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什么时候可以洗澡?要不要进行睡眠训练?0 ~ 6个月新生儿最需要的6个照顾以及必要的身体护理,新手爸妈收藏。
出生第1天:让他仰卧睡觉
从在医院第一次将宝宝放在摇篮里开始,就要让他仰卧着睡,这是预防婴儿猝死症和窒息的最好方法之一。
如何做:
刚出生的宝宝,很容易在吃奶的时候就睡着了,所以最好在喂宝宝之前,就将他包裹好,仰卧放置。等宝宝3周以后,再适当地让他趴着睡一小会儿也无妨。
除了仰着睡,建议妈妈遵循一些安全睡眠规则:
比如,婴儿床上除了床垫、床套、被子和你的宝宝,不留任何东西。因为堆砌太多的杂物,可能会让睡眠中的宝宝发生窒息的危险。
如果妈妈为了方便喂奶,想和宝宝睡在一起,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的婴儿床和你的大床连在一起。
出生1周后:修剪指甲
给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剪幼嫩的小指甲,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确实是个高难动作,但是任由指甲长长,宝宝就可能会抓伤自己。
如何做:
首先需要购买一个婴儿专用的指甲刀,以及一个指甲砂锉。
给新生宝宝剪指甲,通常来说,在宝宝睡着后最容易。
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剪指甲的长度要把握好,千万不要剪得太深,要让宝宝的指甲长度和手指末端的皮肤齐平即可,剪的时候要小心地沿着指甲的曲线剪,确保你没有留下任何的尖边儿,以免划伤宝宝。
最后,以轻柔的动作,用指甲砂锉,把宝宝指甲齿状的地方轻轻锉平即可。
出生2周后:给他补充维生素D
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在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来保护骨骼、防止患糖尿病等疾病。
如何做:
在带宝宝进行例行体检时听从医生的建议,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新生儿宝宝一般不会出门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就更为重要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最好是给他喂维生素D滴剂,但不要把维生素D放在挤出的母乳或其他液体中。
出生3周后:趴趴练习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没必要进行此项训练,因为宝宝那几天通常不是在睡觉,就是醒着在喝奶。
等到宝宝3周大左右的时候,再让他每天醒着的时候趴一会儿,这会使他的脖子、心脏和胳膊都得到相应的锻炼,而且,这也都是宝宝日后学会翻身所需的动作技能。
如何做:
当宝宝1个月左右大时,可以把宝宝放在清洁的游戏毯上,或者稍硬的床上,让他趴着,而这时,你可以挨着他躺在地板上,这样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看着你,忘记自己其实在练习一项新本领。
如果发现宝宝开始哼唧,表现出似乎不喜欢趴着,不要急着把他抱起来。
让他这样子不舒服5分钟,然后宝宝便会逐渐学着在新环境下安抚自己,调整自己,从而起到锻炼脖子、心脏和胳膊的作用。
坚持每天让宝宝趴一会儿,时间可以随着宝宝的接受程度慢慢增加。
出生1个月后:在舒服的浴盆洗澡
水、瓷砖地面和滑溜溜的宝宝,这个组合让人一听就提心吊胆...
不过洗澡并不是宝宝从医院回来那几天必须立即就做的事情。在宝宝脐带残端脱落以前,不要将宝宝浸入水中洗澡,而应该拿一个温热的湿毛巾,轻擦宝宝的脖子、包尿布的地方、耳后及身子。
等到宝宝的脐带残端没有了,就可以洗第一次澡了。
如何做:
洗澡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提前把所有给宝宝洗澡的用品放在胳膊够得到的地方。
给宝宝清洗时,包尿布的地方是宝宝身上较脏的区域之一,要多清洗一下,但不能过分清洁,以免弄伤宝宝幼嫩的肌肤。
如果洗澡时你和宝宝都很愉快,可以每晚给宝宝洗。如果妈妈平时很累,一周给宝宝洗两三次也没关系。
出生2个月后:给他讲故事、做游戏
读书、玩玩具,是和孩子处好关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增强宝宝的认知和动作技能发展。但这些对于新生儿来说还为时过早。
因为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好的外界刺激就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和脸。
每天对宝宝说话、唱歌、低语,自然而然做的这些事情,便是新生宝宝最喜欢、最享受的。当宝宝2个月左右,能够关注图片、玩玩具时,再拿出图书和玩具来和宝宝玩儿也不晚。
如何做:
等宝宝2个月以后,选择那些有着简单故事和彩色图片的卡片书和宝宝一起看,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一手搂抱着宝宝,另一手翻着书页。如果宝宝把书放到嘴里,或者宝宝在你之前抢先翻了页,也不用担心,这些迹象都表明,宝宝参与了进来。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先耐心地向宝宝介绍那些能发出声响或者有趣的玩具,这样可以给宝宝带来新的感官体验。但是要给宝宝选择符合年龄的玩具,避免那些会发出强烈的光和声音的玩具,以免过度刺激宝宝。
除此之外,一些必要的身体护理也是需要新手妈妈学习的。
脐带的护理
保持脐根部清洁
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就应将包扎脐带的纱布打开,以促进脐带残端干燥与脱落。
处理脐带时,先洗干净双手,然后以左手捏起脐带,轻轻提起,右手用消毒酒精棉围绕脐带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每天1—-2次,保持脐根部清洁。
