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说碳中和吧 关注:2贴子:6
  • 0回复贴,共1

带领人类进化到 I型文明的,会是中国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64年,前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明分类系统,用以评估宇宙中所有文明的“文明程度”。他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文明的技术进步与将其国民可控制的能源总量息息相关"。由此,他确定了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三种类型:
I型文明: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整个行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
II型文明: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
III型文明:该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而为其所用。

根据这套理论,美国天文学家萨根测算出,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为0.72型文明,仍然处于文明发展的早期,若想让人类文明进化到I型,人类必须增加数千倍的现有产生能量。那么,问题来了——带领人类进化到 I型文明的,会是中国吗?
#世界制造业一哥如何向上突破?
先来看中国目前的处境:中国已经稳居制造业大国几十载。从类别上看,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有41个工业门类,中国已囊括所有。从产量上看,全球500多个工业品,中国有220个世界第一。制造业集群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让中国“制造业一哥”的地位,很难被撼动。再加上强有效的疫情治理,过去几年因人口红利消失外流到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也纷纷回流了。
在“研发——制造——销售”全产业链中,中国虽然牢牢地抓住了中间环节,却始终难以向上游的研发突破,赚的都是些辛苦费。泱泱大国,何以如此?

我们去看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强弱关系变化的转折点,正是一次次的工业革命。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为动力)开始得早,取得成果早,国力进入急升周期,它们一边吸引着全球的人才加入,钻研高精尖领域的上游研发技术,一边设置高精尖技术专利等竞争壁垒,把其他国家都甩在身后、拦在外头,使其无法正面对线。
既如此,我们需要绕过这些竞争壁垒,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来完成向上突破。
#碳中和撬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支点?
如果把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视为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碳中和”将是最好的支点。因为新能源很难像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带来生产效率上的巨大提升,它解决的是环保问题和能源可再生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中国由生态环境部牵头。

这一轮新的工业革命中,将会催生新的产业链,也就是全新的“研发——制造——销售”链条,谁跑得快,谁就能绕过其它国家的限制。注意,这里的动机最好是绕过其它国家限制,而非限制其它国家,否则,就会像日本那样,吭哧吭哧地研究了二三十年氢能源,累积无数专利,结果其它国家一看,“玩不起,不玩了”,转身投向锂电池技术。没有制造环节的工厂和销售环节的用户买单,研发能力再强也不好办。
中国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前文讲过,中国的制造能力足够强,积累了集群优势,其次,中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大,足够反哺研发阶段的经济投入,中国品牌也渐渐地在全世界逐渐打响名号,打开市场。没有谁能阻挡中国了!
有人说“碳中和是中国的国运之战”,笔者深以为然。
#总结
回到人类文明进化的问题。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人类距离I型文明等级,大约还需要演进20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200年内,人类将会主宰地球的所有能源,包括现在并未充分开发的新能源。
要知道,中国一定会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完成新能源赛道上的充分部署,在那之后,中国还会继续带领人类进化到 I型文明吗?
祝我们好运!


1楼2021-09-18 14: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