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部分中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成熟期,双季晚稻处于返青分蘖期;西南地区中稻进入抽穗扬花至灌浆期,部分地区中稻处于孕穗期。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水稻生长情况,现提出当前长江流域水稻高温热害防控技术意见。

(一)因地灌水,以水调温。
对分蘖至拔节期的中稻,田间灌2—4厘米水层,干湿交替灌溉,通过植株蒸腾进行生理降温。对孕穗至扬花期的中稻,如遇35℃以上高温灌8—10厘米深水,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必要时可在中午前后采用清水喷洒降温。对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保持田间浅水层促分蘖,如遇高温采取日灌夜排,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促进秧苗生长。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保苗正常生长。
(二)因苗追肥,构建群体。
对分蘖期中稻,要根据群体茎蘖数和叶色变化,因苗控肥与适度搁田。对孕穗期中稻,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施好穗肥,促进颖花分化。对群体茎蘖数偏少、叶色早落黄的田块要适当多施,促弱转壮。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减量施用或不施。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在头季稻齐穗后10—15天亩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再生芽萌发,如收割后遇高温用田水泼稻桩,提高田间湿度,促进再生蘖生长。
(三)叶面喷肥,促进恢复。
对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或抽穗齐穗期的中稻,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六夫丁圣威®,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可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

(一)因地灌水,以水调温。
对分蘖至拔节期的中稻,田间灌2—4厘米水层,干湿交替灌溉,通过植株蒸腾进行生理降温。对孕穗至扬花期的中稻,如遇35℃以上高温灌8—10厘米深水,降低冠层和叶片温度,必要时可在中午前后采用清水喷洒降温。对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保持田间浅水层促分蘖,如遇高温采取日灌夜排,加速水循环调节温度,促进秧苗生长。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保苗正常生长。
(二)因苗追肥,构建群体。
对分蘖期中稻,要根据群体茎蘖数和叶色变化,因苗控肥与适度搁田。对孕穗期中稻,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施好穗肥,促进颖花分化。对群体茎蘖数偏少、叶色早落黄的田块要适当多施,促弱转壮。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减量施用或不施。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在头季稻齐穗后10—15天亩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再生芽萌发,如收割后遇高温用田水泼稻桩,提高田间湿度,促进再生蘖生长。
(三)叶面喷肥,促进恢复。
对蓄留再生稻的头季稻或抽穗齐穗期的中稻,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六夫丁圣威®,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可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