脐带残端脱落后的特征
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正常现象,
出生第1天:让他仰卧睡觉
从在医院第一次将宝宝放在摇篮里开始,就要让他仰卧着睡,这是预防婴儿猝死症和窒息的最好方法之一。
如何做:
刚出生的宝宝,很容易在吃奶的时候就睡着了,所以最好在喂宝宝之前,就将他包裹好,仰卧放置。等宝宝3周以后,再适当地让他趴着睡一小会儿也无妨。
除了仰着睡,建议妈妈遵循一些安全睡眠规则:
比如,婴儿床上除了床垫、床套、被子和你的宝宝,不留任何东西。因为堆砌太多的杂物,可能会让睡眠中的宝宝发生窒息的危险。
如果妈妈为了方便喂奶,想和宝宝睡在一起,最好的方法是把宝宝的婴儿床和你的大床连在一起。
出生1周后:修剪指甲
给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剪幼嫩的小指甲,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确实是个高难动作,但是任由指甲长长,宝宝就可能会抓伤自己。
如何做:
首先需要购买一个婴儿专用的指甲刀,以及一个指甲砂锉。
给新生宝宝剪指甲,通常来说,在宝宝睡着后最容易。
但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剪指甲的长度要把握好,千万不要剪得太深,要让宝宝的指甲长度和手指末端的皮肤齐平即可,剪的时候要小心地沿着指甲的曲线剪,确保你没有留下任何的尖边儿,以免划伤宝宝。
最后,以轻柔的动作,用指甲砂锉,把宝宝指甲齿状的地方轻轻锉平即可。
出生2周后:给他补充维生素D
美国儿科协会(AAP)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在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来保护骨骼、防止患糖尿病等疾病。
如何做:
在带宝宝进行例行体检时听从医生的建议,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新生儿宝宝一般不会出门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就更为重要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最好是给他喂维生素D滴剂,但不要把维生素D放在挤出的母乳或其他液体中。
出生3周后:趴趴练习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没必要进行此项训练,因为宝宝那几天通常不是在睡觉,就是醒着在喝奶。
等到宝宝3周大左右的时候,再让他每天醒着的时候趴一会儿,这会使他的脖子、心脏和胳膊都得到相应的锻炼,而且,这也都是宝宝日后学会翻身所需的动作技能。
如何做:
当宝宝1个月左右大时,可以把宝宝放在清洁的游戏毯上,或者稍硬的床上,让他趴着,而这时,你可以挨着他躺在地板上,这样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看着你,忘记自己其实在练习一项新本领。
如果发现宝宝开始哼唧,表现出似乎不喜欢趴着,不要急着把他抱起来。
让他这样子不舒服5分钟,然后宝宝便会逐渐学着在新环境下安抚自己,调整自己,从而起到锻炼脖子、心脏和胳膊的作用。
坚持每天让宝宝趴一会儿,时间可以随着宝宝的接受程度慢慢增加。
出生1个月后:在舒服的浴盆洗澡
水、瓷砖地面和滑溜溜的宝宝,这个组合让人一听就提心吊胆...
不过洗澡并不是宝宝从医院回来那几天必须立即就做的事情。在宝宝脐带残端脱落以前,不要将宝宝浸入水中洗澡,而应该拿一个温热的湿毛巾,轻擦宝宝的脖子、包尿布的地方、耳后及身子。
等到宝宝的脐带残端没有了,就可以洗第一次澡了。
如何做:
洗澡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提前把所有给宝宝洗澡的用品放在胳膊够得到的地方。
给宝宝清洗时,包尿布的地方是宝宝身上较脏的区域之一,要多清洗一下,但不能过分清洁,以免弄伤宝宝幼嫩的肌肤。
如果洗澡时你和宝宝都很愉快,可以每晚给宝宝洗。如果妈妈平时很累,一周给宝宝洗两三次也没关系。
出生2个月后:给他讲故事、做游戏
读书、玩玩具,是和孩子处好关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增强宝宝的认知和动作技能发展。但这些对于新生儿来说还为时过早。
因为对于新生儿来说,最好的外界刺激就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和脸。
每天对宝宝说话、唱歌、低语,自然而然做的这些事情,便是新生宝宝最喜欢、最享受的。当宝宝2个月左右,能够关注图片、玩玩具时,再拿出图书和玩具来和宝宝玩儿也不晚。
如何做:
等宝宝2个月以后,选择那些有着简单故事和彩色图片的卡片书和宝宝一起看,找一个舒适的地方,一手搂抱着宝宝,另一手翻着书页。如果宝宝把书放到嘴里,或者宝宝在你之前抢先翻了页,也不用担心,这些迹象都表明,宝宝参与了进来。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可以先耐心地向宝宝介绍那些能发出声响或者有趣的玩具,这样可以给宝宝带来新的感官体验。但是要给宝宝选择符合年龄的玩具,避免那些会发出强烈的光和声音的玩具,以免过度刺激宝宝。
除此之外,一些必要的身体护理也是需要新手妈妈学习的。
脐带的护理
保持脐根部清洁
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就应将包扎脐带的纱布打开,以促进脐带残端干燥与脱落。
处理脐带时,先洗干净双手,然后以左手捏起脐带,轻轻提起,右手用消毒酒精棉围绕脐带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每天1—-2次,保持脐根部清洁。
脐带残端脱落后的特征
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