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为何修建鱼翅广场?
清道光《保宁府志》: 保宁府八景图之一“石匮凌云”
4.黎学锦之后的道光年间,知县田蕙田又在旧堤之东筑堤百余丈,这应是延伸到城南了;
5.乾隆间知县陈奉兹所铸镇水铁犀,从堤上移到城西角,而黎学锦所置石犀,因“石匮渐圮”由石匮下移至堤上。
190年前黎学锦筑堤建鱼翅这项宏大工程,在黎氏主修的道光《保宁府志·城池志》中记载更为具体些:
“石堤在城西门外。夏日江涨迅溢,甞冲城几百丈。旧有堤屡修屡圮。嘉庆庚辰(1820),川北道黎学锦商同郡守(保宁知府)徐双桂,率阆中令(知县)李傅杰等,捐廉并乐输绅士,增筑绵亘百余丈,以巨石沉潭底,高出水面,坚襄沟塍二三丈,填旧石坝为石匮,另增长石坝以遏湍流,多置石梯挑水小石坝、石塔分杀水势,复建石匮阁于上,自是江患遂息。”
“旧有堤屡修屡圮”是说:明万历间周道直修过,被洪水冲得毁坏了;清乾隆间李元复修,又冲毁了,几十年后胡延藩进行培修,到嘉庆末又被冲塌了。
“捐廉并乐输绅士”是说,筑堤的经费,是道台黎学锦、知府徐双桂及知县李傅杰为首的官员们“捐廉”并动员当地士绅捐钱来解决的。捐廉,即捐献自己应得的“养廉银”。清代制度,官吏于“常奉”亦即正工资之外,规定按职级每年另给银钱,以鼓励培养保持廉洁的美德,称之为“养廉银”,相当于对廉洁官吏(数目可观)的年终奖。“捐廉”筑堤,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可钦可敬,这也是后人说到抗洪工程,首先就想到黎道台的原因。
“多置石梯挑水小石坝”。挑水小石坝,即“挑水坝”,《汉语大辞典》解释说,挑水坝是“河防工程中用以分水势的堤坝。《清史稿·河渠志一》:并以辅于险工修挑水坝,令水势回缓,甚善。”这挑水坝是从大堤伸延突出来的石梯状的石坝,就像鱼背上的鳍,所以又称“鱼翅”。
道光《保宁府志·艺文志》中,还收录了保宁知府徐双桂撰写的《观察使黎公(即黎学锦,清代尊称道台为“观察”)增修河堤记》一文,详细记录了嘉庆间筑堤的过程:
“每岁淫潦秋发,怒澜奔趋,虽有埝缭其外,石巉其中,多历年所砾高壤卑。水力弥驶,以次刷塌寻丈有竒。嘉庆庚辰秋,阆城士民诉于长吏,谋所以峻其防者。余与李竹云明府佥往相度,深韪其言,亟请于观察黎公。公奋然曰:此事甚巨,而害甚深,不可不及时理也。于是诹吉日,鸠众工,早暮以孜孜,伐山购材,抝筿络石曩之,薄者厚之,漥者崇之。壑谷底定,靡所侵轶,又创为神丛,藉厥灵爽,设西坛于小埠,补阆风之高亭,立犀以厭胜,筑匮以示坚。居人乐业,行贾蒙庥。厥后亘墉既崇,保障益固。有宣防之歌,无商颜之惧。东抵南郭,北接玉台,若石梯,若挑水,若小石坝,力厚思深,栉风沐雨。其殚竭财力,日往来于河上,阅五月而始臧功者,不有伟人,难成盛事也。由是江之势杀,而附郭之民气以恬。其御灾捍患德政之施,岂有穷期哉!公洵不畏难而善其始,尤善成者矣。余既观堤之成,而深服公之笃于民事也。”
文中对筑堤的必要和紧迫,筑堤过程的来龙去脉,工程主要设置,黎公德政的意义作用等,描述得十分清楚翔实。“埝缭其外,石巉其中,多历年所砾高壤卑”,这是对历年所筑旧堤的描述。埝,挡水的土埂,旧堤被洪水冲得只剩下缭绕于外的小埂,残堤的一些石条高峻地立在水中,历年旧堤被冲刷累积,变成瓦砾般的土石堆。正因为如此,庶民诉于长吏,知府现场察看,后又报告黎道台,于是黎公把它当做“甚巨”的当务之急,率官民奋力筑堤。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工程规模巨大,修好后的堤坝东抵南郭(城南),北接玉台(玉台山下沙溪河岸),从西北到南面,把阆中城郭都围起来了,石梯、挑水、小石坝等,规划思考得很深远,用了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留下了能够栉风沐雨百年不衰的宏伟长堤,也是没有穷期的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