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涞源县银山口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在 省审计厅工作队的几年帮扶下,如今的银山口村已成功摘掉贫困帽出列;村“两委”班子团结,“心齐、气顺、劲足”,路通、村美、人富了。乡亲们都说,“驻村工作队带来了党的好政策,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银山口村312户、7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309人。驻村伊始,工作队员们深入到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中间,敞开心扉拉家常、开座谈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确立 “扶贫”“扶志”两手抓的思路,树立“生活富起来,村容美起来”的目标。
脱贫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最管用的就是 产业扶贫。工作队筹措资金248万元,克服重重困难,在银山口村的荒坡上新建了300kw的村级光伏电站, 如今年收益在5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累计收益已破100万元,每个贫困户家庭每年可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协调资金150多万元,由县统建年产2000头猪的宝迪养猪场,年收益在15万元以上,除村民分红外,稳定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3万元。另外,协调160万元资金,由县统建年产15万只鸡的玖兴养鸡场,年收益在20万元以上,除村民分红外,稳定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
走访中,村民反映的 “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住房难、村容村貌差”等问题最多。根据需求,工作队逐一列出施工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多方协调筹集资金,精心组织勘查设计,主动跑办手续配合施工,千方百计协调现场矛盾纠纷,累计投资680多万元,实施“村村通”7条道路,硬化27000多平方米;新修简易桥8座,加宽桥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10盏。不管晴天雨天,三马子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实现乡亲们祖祖辈辈“出门就能踩着水泥地”的梦想。
为解决 “吃水难”问题,工作队多方协调有关单位,新建3个蓄水池、新打4眼深水井,共铺设16000多米饮水管道,供水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新打灌溉机井10眼,修复旧井2眼,铺设灌溉管道5600多米,完善灌溉配电设备设施,改变了银山口村没有水浇地现状,方便发展林果产业,实现增产增收。
为解决 “住房难”问题,工作队走村入户调查摸底,虚心听取贫困户意见;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严格按规范实施,全村危房改造翻建17套、大修12套、暖心房维修46套;易地搬迁28户,全村实现无危房。同时,协调有关单位,对全村绿化美化,栽植各类树木6万多株;实施农村厕所改造190多个;组织清理尾矿和各类垃圾9600多立方米;在村内墙壁上制作宣传画和标语30余幅;整理河道1500多米。村子美了,村民们心情舒畅了,幸福感大大提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银山口村312户、76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309人。驻村伊始,工作队员们深入到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中间,敞开心扉拉家常、开座谈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确立 “扶贫”“扶志”两手抓的思路,树立“生活富起来,村容美起来”的目标。
脱贫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最管用的就是 产业扶贫。工作队筹措资金248万元,克服重重困难,在银山口村的荒坡上新建了300kw的村级光伏电站, 如今年收益在50万元左右,仅此一项累计收益已破100万元,每个贫困户家庭每年可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协调资金150多万元,由县统建年产2000头猪的宝迪养猪场,年收益在15万元以上,除村民分红外,稳定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3万元。另外,协调160万元资金,由县统建年产15万只鸡的玖兴养鸡场,年收益在20万元以上,除村民分红外,稳定增加银山口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
走访中,村民反映的 “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住房难、村容村貌差”等问题最多。根据需求,工作队逐一列出施工路线图和完成时间表,多方协调筹集资金,精心组织勘查设计,主动跑办手续配合施工,千方百计协调现场矛盾纠纷,累计投资680多万元,实施“村村通”7条道路,硬化27000多平方米;新修简易桥8座,加宽桥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10盏。不管晴天雨天,三马子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实现乡亲们祖祖辈辈“出门就能踩着水泥地”的梦想。
为解决 “吃水难”问题,工作队多方协调有关单位,新建3个蓄水池、新打4眼深水井,共铺设16000多米饮水管道,供水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新打灌溉机井10眼,修复旧井2眼,铺设灌溉管道5600多米,完善灌溉配电设备设施,改变了银山口村没有水浇地现状,方便发展林果产业,实现增产增收。
为解决 “住房难”问题,工作队走村入户调查摸底,虚心听取贫困户意见;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严格按规范实施,全村危房改造翻建17套、大修12套、暖心房维修46套;易地搬迁28户,全村实现无危房。同时,协调有关单位,对全村绿化美化,栽植各类树木6万多株;实施农村厕所改造190多个;组织清理尾矿和各类垃圾9600多立方米;在村内墙壁上制作宣传画和标语30余幅;整理河道1500多米。村子美了,村民们心情舒畅了,幸福感大大提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