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快跑吧 关注:61贴子:1,004
  • 2回复贴,共1

小马快跑育儿:孩子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面对别人要他喜欢的东西的时候,都会拒绝,家长就会理解成孩子很“自私”。像是在幼儿园不爱和其他小朋友说话,在幼儿园也是自己玩自己的,家长就会认为孩子“不合群”。孩子“自私”“不合群”都被家长认为是性格问题。但儿童心理学家却认为:孩子变得自私孤僻,可能是内心正在悄悄产生“物权意识”的表现。
当孩子说出“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些话时,就说明孩子的物权意识已经产生了。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自私,会不会被孤立。但事实上:不分享≠自私,而是孩子的物权意识,孩子的物权敏感期一般会出现在2-3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我”的意识逐渐清晰,孩子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把这种区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有种“这是我的,这也是我的,我的东西你们谁也不能碰”的感觉。
http://www.ponyrunning.com


1楼2021-07-19 16:19回复
    这是孩子发育阶段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孩子会进行物权归属练习,通过对某些事物归属权的确认,来更好地判断和认知他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孩子只有确认了物权意识,让孩子了解这是我的,这是你的,那个是他的。孩子只有分清楚了你我他,才有可能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种情况很正常的,孩子都会经历物权意识,关键在与家长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能在孩子还没有建立这个意识的时候,就责怪孩子自私、小气。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会让孩子产生混乱感,丧失物权归属意识,即将本该属于自己的重要东西轻易送人,或者是将他人重要的东西归为己有。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分享”这个词可能对于孩子来说是很抽象的,所以家长需要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就像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如果有小朋友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给孩子玩,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声谢谢,并且询问孩子是否喜欢,是否开心。告诉孩子以后有玩具也要分享给别的小朋友,这样的话,对方也会很开心,孩子也是能体会到的。
    http://www.ponyrunning.com


    2楼2021-07-19 16:20
    回复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一个孩子的到充分的爱,才会把爱输出给别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学会分享。
      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家长可以主动分享给别人,让孩子看,再问问孩子要不要尝试,给孩子尊重和可以选择的空间,不要去逼迫孩子。
      不要去逗孩子
      很多打人喜欢故意抢走孩子的东西,如果孩子不肯,就会用责怪的语气说孩子小气之类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出现的次数最多,孩子不给就去抢,孩子给了又不要,反复几次,直接把孩子急哭。
      大人这样做是没有一点好处的,不仅会破坏孩子建立1物权意识的过程,还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
      让孩子指导分享出去的东西是可以要回来的
      其实很多孩子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东西分享出去,就回不来了。平时可以不定时地去假装借用孩子东西,然后按时归还,让孩子知道,借出去的东西都是可以要回来的。
      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家长怎么教,孩子就会怎么做,保护好孩子短暂的“占有欲”,培养好的、正确的物权意识,比盲目的让孩子学会“分享”来得更为重要。
      http://www.ponyrunning.com


      3楼2021-07-19 16: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