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谜一般的存在,书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歌颂爱情,鞭鞑万恶的封建社会?还是寄托了作者反清复明的思想,或者隐喻了清朝的宫廷斗争?历来说法不一。而且,该书的作者为曹雪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仍有人不服,提出了许多其他人选,多达几十种。其中,我见过最荒谬的说法是,《红楼梦》作者出身于帝王家,是个太子。也有说是朱三太子的,但说的最多的是康熙废太子胤礽或者儿子弘皙。
先不说明清这两位太子有没有才华写出旷世巨著,来看下他们的生平和《红楼梦》的问世时间是否吻合。
朱三太子曾是困扰清朝统治者的恶梦,曾有不少人打着他的旗号造反,但真正的朱三太子(实际上朱四太子)朱慈焕却化名王士元,在浙江余姚入赘为婿,没有参与过任何谋反事件,在康熙四十六年,朱慈焕在山东自首,然后被押解进京,被康熙凌迟处死,三个儿子也被斩立决。
再来说下康熙废太子胤礽,胤礽生于1674年,是康熙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虽然是第二子,但作为嫡子,曾两次被立为太子,又两次被废,最后一直被幽禁,死于雍正二年,即1725年。
《红楼梦》出现于乾隆中后期,就是说,以上两位死的时候,还没有《红楼梦》。
至于弘皙,虽然死于1742年,此时乾隆虽已继位,但距离《红楼梦》最早的手抄本甲戌本成书还差了近二十年。所以,从时间点上来看,这三人其实都不符合写作《红楼梦》的条件。
从生长环境上来看,朱三太子一生东躲西藏,唯恐被清朝捕获,以他的生存环境,断不能、也不敢去写《红楼梦》。而胤礽、弘皙虽然政治上失意,没能继承皇位,倒是有写作的条件。然而,从《红楼梦》所流露出的反清思想来看,也绝对不可能出自清朝皇室人员之手,只能是同情明朝、憎恶清朝的人所写。说《红楼梦》有反清复明思想亦不为过。
《红楼梦》至少有以下几处流露出悼红(怀念明朝)、反清复明的思想:
一、黛玉葬花。《红楼梦》里有一大破绽,即黛玉葬花日期。书中第二十六回,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而到第二十七回却说“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也就是黛玉葬花的日子。这里明显有矛盾。而查询相关史料可以看出,黛玉葬花的四月二十六正好是1645年扬州失陷,清军开始屠城的日子。更巧合的是,黛玉正好来自扬州。作者通过黛玉葬花来纪念杨州十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为明朝灭亡而伤感。
二、书的朝代背景。《红楼梦》虽然没有标明朝代,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明朝。因为书中的宁荣两府开始是在金陵(南京),后来又迁往北京。这是因为,明朝早期定都南京,后来迁都北京的缘故。书中,贾雨村和冷子兴讨论古代名人时,曾说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他们所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明朝著名的文人,能称之为近人,可见作者设立的故事发生背景也正是在明朝。书中多次提到末世,正是因为明朝已亡,书写明朝的事迹时,才可以以末世来称呼。而当时满清则正值盛世,称为末世就很荒谬了。
先不说明清这两位太子有没有才华写出旷世巨著,来看下他们的生平和《红楼梦》的问世时间是否吻合。
朱三太子曾是困扰清朝统治者的恶梦,曾有不少人打着他的旗号造反,但真正的朱三太子(实际上朱四太子)朱慈焕却化名王士元,在浙江余姚入赘为婿,没有参与过任何谋反事件,在康熙四十六年,朱慈焕在山东自首,然后被押解进京,被康熙凌迟处死,三个儿子也被斩立决。
再来说下康熙废太子胤礽,胤礽生于1674年,是康熙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虽然是第二子,但作为嫡子,曾两次被立为太子,又两次被废,最后一直被幽禁,死于雍正二年,即1725年。
《红楼梦》出现于乾隆中后期,就是说,以上两位死的时候,还没有《红楼梦》。
至于弘皙,虽然死于1742年,此时乾隆虽已继位,但距离《红楼梦》最早的手抄本甲戌本成书还差了近二十年。所以,从时间点上来看,这三人其实都不符合写作《红楼梦》的条件。
从生长环境上来看,朱三太子一生东躲西藏,唯恐被清朝捕获,以他的生存环境,断不能、也不敢去写《红楼梦》。而胤礽、弘皙虽然政治上失意,没能继承皇位,倒是有写作的条件。然而,从《红楼梦》所流露出的反清思想来看,也绝对不可能出自清朝皇室人员之手,只能是同情明朝、憎恶清朝的人所写。说《红楼梦》有反清复明思想亦不为过。
《红楼梦》至少有以下几处流露出悼红(怀念明朝)、反清复明的思想:
一、黛玉葬花。《红楼梦》里有一大破绽,即黛玉葬花日期。书中第二十六回,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而到第二十七回却说“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也就是黛玉葬花的日子。这里明显有矛盾。而查询相关史料可以看出,黛玉葬花的四月二十六正好是1645年扬州失陷,清军开始屠城的日子。更巧合的是,黛玉正好来自扬州。作者通过黛玉葬花来纪念杨州十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为明朝灭亡而伤感。
二、书的朝代背景。《红楼梦》虽然没有标明朝代,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明朝。因为书中的宁荣两府开始是在金陵(南京),后来又迁往北京。这是因为,明朝早期定都南京,后来迁都北京的缘故。书中,贾雨村和冷子兴讨论古代名人时,曾说近日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他们所说的这几个人都是明朝著名的文人,能称之为近人,可见作者设立的故事发生背景也正是在明朝。书中多次提到末世,正是因为明朝已亡,书写明朝的事迹时,才可以以末世来称呼。而当时满清则正值盛世,称为末世就很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