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儿童打开测试吧 关注:5贴子:42
  • 0回复贴,共1

防儿童开启瓶盖童锁保护测试ISO831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时候我们总是会被家里的各种瓶瓶罐罐吸引——里面会不会又藏着什么好吃的糖果?

糖果、药片傻傻分不清楚
年纪尚小的孩子还不认得标签上的字,开瓶就跟开盲盒似的。看到瓶子里一粒粒彩色的东西,以为是糖果,捧起瓶子哗啦啦就往嘴里倒,这要真是糖果,挨顿揍也就罢了,最怕熊孩子拿到的是药瓶。

天下孩子一般熊,儿童误服药物中毒事件在全世界都相当高发。上世纪中期的加拿大,每年发生10万起此类事故,至少100个孩子因此丧命。
作为加拿大的一名儿科医生、两个孩子的父亲,亨利·布劳尔特(Henri Breault)对此感到十分忧心。他下决心要做些什么改变现状。

亨利·布劳尔特医生
布劳尔特想到,搞不定家长和熊孩子,那就搞定药瓶,在瓶盖上设置小机关,让孩子费半天劲也打不开,但大人可以轻易打开。
经过多次失败尝试,布劳尔特和国际工具制造业(ITL)的创始人彼得·赫奇威克(Peter Hedgewick)最终在1967年共同开发了初代防儿童开启瓶盖——压旋盖(Palm N Turn)。

压旋盖
为了测试这种瓶盖的效果,布劳尔特让当地药剂师装药时都使用新开发的压旋盖。18个月后,当地儿童误服药物事故率足足减少了91%!不久之后,美国华盛顿的塔科马市也试用了这类瓶盖,同样使此类事故率下降了90%!

压旋盖的出色效果促使安大略省在1974年将其强制规定为某些药物的包装,随后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推行开来。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防中毒包装法案(PPPA),要求某些对儿童有潜在威胁的产品使用防儿童开启包装。
例如,用于止痛、退烧的阿司匹林是许多家庭的常备药物,经常被儿童误服,推行该法案使美国该药物的儿童中毒率在1979年降低了50%。

阿司匹林上使用的压旋盖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调查,自1972年至2013年,美国儿童中毒死亡案例从216起降到了27起。
那么,压旋盖是如何防止小孩儿随随便便打开的呢?
顾名思义,这种瓶盖需要先按住,再旋转才能打开。

压旋盖上一般会有操作提示
第一次接触这种盖子的小伙伴往往会按常规开盖方式,直接去旋转它,结果发现瓶盖骨碌碌地转,却怎么也拧不下来。
这是因为压旋盖实际上由两层盖子构成:

压旋盖内外层
外层带一圈小齿,内层有相匹配的卡槽。

压旋盖外层(上)和内层(下)
只有先下压,使内外齿槽嵌合,内层瓶盖才能顺利旋开。

压一压,扭一扭即开
直到今天,压旋盖仍在保护着无数人类幼崽,还多了不少衍生版本,比如下面这些:

常见防儿童开启瓶盖
为保证瓶盖对儿童的操作难度,它需要开瓶者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动作。现在的防儿童开启瓶盖已经在力求兼顾用药者操作的便利性和对儿童的保护。

暗藏玄机的防儿童开启瓶盖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儿童误服药物中毒事件也不少,防儿童开启瓶盖至今尚未推广开来,因此家长更要留心药品、杀虫剂、酒精等化学用品的放置。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防儿童开启瓶盖并不能完全阻止孩子开启,只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让他们多费些功夫,请家长务必小心收起。
别忘了,小时候爸妈偷偷藏好上锁的游戏机,你都能想尽办法解开,现在的小盆友只会更机灵。
文章【来源:广东科普】
至于童锁防打开测试请联系贝德186检测8228郭工3590


IP属地:广东1楼2021-09-14 17: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