是道,条理分明。”
“老师的课讲的很不错,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电影讲解,非常精彩,确实是该去听听啊!!”
在已经宣布了不让蹭课后,人群还是不愿离去,出去进来都难。
这是听过这位老师课的同学的评价。
如此局面,冰冻三尺当然非一日之寒;赞誉这个东西,靠的是群众的力量。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台上的老师教授有大头衔有大学术成果自然好,但是课堂上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老师和学生 的互动与老师所讲内容的吸引力。脱离了这一点,课堂就只是一个灌输的场所,失掉了它本有的神圣。
曾记否,多少公共必修是睡过?翘过?漫画杂志小说中度过?
曾记否,多少节课只是默默抬头低头,多少节课只是在记PPT上不知所以然的文字?
课堂啊,多少火花擦出的地方,多少伟大诞生的地方,似乎有些褪色。
但这位老师就并不如此。
这位老师,叫做陆保生。
精髓:孕思想于“包袱”,每一个“段子”就是一段故事
陆保生,广西人。武汉大学军事教研室副教授,主讲《军事理论课》,开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的选修课。长期在学校军事教研室工作,他的“学术成就”自然不能与许多学术泰斗相比。然而这明显不是最重要的。
最吸引人眼球的,最让那些学生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讲课风格,课堂表现。
把陆老师称作“传说中的陆保生”似乎更恰当一些。到了他的课堂,大呼小叫的都是类似的称呼。蹭课的同学都在问“这是陆保生老师的课吗?”明摆着冲着这位老师来。
陆老师抑扬顿挫的广西普通话,对国际局势的不经意的调侃,不时抖出的“包袱”“段子”,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讲坛上。
陆老师并不只是让大家笑笑就算了,在笑声中,学生们知道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战略局面;在笑声中,学生们清清楚楚的记得了新中国曾经历的四场局部战争——哪一场最畅快,哪一场最惨烈;在笑声中,学生们清楚了《孙子兵法》的来龙去脉精髓要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仅是更加愉悦与高效率的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那贯穿课堂的自由思想的精神。那句句貌似调侃的话语,似乎在宣誓着不服从权威;那因他而起的笑声,似乎在唤起久违的课堂的活力。陆老师似乎力图在还原,向我们揭示课堂的本质:思想,对话,互动,交流。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学生应当从课堂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当有精神的愉悦与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对于优秀的老师来讲,课堂是他的舞台,他尽情的展示自己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玩转知识,玩转课堂。而讲台下的学生,体会到的,大约就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与耳根清爽的快乐了吧!
陆老师所的魅力让课堂漫溢的欢声笑语,也许,就是现在的教育所缺乏的活力。我们都在关注学术成果,我们都在关注论文数量,可是,那些称霸排行榜的实力大学培养出的真的就是能够引领整个民族精神的天之骄子吗?我们的课堂所承担的,所培养的,大约只是一些高级技术人员罢了。我们每天高呼,“我们需要大师!我们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我们的科学研究没有钱!”是啊是啊,建在沙子上的城堡立不起来,建在一些高级蓝领肩上的民族,却指望他们去研究黑洞或者宇宙起源之类的东西并且有重大成果,这真的是“民族精英”才能有的高超想法吧。大家都在想怎么去立项目争经费,这种风气,是民族精神的引领——大学里应该有的吗?似乎没有乐于关注大学课堂里的事情,让诞生思想的地方。很多人粗鄙的认为,思想又不能换钱,管它干嘛呢。服务企业对接社会,保研考研出国就业,足矣!
提起陆老师,从文理学部到医学部,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带给我们知识与愉悦的老师,这位有些传奇的老师,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我们的名嘴,真正的名嘴。靠着自己嘴的魅力征服了学生的老师,让学生赞叹不已的老师。我很希望广大同学在这里能够赞同笔者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多的陆保生老师,我们需要更加吸引我们的课堂。让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的大学,让我们的大学引领民族的思想。
陆老师,向您致敬!
军事理论课,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有些枯燥。
许多同学坦言本学期从未上过军事理论课。
然而,有位老师,魅力四射。名声众口相传,翘课纷纷改为蹭课。
“去蹭军事理论课……!?”
“恩,据说特别好。”
“额……去吧,不送。”
来听听亲临过这位老师课堂的同学的评价。
“军事理论,多么无聊啊,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是你要是听了他的课你就会说‘哇,大学竟然还有这么有意思的课啊!”
身临他的课堂,笑声贯穿整节课,漫溢整个教室。当然,还有拍桌子跺脚的声音。不少人声称自己下课后手脚麻木。当然还有声称自己笑岔气的,声称自己腮帮子疼得就更多了。
盛名之下,这位老师于是成了传说中的人物。他的选修课开讲,教三零零一,面积堪比不止一个篮球场的大教室顿时人满为患,汹涌澎湃,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挤得进去吗?”
