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吧 关注:672贴子:69,229

【收集】抗震救灾小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抗震救灾常识(一)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苏拉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环太平洋深海沟地区最多,我国东北部有深源地震、台湾以东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动。
7.根据成因可将地震分为几种?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为构造地震?有何特点?
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谓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震源深度不超过10公里。
10.何谓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顶盖支撑不住岩层的重压甭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12. 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13. 震级为尺度,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1楼2010-04-21 11:40回复
    抗震救灾常识(二)
    1.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2.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3.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4.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5.室内避震要注意: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跳楼!
    6.在高大复杂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2楼2010-04-21 11:40
    回复
      恩、


      3楼2010-04-21 11:40
      回复
        7.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8.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9.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4楼2010-04-21 11:40
        回复
          10.高楼避震三大策略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11.特殊情况下的避灾
          天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5楼2010-04-21 11:41
          回复
            希望这些能对灾区有帮助!


            删除|6楼2010-04-21 11:41
            回复
              第一部分:认识地震
              地震成因:
                   板块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由于板块之间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积累和地壳的变形,当变形超过了地壳薄弱部位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震级和裂度:
                    震级和裂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裂度是地震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裂度并不止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裂度高,破坏大,反之裂度低,破坏小。
              地震能量: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能量越大,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带:
                   地震多发区域叫地震带。世界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欧亚地震带(或喜玛拉雅地震带)上。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频繁。
              


              7楼2010-04-21 11:42
              回复
                第二部分:避震要诀
                地震谣传不可信
                     如果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只要不是政丨府正式发布的,不管它是打着科学家还是研究机构的旗号,您都千万不要相信,更不应传播和扩散。对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表述得越“精确”的谣传,就越不可信。
                清理楼道,腾空床下
                     平时应将居民楼道等逃生通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室内床下腾空,以备紧急避震之用。
                枕头和坐垫和妙用
                     枕头,沙发坐垫等都是避震护身的“头盔”,避震时可顺手用其护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地震应急包
                     平时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应定期更换,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
                (手电筒,矿泉水,外伤药,电话号码,收音机,干粮,绳索,贵重物品等)
                加固悬吊物品,固定橱柜和书架
                     家里悬吊物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掉下来伤人,安装时应固定好,不用的物品可卸下;地震发生时,橱柜内的物品可能掉出砸伤人,因此,橱柜门应关紧,物品,书籍宜紧固。
                “伏而待定”
                      当大震到来无法外逃时,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这种方法,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人在《地震记》中总结的,此方法在许多地震中证明确实有效。
                跳楼危害大;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能坐电梯;
                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等都是合适的避震处,但应避开大型超市的货架。
                在家中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躲避有害气体;
                开阔地避震;
                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堆料处等危险地点或危险物;
                躲开立交桥;
                远离海外;
                山区防塌方,滚石;
                停驶车辆;
                小心余震。
                


                8楼2010-04-21 11:43
                回复
                  第三部分:自救互救
                  在烟尘弥漫或有害气体泄漏时,要尽量掩住口鼻,防止窒息或中毒;
                  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创造条件补充水和食物,设法延缓生命;
                  被困时,应节约使用饮食,以备长时间待援,无水时可用尿液缓解;
                  当感觉到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外界救援人员的注意;
                  不用明火;
                  如果被埋者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应尽可能实施自救,可减轻伤害,如能自行包扎伤口,可减低伤害程度。
                  


