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想想拉康所说的爱:是将没有的东西给不需要的人。按照齐泽克的解释(《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p161):爱的回答是,“我是你身上缺乏的东西,我要以我对你的奉献,以我为你作出的牺牲,把你填平,使你完整……主体把自己当作用以填充大他者中的匮乏的客体,提交给大他者,这不仅满足了大他者的欲求,而且还消除主体自己的匮乏。
爱在这里(的运作难道不是互消性的一个绝佳的例子吗?我能在象征层面上主动爱别人,让别人被动接受我的爱,是因为我在幻象的层面把对方体验为一个电子宠物,我完全知道她/他想要什么。“主体把自己当作用以填充大他者中的匮乏的客体,提交给大他者”,这就是为什么主体会在互消性中将自己变成“客体”。填充大他者的匮乏,在哪里填充,当然是幻象中!现实(象征层面)中的大他者的分裂是绝对的,不可能被任何东西弥补的。
这种虚假的爱的幻象掩盖了什么?根据拉康的说法:掩盖了任何牺牲都无法满足的他性(Otherness)的深渊。这个深渊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每个人都有在ta之内超出ta的东西,真正的爱只能是对于这个东西的爱。要想超越互消性,就得超出我们的幻象,不再去屏蔽,而是直视大他者的不一致。
在享乐社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大他者要管理我们的享乐,大他者不再是用“禁令”,而是用“你必须去享乐”这个淫荡的超我律令命令我们去享乐。在这里,大他者的禁令仿佛从我们的身上(部分地)转移到了我们消费的物上。因为直接让我们享乐过于创伤,所以作为缓冲,必须让物来代替我们的享乐。仿佛大他者呼吸了起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匮乏,开始一种自我反思。我们的感情(享乐)是一种过度,而物是一种匮乏(以前的娱乐小说之类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我们了),我把过度依附到物上,消除了物的匮乏,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过度。
我们透过表情包交流,当然也是一种互消性。我透过表情包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问题是,幻象本身由大他者构建好了(给我们提供了表情包)。我们不需要自己构建幻象,因为大他者会替我们构建幻象。传统的精神分析中的“我需要大他者的被动来维持自己的主动”就得加上一句“而且大他者主动让自己变得被动”,它主动地发明各种能直接满足我们幻象的画面,只为了让自己变得被动,让我们更好地代入它,将情感外包(outsourcing)给它。
在后现代之前,我们必须构建各种幻象来生活,而到了后现代,我们活在大他者给我们构建的各种幻象(具体的各种代替我们情感的客体)里。(2)当今的某种意义上的终极互消性,可能正是我们将幻象委托给了他者。在后现代之前,我们更多需要想办法把他者变成电子宠物,现在,到处都是电子宠物,已经没有他者了。
(1)这两种模式可以并存,但是明显有一个文化主导的问题。
(2)当然,后现代之前也有转经轮、哭丧人、歌队这些原始版的“罐头笑声”,但后现代是一个分界点,在这里,原始的歌队进化成了罐头笑声,而且类似罐头笑声的东西不断扩张。
爱在这里(的运作难道不是互消性的一个绝佳的例子吗?我能在象征层面上主动爱别人,让别人被动接受我的爱,是因为我在幻象的层面把对方体验为一个电子宠物,我完全知道她/他想要什么。“主体把自己当作用以填充大他者中的匮乏的客体,提交给大他者”,这就是为什么主体会在互消性中将自己变成“客体”。填充大他者的匮乏,在哪里填充,当然是幻象中!现实(象征层面)中的大他者的分裂是绝对的,不可能被任何东西弥补的。
这种虚假的爱的幻象掩盖了什么?根据拉康的说法:掩盖了任何牺牲都无法满足的他性(Otherness)的深渊。这个深渊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每个人都有在ta之内超出ta的东西,真正的爱只能是对于这个东西的爱。要想超越互消性,就得超出我们的幻象,不再去屏蔽,而是直视大他者的不一致。
在享乐社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大他者要管理我们的享乐,大他者不再是用“禁令”,而是用“你必须去享乐”这个淫荡的超我律令命令我们去享乐。在这里,大他者的禁令仿佛从我们的身上(部分地)转移到了我们消费的物上。因为直接让我们享乐过于创伤,所以作为缓冲,必须让物来代替我们的享乐。仿佛大他者呼吸了起来,意识到了自己的匮乏,开始一种自我反思。我们的感情(享乐)是一种过度,而物是一种匮乏(以前的娱乐小说之类的东西已经满足不了我们了),我把过度依附到物上,消除了物的匮乏,同时也消除了自己的过度。
我们透过表情包交流,当然也是一种互消性。我透过表情包来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问题是,幻象本身由大他者构建好了(给我们提供了表情包)。我们不需要自己构建幻象,因为大他者会替我们构建幻象。传统的精神分析中的“我需要大他者的被动来维持自己的主动”就得加上一句“而且大他者主动让自己变得被动”,它主动地发明各种能直接满足我们幻象的画面,只为了让自己变得被动,让我们更好地代入它,将情感外包(outsourcing)给它。
在后现代之前,我们必须构建各种幻象来生活,而到了后现代,我们活在大他者给我们构建的各种幻象(具体的各种代替我们情感的客体)里。(2)当今的某种意义上的终极互消性,可能正是我们将幻象委托给了他者。在后现代之前,我们更多需要想办法把他者变成电子宠物,现在,到处都是电子宠物,已经没有他者了。
(1)这两种模式可以并存,但是明显有一个文化主导的问题。
(2)当然,后现代之前也有转经轮、哭丧人、歌队这些原始版的“罐头笑声”,但后现代是一个分界点,在这里,原始的歌队进化成了罐头笑声,而且类似罐头笑声的东西不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