“悬。瞅见没,就差讲台正中央没站人了。”
“天啊……这群人是不是昨晚上在这扎帐篷了……”
这是慕名而来蹭课的同学的真实感受。
兵法:不点名的课照样场场爆满
“他的宗旨就是学生们如果愿意听就来上课学学习知识,如果有事或者是不原意学习这们课可以自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知识,让大家自由的学习。”
“是个很好的老师,老师讲课也还是很厉害的,分析的头头是道,条理分明。”
“老师的课讲的很不错,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电影讲解,非常精彩,确实是该去听听啊!!”
在已经宣布了不让蹭课后,人群还是不愿离去,出去进来都难。
这是听过这位老师课的同学的评价。
如此局面,冰冻三尺当然非一日之寒;赞誉这个东西,靠的是群众的力量。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台上的老师教授有大头衔有大学术成果自然好,但是课堂上最本质的东西,还是老师和学生 的互动与老师所讲内容的吸引力。脱离了这一点,课堂就只是一个灌输的场所,失掉了它本有的神圣。
曾记否,多少公共必修是睡过?翘过?漫画杂志小说中度过?
曾记否,多少节课只是默默抬头低头,多少节课只是在记PPT上不知所以然的文字?
课堂啊,多少火花擦出的地方,多少伟大诞生的地方,似乎有些褪色。
但这位老师就并不如此。
这位老师,叫做陆保生。
精髓:孕思想于“包袱”,每一个“段子”就是一段故事
陆保生,广西人。武汉大学军事教研室副教授,主讲《军事理论课》,开了《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的选修课。长期在学校军事教研室工作,他的“学术成就”自然不能与许多学术泰斗相比。然而这明显不是最重要的。
最吸引人眼球的,最让那些学生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讲课风格,课堂表现。
把陆老师称作“传说中的陆保生”似乎更恰当一些。到了他的课堂,大呼小叫的都是类似的称呼。蹭课的同学都在问“这是陆保生老师的课吗?”明摆着冲着这位老师来。
陆老师抑扬顿挫的广西普通话,对国际局势的不经意的调侃,不时抖出的“包袱”“段子”,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讲坛上。
陆老师并不只是让大家笑笑就算了,在笑声中,学生们知道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战略局面;在笑声中,学生们清清楚楚的记得了新中国曾经历的四场局部战争——哪一场最畅快,哪一场最惨烈;在笑声中,学生们清楚了《孙子兵法》的来龙去脉精髓要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仅是更加愉悦与高效率的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那贯穿课堂的自由思想的精神。那句句貌似调侃的话语,似乎在宣誓着不服从权威;那因他而起的笑声,似乎在唤起久违的课堂的活力。陆老师似乎力图在还原,向我们揭示课堂的本质:思想,对话,互动,交流。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照本宣科,学生应当从课堂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当有精神的愉悦与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对于优秀的老师来讲,课堂是他的舞台,他尽情的展示自己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玩转知识,玩转课堂。而讲台下的学生,体会到的,大约就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与耳根清爽的快乐了吧!
陆老师所的魅力让课堂漫溢的欢声笑语,也许,就是现在的教育所缺乏的活力。我们都在关注学术成果,我们都在关注论文数量,可是,那些称霸排行榜的实力大学培养出的真的就是能够引领整个民族精神的天之骄子吗?我们的课堂所承担的,所培养的,大约只是一些高级技术人员罢了。我们每天高呼,“我们需要大师!我们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我们的科学研究没有钱!”是啊是啊,建在沙子上的城堡立不起来,建在一些高级蓝领肩上的民族,却指望他们去研究黑洞或者宇宙起源之类的东西并且有重大成果,这真的是“民族精英”才能有的高超想法吧。大家都在想怎么去立项目争经费,这种风气,是民族精神的引领——大学里应该有的吗?似乎没有乐于关注大学课堂里的事情,让诞生思想的地方。很多人粗鄙的认为,思想又不能换钱,管它干嘛呢。服务企业对接社会,保研考研出国就业,足矣!
提起陆老师,从文理学部到医学部,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带给我们知识与愉悦的老师,这位有些传奇的老师,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我们的名嘴,真正的名嘴。靠着自己嘴的魅力征服了学生的老师,让学生赞叹不已的老师。我很希望广大同学在这里能够赞同笔者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多的陆保生老师,我们需要更加吸引我们的课堂。让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的大学,让我们的大学引领民族的思想。
陆老师,向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