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医能文的多面手
我的前半生是谁,无法定义我接下来将要成为谁。
我是一名主任医师,今年五十五岁,在守护生命希望和光亮的路上度过了我的前半生。多年来,我外部的活动行走于医学之旅,但内心的轨迹却是日复一日地向往更广阔的文学道路。
文学梦于我而言是一粒种子,蛰伏在心底最深处,但却迟迟不肯发芽。
我在工作之余,偶有的闲暇时光,喜欢为患者写一些科普文章,并发在好医生网站,但我发现浏览的人很少。看着很多大V的文章,明明是差不多的内容,为什么我的传播度却远远不及?再三思虑后,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文学修养不足所致。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试听了兰心书院少聪老师讲课,马上被其清晰的思路,渊博的知识,精湛的语言,优雅的谈吐及气质所吸引。
在申请提前退休后,我卸掉了大部分重担,当即决定进修心理学和文学。当真心渴望某件事时,整个宇宙都会过来帮忙,与其让梦想停留在种子阶段,我决定放手一搏。
知识词典,思维导图,收集素材,文章选题,框架结构……兰心书院的课程面面俱到,课程作业的批改也是直击要害,让我醍醐灌顶。每一次提升,都让我有细胞更新、灵魂沸腾的感觉。每一次写作,我都能倾听内心的声音。
白日里,屋外众声喧嚣,独坐书房专心写作,透过文字,我感觉踌躇满志。在兰心书院的学习中,我在写作时更加容易建立目标,对标模范查缺补漏,建立文学审美和写作素养,进一步建立成长图谱,理清学习路径。
读书不觉春已深,写作不知何时休。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我决定“小试牛刀”,推出心理与医疗科普相结合的文章,在紧张和期待中,让读者见证自己的成长。

这个决定缘由已久,在我从事内科医生的生涯中,我的患者多数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家,真正让他们感觉痛苦的,除了身体疾病,还有来自内心的折磨。然而心理咨询的费用非常昂贵,他们无论从理念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足以承受
如果能再额外为这些“粉丝”做点实在的事,我想唯有笔耕不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前半生我与医为伴,下半生我还有更多可能性,因为我走过的路,都已成照亮我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