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编修《元史》,认为中国历史上号称强盛的王朝如汉、隋、唐、宋等都存在严重的边患问题,元朝几乎没有,因此,“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高效率的驿传系统可以确保中央与边疆之间交通畅通,中央政令速达各地,“凡政令之敷,朝贡之入,不问海内外,驰一乘传,则无远弗达”。
元朝沿袭并完善了金代的行省制度,从而有力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对东北、西南等地多实行羁縻政策,不少地区不纳赋税,不登户籍,而在元代,“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还沿袭宋、金的巡检司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基层社会的管理,例如澎湖巡检司就负责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
元廷也注重文教,一些偏远地区在历史上首度建成孔庙,使得边疆民众进一步认同儒家文化。早在至元二年,忽必烈就在草原腹地的上都兴建孔庙。至正七年(1347),诸暨人杨维桢就说甘肃古为西戎地,经过元代几十年的儒学教育,“其风一变与诸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