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多名重庆人,借口在煤矿打工,专撬煤矿财务科的保险柜。
登封警方昨日通报:该团伙一年时间,先后在登封、新密、汝州、 偃师、伊川、平顶山等地,撬盗了50多家煤矿的保险柜,盗走现金和物品共60多万元。
案发
50多家煤矿的
保险柜被盗
“110,我们煤矿上的保险柜被盗了!”去年4月份,登封市送表矿区某煤矿报警,其财务科保险柜被撬开了,里面的10多万元现金不翼而飞。
现场在二楼。
民警赶到时,发现二楼窗户外有一个自制木梯。显然,窃贼是用木梯攀上二楼财务室,拆掉防盗窗后进入的。
屋内没有陌生人指纹,脚印却很多,不止一个人作案。
没几天,与送表矿区挨边的洛阳伊川县某煤矿,财务科保险柜被撬,丢失现金2万元;同年10月,宝丰县某煤矿一保险柜被撬,丢失现金4万多元;新密市某煤矿的一只保险柜被撬,柜里的90多条中华烟没了踪影……
在此后不到一年时间里,登封、汝州、新密、偃师、平顶山等地的50多家煤矿,均先后发生保险柜被撬盗案件。被盗现金和物品,总价值已超过60万元。
破案
10多名重庆人结帮专撬保险柜
今年4月初,登封警方发现送表矿区一个叫彭江海的重庆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将其抓获。果然,彭江海承认了结伙撬盗保险柜的事实,并交代了10多名同伙。
彭江海说,在登封、汝州、新密、偃师等周边的几十家煤矿,均分散有其老家重庆市酉阳县的彭氏老乡,他们或是堂兄弟,或是近亲叔侄,也有姐夫和内弟关系,平常联系非常密切。
彭江海说,“我们名义上是在煤矿打工。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外出踩点,只有在天气变坏或者实在没事时才在煤矿干活。”
彭江海每天骑一辆半旧摩托出没于多个县市的煤矿,以找老乡叙旧为由,暗地里观察煤矿财务科的位置。“一年来我跑了几十家煤矿,单是汽油就加了两千多块钱。”彭江海说。
4月13日,该团伙7名骨干成员被登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全部抓获归案。该团伙自去年3月份以来,流窜于登封、新密、汝州、平顶山、偃师、伊川等地煤矿,撬盗财务室保险柜50多起,涉案价值60多万元。
密谋
除了带监控和养有狗的财务室都偷
今年36岁的彭四方,是彭氏撬盗团伙的“带头大哥”。他交代,他们每次作案都要戴手套,再者就是准备螺丝刀、老虎钳、小手锯、撬杠等。为避免被怀疑,每次作案前才买工具,作案后就要把工具扔掉,等下次作案时再买。
他们从不在乎防盗窗防盗网,但有“两不偷”:一是煤矿财务科安装有监控录像,二是煤矿喂有狼狗或藏獒。“这两种情况都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发现。”
今年35岁的彭开发,是团伙中的“技术工”,精于撬盗保险柜。虽和同伙同村,但彭开发对自己撬盗保险柜的绝活从来都守口如瓶,只说得到了真传。“如果不出现意外(指被抓),我将来会在这些人中间找一个传授。”他说。
该团伙成员中年龄最大的彭老拴,今年40岁,在作案中充当“哨兵”。因为他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没有谁会怀疑一个来自外乡的残疾人。”彭老拴说,但他自己也有绝活,就是口哨吹得响亮,大拇指和食指塞进嘴里,一声长啸,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从2009年至今,彭氏撬盗团最多的一次盗窃现金12万多元。每次得手后,赃款从不过夜,撤离之后平均分配,无论功劳大小。但“老大”彭四方仍一再叮嘱“麾下”,有了钱不要招摇,要么在银行存起来,要么寄回老家,绝不能让外人怀疑。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在实施犯罪后,都会逃离。但彭氏撬盗团伙却反其道而行之。民警介绍,彭四方、彭江海、彭开发等3人已计划把老婆孩子接到洛阳伊川县,购置房产,安家落户。几个年龄20多岁的则打算在登封、新密、偃师等地找对象,成家立业。(嫌犯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