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515贴子:10,050,802

回复:宝钗前身到底是个啥东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了妹子,我还要加班,不好意思啊,趁现在蹲厕所先回复你一句,抱歉抱歉。
第一个问题:截图里有,时间紧迫我不多说。第二个:上一个问题已经回复了哦。第三个:我回答不了,事实上我在原文里连警幻仙姑提神瑛侍者功德都没看到在哪里,提神瑛侍者功德的是癞头和尚和坡脚道人。第四:甘露是绛珠仙子的一部分,不存在感谢甘露的说法,黛玉掉眼泪,就是个剥离甘露的过程。第五:太虚幻境搏命司里判词钗黛合一,她怎么不是来自太虚?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1-08-01 17:42
收起回复
    第一,甘露与绛珠草是合为一体,不是浇灌之恩!这里你要明白。第二,宝黛钗初见时的细节压根就没写,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没写吗?第三,警幻仙姑从始至终都没提神瑛侍者功德的事,你是在哪里看见的?难道我记错了?第四:绛珠草为什么要感谢甘露?又不是甘露志愿来浇灌的,再说了,两者是合为一体,不存在恩惠!第五:宝钗不来自太虚,红楼开篇的判词判曲和解?第六:神瑛侍者的甘露与绛珠草合并成精下凡,关其他神仙什么事?其他神仙怎么活不了了?第七:宝钗就是作者故意安排人设是无情的,因为黛玉很多情,所以宝钗很无情!黛钗合一起就是正常人,分开就是黛玉和宝钗的样子,一个太多愁善感,一个太无情!知道了吗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08-01 21:41
    回复
      2025-05-23 16:37:25
      广告
      除了贾宝玉林黛玉,其余人都是风流孽鬼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1-08-02 00:15
      回复
        看完了,有一个推荐,去小破站看看女王泡面这个up的解析兴许会清晰很多,或者去向专门解析红楼的老师投稿询问,应该也会有回应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1-08-02 06:55
        收起回复
          给林妹妹松土的铲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1-08-02 13:02
          收起回复
            或者薛宝钗前世没有什么身份,毕竟贾府看起来有身份的也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是作者自己,林黛玉从书中描写的偏爱,能看出是作者心里的那个白月光,而薛宝钗只能说是一名和白月光同样优秀的女子。作者给贾宝玉和林黛玉设置前世的身份,就是为了让自己和白月光的化身在书中能有一段美好的因缘罢了,再在二人中间再插一个薛宝钗,这缘分就太奇怪了。而且你发现没有,书中凡是转世而来的人性格多多少少有些相似,最大共同点就是不看重俗物,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就都是如此,但偏偏,薛宝钗是一个再世俗不过的人,这点就是最大的理由,薛宝钗绝不可能是什么仙子转世而来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1-08-03 08:20
            收起回复
              宝钗的前身是嫦娥或杨贵妃。
              《玉台新咏》云“金星与婺女争华,麝月共嫦娥竟爽”。(钗麝相伴)
              李商隐 诗《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罗隐 诗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杨贵妃是解语的牡丹花


              IP属地:广东51楼2021-08-03 09:30
              收起回复
                有看过刘建平老师经N年南北调研广阅文献后的红楼梦真事隐的吗?
                手机网站里有其好几十集的红楼梦真事隐视频解析, 而且还没解完, 接下去还有更多的解析视频, 直至全部解完真事隐的谜底为止!
                比如, 按他所查阅过的大量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 做出第一回里贾雨村的“钗于奩内待时飞” 诗句的钗(薛宝钗)与时飞(贾雨村), 在这一句诗里紧密关联出现, 是作者留下的贾雨村和薛宝钗都是同一人的变身假面: 都是胤禛(雍正)的面目特征!
                而第一回所说的和“大荒山, 无稽崖, 青埂峰, 大石头” 和 “灌愁海, 离恨天”, 第五回的 “太虚幻境 ”及其“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第五十二回的“ 昨日朱楼梦, 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 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古今, 情缘有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 ” 。。。 指的环境都在作者酝酿《石头记》构思奇想并创作初稿的浙东海岛道佛圣地的普陀山一带 !


                IP属地:江苏52楼2021-08-17 2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