                  9楼2010-04-21 11:44
                  回复
                    灾后我们可以做什么
                         在全社会同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同时,灾后重建的工作也摆上了议事日程,全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生活难关,努力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灾后心理保卫战
                         地震时,大部分人会感到莫名恐惧和心悸,甚至会引发焦虑情绪,这是人的正常应激反应,其特征就是反复突然发作的严重焦虑,可以达到惊恐的程度,出现心悸,胸痛,憋气,窒息感,头晕,出汗,麻木,刺痛,颤抖,濒死感等症状,数十分钟后自行消失。通常比较轻微的症状,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等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儿童心理关怀
                         当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会伴随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表情呆滞,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失眠,吮吸手指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不能急躁,应当多和孩子交流,努力向他们解释清楚灾难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家长还应当多关爱和倾听孩子,让他们明白父母是爱他们的,他们是可爱的。
                    及时联系亲友
                         当能联系到部分灾区或半灾区的朋友,一定要将地震活跃动态以及现况如实的告诉他,并教会他在突发状况时如何自救,如何在震后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告诉他,有人在牵挂他们的安危。
                    多给予一些安慰
                         如果您身边有需要得到安慰和鼓励的朋友,他们也许很孤独,也许很害怕与无助,或许正是您的一些关心和问候,就能给予许多朋友无限的帮助!我们能做的也许很少,但至少在精神上我们一直陪伴着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在战斗!
                    捐出汩汩热血
                         灾后,鲜血很宝贵,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阻断有心者的谣言;
                    不能吃被水浸泡的食物
                         食物必要时进行晒干,霉变或较轻的粮食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飘浮等方法去除霉料,然后反复清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食物24小时。
                    自制食物要注意:
                    净:购入食物或原料要干净;
                    透:蒸熟煮透;
                    分:做到生熟分开,尤其是案板,刀具,器皿等直接接触食物的用具;
                    消:做好烹饪用具的消毒;
                    密:食物要密闭存放,减少由外界污染的机会;
                    期:要看一下食物的制作日期和保持期,严防信用过期食品。
                    注意用水安全
                    首选井水,其次选没有污染的山泉,小溪和上游水;最后可根据情况选接自来水供水管线,打手压泵小口井等。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
                    判断水质:
                    看:干净水应该无色,无异物,无漂浮死亡的动物尸体等;
                    嗅:干净的水没有异味,否则不宜饮用;
                    尝:干净的水没有味道,如果发现有酸,涩,苦,麻,辣,甜等味则不能饮用;
                    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水质检验设备等对水质进行快速检验,合格后才能饮用。
                    预防土壤传播的疾病
                    地震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等,破损的伤口不要直接与土壤接触。
                    室外露宿应当注意天气京华,防寒保暖;
                    消灭蚊蝇促防疫;
                    提防蚊虫叮咬;
                    妥善处理人畜粪便。
                    


                    10楼2010-04-21 11:44
                    回复
                      第二部分:避震要诀
                      地震谣传不可信
                           如果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不管它是打着科学家还是研究机构的旗号,您都千万不要相信,更不应传播和扩散。对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表述得越“精确”的谣传,就越不可信。
                      清理楼道,腾空床下
                           平时应将居民楼道等逃生通道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室内床下腾空,以备紧急避震之用。
                      枕头和坐垫和妙用
                           枕头,沙发坐垫等都是避震护身的“头盔”,避震时可顺手用其护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地震应急包
                           平时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应定期更换,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
                      (手电筒,矿泉水,外伤药,电话号码,收音机,干粮,绳索,贵重物品等)
                      加固悬吊物品,固定橱柜和书架
                           家里悬吊物品在地震发生时可能掉下来伤人,安装时应固定好,不用的物品可卸下;地震发生时,橱柜内的物品可能掉出砸伤人,因此,橱柜门应关紧,物品,书籍宜紧固。
                      “伏而待定”
                            当大震到来无法外逃时,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这种方法,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人在《地震记》中总结的,此方法在许多地震中证明确实有效。
                      跳楼危害大;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能坐电梯;
                      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等都是合适的避震处,但应避开大型超市的货架。
                      在家中感到地震时,应尽可能关闭电源,燃气,以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躲避有害气体;
                      开阔地避震;
                      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堆料处等危险地点或危险物;
                      躲开立交桥;
                      远离海外;
                      山区防塌方,滚石;
                      停驶车辆;
                      小心余震。
                      


                      11楼2010-04-21 13:19
                      回复
                        心系灾区 抗震救灾


                        12楼2010-04-23 19:43
                        回复
                          • 115.56.167.*
                          抗震救灾!!系连玉树县!!加油~~
                          抗震救灾!!系连玉树县!!加油~~
                          抗震救灾!!系连玉树县!!加油~~


                          13楼2010-04-24 21:31
                          回复
                            厉害呀。。。。。。。。。。。汗= =


                            14楼2010-04-25 10:34
                            回复
                              晕。。。   


                              15楼2010-04-29 1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