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吧 关注:2,581贴子:18,627
  • 14回复贴,共1

【科普】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识别及政策建议及其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如何识别患者
回避型人格障碍由于多起病于婴幼儿期,往往被误认为患者的性格,因而想不到可以就医。
该病患者害怕挫折以至于不敢学新知识,不敢发展兴趣爱好等。比如我小时候美术课上连折纸都不敢学,因为怕失败。
患者往往伴有社交恐惧。比如出门遇到即使很亲切的熟人也不敢打招呼,再比如课间不敢上厕所,害怕离开座位会被人注意到,即使因此失禁反而导致了别人的注意,也仍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避问题。再比如美国一位大学生因为不得不演讲而选择自杀的悲剧。
即使有所好转,患者也还是会保留有该病的特质,比如所谓的内向,无法从事演员或销售等职业等等。据国外统计,人群中有2.4%的人罹患该病,那么抛开基因和文化的差异,我国约有3360000位患者,很可能大多都并未确诊或得到治疗。


1楼2021-08-03 21:34回复
    楼主,我把这个文章转发到社交恐惧症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8-04 13:06
    收起回复
      ??!
      建议在哪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8-10 21:47
      收起回复
        二.正测上的建议
        我见过的科普大多都是关于患者该如何疗愈,极少数是关于身边的人如何开导患者,却从未有人提出正测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我的建议不一定容易实现,但希望果加能将其作为一种参考意见来考虑。
        1.出资拍摄相关纪录片并在知名电视台和网站上推广。
        2.像禁止不合理的吃播一样禁止非科普类的自媒体把各类精神病名作为营销噱头。
        3.对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发放适当经济补贴。
        4.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各类患者规避不适合自身病情的职业类型。
        5.完善法绿法龟,规定任何企业不能因为对方有精神病史而开除员工,任何学校不能因为学生曾经或目前患有精神疾病而开除学生。
        6.现有休学年数最高只允许六年以内大学毕业,应当规定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学生适当延长休学年数。
        7.精神病药入医保。
        8.学习鸥美先进的心理咨询技术而非单纯的用药经验。


        4楼2022-08-13 15:25
        回复
          第八条补充:目前许多三甲医院的心理科,以及心理咨询机构都只起到一个倾听的作用,更有甚者还会因为错误言论而刺激到患者。费用对绝大部分人也是个难题。学校的免费咨询则要求将对话全部记录在案,且很可能未经本人同意就告知家长,即使许多家长对疾病抱有偏见。


          5楼2022-08-13 15:30
          回复
            三.常见误区
            1.并非只有内向的人才会社恐。社恐内心其实是喜欢热闹渴望交际的,只是放不开,而非喜欢独处或傲慢。
            2.社恐并非不信任别人。曾经有人问我在父母面前是不是就能放得开,放不开是不是因为不信任对方。信任分为理智上的和情绪上的,情绪上信任不足不代表理智上信任也不足,理智上认为对方人很好值得深交并不代表情绪上就一定会在对方面前大大方方放得开。这种所谓的不信任对社恐来说是因为害怕被评价,即使理智上知道对方一定不会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情绪上也无法自信,就像恐高或晕血晕针,明知没有危险但仍会恐惧。甚至有些严重的患者在父母面前也因为害怕被注意而放不开。


            6楼2022-08-13 15:38
            回复
              四.精神病无法通过努力好转
              《巨浪下的小学》指出,赈灾时说加油会增加被开导者的压力,因为这相当于潜移默化地暗示对方逼迫自己迅速振作起来。同理,“你一定会好起来” 这种话对患者也不适用。作为一个康复了一大半的病例,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没有克服过任何困难,是我所处的环境让我有所好转的。正因为二十年来在各种小事上积累的正面经验,我才能像现在这样生活。无论训斥催促还是友善的鼓励,都不能加快它好转的进程。所=所以不要过于关注对方有没有进展。


              7楼2022-08-13 15:46
              回复
                4.并非只要坚强就能避免得病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观念把自己与患者隔绝开来,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可以避免不幸。然而这种人在遇到包括患病在内的各种重大挫折时反而更容易由于对自己的过分苛责而在痛苦中越陷越深。这种看法本质上是把客观的疾病归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而导致对自己的不必要的怀疑。


                8楼2022-08-13 15:50
                回复
                  五.对患者的建议
                  1.遇到有偏见的人要及时远离,不要试图说服和自证。
                  2.不要催促自己好转,如果有侵入性思维,不要去想这种想法意味着什么,也不要试图摆脱,要顺其自然。
                  3.不要因为无法彻底摆脱该病的特质而自责。即使普通人也有很多被评价为内向,内向不是缺点。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和原本的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而是带着这些特质,甚至带着这些疾病好好生活。


                  9楼2022-08-13 15:57
                  回复
                    六.发声和团结的意义
                    互联网娱乐至死的风气导致很多人开玩笑误用病名,强迫和社恐是被误用最多的。就像之前出现过拿病毒开玩笑的“病毒拟人化仿妆”一样,是对真正患者的不尊重。而且长此以往会导致真正的患者求助时不被相信。我纠正时还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正因为这些玩笑,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敢发声,发声少了大众就更不关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对一个名称的恐惧会导致对事物本身的恐惧。”所以我在现实中公开承认自己是精神病患者。有朝一日精神病和疯子不会被任何人作为一个骂人的词来看待,精神病才算是真正去污名化了。


                    10楼2022-08-13 16:04
                    回复
                      我Q,q,是七六一零九四七八二。欢迎加我。本文欢迎转发。


                      11楼2022-08-13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