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吧 关注:4,465贴子:20,604
  • 2回复贴,共1

阿尔茨海默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韩璎教授教你12个方法。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的“2021年阿尔茨海默病(AD)新进展国际论坛”已于2021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秘密”为主题,特邀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Frank Jessen教授以及国内多位在该领域有笃深造诣的专家进行授课及交流。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会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其中约60%~70%患有AD,AD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在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AD患者;预计到2050年,我国AD患者将超过4000万人。
AD早诊早治现状堪忧
本次论坛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韩璎教授介绍,AD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是引起失智症最常见的疾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便不可逆转。AD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针对临床前期AD,如能及时发现并进一步诊断、干预,可有效阻止其病情发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根据今年最新发表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AD的早期就诊情况却并不乐观——仅有不到一成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韩璎教授表示,这主要还是由于公众对疾病认知相对有限造成的。
我国针对AD的研究起步很晚,AD疾病进入我国医学生的教科书还是本世纪初的事情。而且,老百姓对于AD的了解仅局限在痴呆阶段,也就是1984年世界上首个AD诊断标准的水平。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所限,只有到了痴呆阶段才能诊断AD。
进入21世纪以来,AD诊断标准开始不断更新:
2007年国际工作组修订了AD的诊断标准,提出痴呆前期,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阶段,结合生物标记物就可以诊断AD;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也指出,MCI之前即临床前期,就可以根据生物标记物诊断AD;
2018年NIA-AA关于AD的最新生物学诊断标准更加明确地提出,只要淀粉样蛋白阳性,就意味着具有了AD病理,进入了AD连续疾病谱;再结合tau蛋白阳性,就可以诊断AD了,无论是否有临床症状。至此彻底实现了AD临床前期的AD超早期诊断。
但是,由于国家宣传力度较小,科普不够普及,老百姓对于AD的了解仅局限于痴呆阶段,大大落后于目前的国际水平。
国际上对于AD药物研发屡屡失败的经验教训提示我们,AD防治重在早期发现。人脑有认知储备、有代偿作用,只有脑细胞损伤超过50%的时候,才会失代偿,出现临床症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即MCI阶段)就已经晚了,意味着脑细胞损伤已经超过了50%。药物赖以起效的靶细胞都凋亡了,何谈药效?因此,早期发现极为重要。
没有症状的临床前期,如何能够早期发现呢?其实,AD是有迹可循的。在MCI出现5~10年前,患者自身就会有记忆力下降的感觉,但神经心理量表临床检查正常,这就是主观认知下降(SCD)。如果健康体检加上识别SCD的检查,那么AD早期诊断将比目前提前5~10年。
SCD具体指什么?
韩璎教授介绍,SCD指的是AD临床前期,患者自我感觉认知有下降,但经过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校正后,客观检查还正常的一个阶段。201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Frank Jessen教授率领SCD国际工作组,首次提出了AD临床前期SCD的概念,并指出AD临床前期SCD的特征要符合以下6条(图1):
图片
图1:论文封面
记忆而非其他认知域下降的主诉;
起病在近5年之内;
起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
对自己的记忆力下降有担心;
感觉比同龄人记忆力差;
虽然是主观的认知下降,但是在客观上如果能够符合以下条件:
(1)得到知情者的证实;
(2)携带散发性AD风险基因ApoE epsilon 4;
(3)AD生物标记物阳性。
如果具有第一和第四条,那么AD临床前期SCD的可能性大。
2020年SCD国际工作组对2014年的AD临床特征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图2),去掉了第五条,把第六条的第一项放到了第五条,额外加上了第六,持续存在的主诉和担心;第七,为记忆力下降,主动去记忆门诊就医的SCD。这版修订强调了从临床角度如何早期识别AD临床前期SCD。
图2:韩璎教授参加撰写的《SCD特征》论文封面
如果患者符合SCD临床特征,可以进行淀粉样蛋白生物标记物检查,若是阳性,即可诊断为AD临床前期SCD。这样既减少了去人群中筛查淀粉样蛋白的成本,又可以在健康体检中加上一项SCD的筛查,实现了地毯式初筛结果结合生物标记物完成确定诊断。两者完美结合,是临床上早期发现AD的秘密武器。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了我国第一个AD临床前期SCD的纵向队列研究:中国认知下降纵向研究(SILCODE)。研究方案已经发表,且基于此研究已经有多项相应成果问世。临床医生将如何基于SILCODE研究成果识别AD临床前期SCD呢?
韩璎教授表示,根据患者主诉(如记忆力下降并且对此有担心),经过验血和磁共振多模态扫描数据,投入到AD超早期诊断模板后,就可以自动识别出AD临床前期高风险的SCD人群。
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SCD的筛查,既不能漏掉风险人群,又不能扩大化入组。注意排除掉其他疾病导致的SCD。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访,看动态变化,如果在3~5年随访期内有变化,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要高度重视。
如何从源头遏制AD的发生
尽管目前AD患病人群巨大,但实际上可供AD患者选择的治疗药物却非常有限。韩璎教授认为,可以从危险因素方面进行疾病的一级预防,从源头遏制AD的发生。
根据2020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可以改变的失智症患病危险因素有12种。尽管AD发病存在60%的未知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有效控制这12种已知因素,那么终生患AD的风险将会降低40%(见下图)。
从图上可知,早年接受教育可降低7%的患病风险;中年预防听力下降可降低8%的患病风险;预防脑外伤可以降低3%的患病风险;控制好血压可以降低2%的患病风险;晚年戒烟也可以降低5%的风险,等等。
▎中国有句古话:上医治未病,如果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使其不发病,才是上上策。
专家简介
韩璎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专委会委员,北京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主席,担任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国自然评审专家。
2017年10月牵头成立我国AD研究领域首个国家级的组织—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并担任该联盟总负责人。联盟以宣武医院为中心,汇聚了全国180多家不同层级的医疗科研单位,构建了我国AD临床前期研究协同网络,开启了我国AD临床研究新时代。
韩璎教授注重人才培养,已指导多名研究生在AD国际顶级大会-AAIC大会上发言,多人获得AAIC的fellowship奖励,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20余人。此外,韩璎教授积极对全国各地的医生进行痴呆相关规范化诊疗培训,以帮助其开设记忆门诊。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玉酱
本文审核:韩璎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19 19:05回复
    点击发送就出去了,瞬间看见了9个阅读数,看来晚上7点以后来贴吧的人还不少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9 19:07
    回复


      IP属地:海南3楼2021-07-29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