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知寒吧 关注:20贴子:738
  • 10回复贴,共1

(贵妃本·第三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三幕】殷宠x殷寄
殷宠、殷寄姐妹二人闲聊之时,提到德太妃画像一事。殷寄说太妃以前喜欢钻研刺绣,可以投其所好,将画像改做绣像。且殷宠会印度刺绣,印度刺绣的绣法又可以与一般的绣像不同,可作为亮点。提点殷宠绣像时:国绣与印度刺绣可以结合。殷宠则担心印度刺绣并非宫中刺绣主流,恐德太妃、慧妃不喜。殷寄知晓德太妃脾性,告诉殷宠,德太妃并非思想闭塞之人,其实很是看重文化之间的融汇交流。殷寄优柔寡断,仍难下决心。殷寄入宫多年,深知在宫中一切需要自己争取,便鼓励殷宠。


1楼2021-08-02 22:12回复
    【殷宠普通A本第三幕 武泰X年X月】
    (北国的朔风猎猎,今年的秋天,来的更早了些。推开窗牖,将眼风睇去,兰庭一侧的鹿角砦上,蜿蜒着枯蔓,茑萝亦似圆寂,没有了生机,肆意垂落在各处。是时,有淑媛至,笑盈盈的去迎寄姐。)
    长姐侍奉太妃闲暇时,或描摹恭王画像,或是续写「平王传」。可不是这凛冽的秋风,将姐姐吹来了?
    (指腹攀上寄姐藕臂,一壁行着,一壁悠悠然长喟,把话递了出去。)无事不登三宝殿,姐姐可是有事?
    殷寄:
    其实也没事,就是想来掰头一下太妃爱什么


    IP属地:四川2楼2021-08-05 10:43
    回复
      (檐下的宫铃随风四曳,寒峭的风把方舆上零落的翠减裹挟。乍然,手触冰凉,将云肩收的更紧。我笃信今年的冬,要更寒冷些——)
      (在这黑暗无光的禁闱,除却寄姐,唯有一人将我膺堂的镫灯照亮。德太妃慈爱,肖极已仙去的姑姑,与德太妃讲恭王颇多离奇怪诞的事,接二连三引得太妃笑声阵阵。那日同太妃戏说话本,偶有听闻太妃欲画像,且将此记下,便再无音讯。我扬起雪颈,将一盏庐山云雾奉去。柳叶眉颦蹙,将愁思攒聚,再温言铺陈困惑之事。)
      太妃欲得画像,遣了德妃为她置办,这事我兴许也插不上手?
      殷寄:
      说太妃以前喜欢钻研刺绣,可以投其所好,将画像改做绣像


      IP属地:四川3楼2021-08-05 11:09
      回复
        (日色浓遮,羲和的光也随之俶尔远逝。我将青花压手杯搁置,闻寄姐点拨迷津,未免蕴有寄人篱下之意,悲戚的心境油然而生。仰太妃慈爱与偏宠,才能在宫中占得一席之地。刻下再起遐思,须臾话锋再转,桃靥度过哂笑。)
        长姐的主意可谓妙极,只是以国绣绣制,难免缺乏新意。
        (话甫檀口而出,显然勘破其中端倪。寒飔乍起,目波脉脉乜向明净的窗几,窥见枯树昏鸦。诚然每岁逢秋,也不见似今日这般满目疮痍。)
        殷寄:
        殷宠会印度刺绣,印度刺绣的绣法又可以与一般的绣像不同,可作为亮点。提点殷宠绣像时:国绣与印度刺绣可以结合。


        IP属地:四川4楼2021-08-05 12:19
        回复
          (寄姐再为我指点迷津,谛听那一轮奇巧的心思,兀自忽闪过少时随父兄远游,习的微末伎俩傍身,虽擅于印度刺绣,却也不敢暗自揣度德太妃、慧妃的心意。旋即,再思及此,眸中秋水横波,借着瑟瑟的风,徐徐的递。)
          印度刺绣并非宫中刺绣主流,德太妃、慧妃怕也会不喜。
          (我从未怀疑过那一刻的真诚,可人性幽深复杂,膺堂隐隐的忧虑,基于擅自揣测人心。)
          殷寄:
          知晓德太妃脾性,告诉殷宠,德太妃并非思想闭塞之人,其实很是看重文化之间的融汇交流


          IP属地:四川5楼2021-08-05 13:26
          收起回复
            (诸事难断,容后再议。)
            殷寄:
            离开景仁


            IP属地:四川6楼2021-08-05 13:29
            回复
              (于差事之中忙里偷闲,描写了不少前朝故事话本给小宠解闷,这一日我来拜访她时,她反倒拿这个调笑起我了。)
              你呀,满脑子都是那些有的没的故事,我写出来了还不是都拿给你解闷了。
              (熟稔的步至内室,屏退其他宫人,没人在的时候,我与她还是如同往日般亲昵无二。)
              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德太妃娘娘生辰渐近,我来与你商量着送些什么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8-13 20:45
              回复
                4
                (紫禁城中长夜寂寂,步至景仁时,我总会想起去世的姑姑,想来住在这儿的小宠更容易睹物思人——而德太妃娘娘,却是位宽和的长辈,每每用她过人的眼界与性格平和着我们的思乡之情,久而久之她也成了我们的亲人,想要在生辰时孝敬她,却无从下手。)
                据我这些年所见,德太妃娘娘以往极爱刺绣,这一回我们或可投其所好,将画像改为刺绣,只是有些费时罢了,你意下如何?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8-13 20:49
                回复
                  6
                  (因着想到了好的主意,目光灼灼,挽着她絮絮安排了起来,可小宠所言亦是——国绣无非那么几种,想来太妃娘娘见多识广,并不会为此惊奇,可有那么一种绣法,宫中却是罕见。)
                  可妹妹不是擅长印度刺绣吗?或许我们可以将国绣与此结合,二者本身绣法区别就大,说不定能让德太妃娘娘眼前一亮,既不落窠臼亦有新意。
                  (心中却也暗暗思索起可行性,小宠所擅,与宫中其他妃嫔相差甚远,以此别出心裁,反倒可行。)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8-13 20:54
                  回复
                    8
                    你无需担心这些,德太妃娘娘不仅为人宽和,见多识广,眼界也绝非浅薄之人,她曾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便是这个道理——
                    (见她面上仍有虑色,轻轻揽着她的身子安抚起来,在宫中数年,跟随德太妃娘娘,我也见识了不少,我倒是有些担心她了。)
                    小宠,你要记得,宫中的一切都是要靠自己的,若是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却不争不抢,最后失去了,那可是得不偿失,你一向聪明,好好想想要怎么去做。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8-13 2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