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让不让吧 关注:138贴子:5,541
  • 3回复贴,共1

发个不水的,只是好像和主题有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看《多情》江湖游侠
飞凝探花
0位粉丝
1楼
看过焦版《小李飞刀》,也曾以为那是最李寻欢的人。
可是自从看了《多情剑客无情剑》,我便知道,这世上绝没有人能够演出李寻欢。
只有《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李寻欢。
希望这个吧里的人能够看一看《多情》,看一看真正的李寻欢,看一看他伟大的内心。
一·李寻欢与铁传甲
李寻欢救过铁传甲的命,从此,铁传甲做了李寻欢的“仆人”。
李寻欢散尽千金毅然出关,铁传甲毅然决然跟随出关。自那时起,他们不再是救人者与被救者的关系,而是朋友。
朋友,多么亲切的词!
铁传甲不一定理解李寻欢的做法,但他尊敬他,敢于为他付出生命,在所不惜。所以在李寻欢中了寒鸡散以后,他比李寻欢还急。他绞尽脑汁想找到解药,终在一次次失望后听从了李寻欢的话,带李寻欢去喝酒。
他不甘心!
他不甘心朋友这样死去,所以他用一身蛮力拉车,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对老天的不满。
为什么要让李寻欢这样一个朋友死去?
李寻欢明白,铁传甲不会轻易接受自己的死,所以他让铁传甲找解药,找凶手,虽然他早已看透一切,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
铁传甲是他的朋友!
是朋友,所以铁传甲要找解药,救李寻欢。是朋友。所以李寻欢让铁传甲为自己尽心尽力,知道铁传甲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白费的。
铁传甲为了朋友,解了酒禁,希望让李寻欢快乐的死去。他心中的痛,大概只有李寻欢懂得。十年关外,若不是铁传甲,李寻欢已不知沦落到什么地步了。李寻欢让铁传甲送自己走上死亡之路,也正是对这段友谊的认同。两人豪气对饮,笑中带悲,这等看透生死的友谊,是怎样的让人羡慕!
后遇梅二先生,李寻欢对自己的死活也是毫不在意,有无解药,他都是一脸平静。可铁传甲不同,他的心情随梅大先生的一举一动而变,为有无解药而变。
当李寻欢到了龙啸云家中(李园),铁传甲为李寻欢高兴,却不在乎自己的处境。当赵正义等人认出自己,阴谋除掉铁传甲时,铁传甲“逃走”了。
他为何逃?
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死。
他怕自己连累李寻欢,会使李寻欢再次失去眼前的热闹。
他是一位只肯共苦不愿同甘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何处寻?
可是他离开了,就能使李寻欢拥有快乐吗?
有些人害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李寻欢这样的“浪荡公子”可谓人人得而诛之,又怎会因铁传甲的离开而得到认同呢?这也许反而会让李寻欢多一个窝藏“江湖败类”的恶名。
李寻欢怎会不知?但是他不在乎。
铁传甲离开江湖,就可能有安全,他在李寻欢身边才会有危险。所以李寻欢很高兴得让他走了。
这样一对彼此奉献的朋友!



IP属地:安徽1楼2010-04-25 11:02回复
    二·李寻欢与梅大梅二
    李寻欢与梅二先生的相识颇为凑巧。
    话说李寻欢中了寒鸡散,自以为命不久矣,铁传甲拉着他就到了牛家庄。
    铁传甲与李寻欢一段肺腑之言让人唏嘘不已。
    虬髯大汉举杯道:“少爷,恕我放肆,我敬你一杯。”
          李寻欢一饮而尽,但手已拿不稳酒杯,酒已溅了出来,他一面咳嗽着,一面去擦溅在身
    上的酒,一面边笑着道:“我从未糟蹋过一滴酒,想不到今日也……”
          他忽又大笑道:“这衣服陪了我多年,确实我也该请他喝一杯了,来来来,衣服兄,多
    承你位我御寒蔽体,我敬你一杯。”
          虬髯大汉刚替他倒了一杯酒,他竟全都倒在自己衣服上。
          掌柜的和店伙面面相觑,暗道:“原来这人不但有病,还是个疯子。”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个不停,李寻欢要用两只手紧握酒杯,才能勉强将一杯酒送进
    嘴里。
          虬髯大汉忽然一拍桌子,大呼道:“人生每多不平事,但愿长醉不复醒,我好恨呀,好
    恨!”
          李寻欢皱皱眉道:“今日你我应该开心才是,说什么不平事,说什么不复醒,人生得意
    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虬髯大汉狂笑道:“好一个人生得意须尽欢,少爷,我再敬你一杯。”
          凄厉的笑声,震得隔壁一张桌上的酒都溅了出来,但笑声未绝,他又已扑倒在桌上,痛
    哭失声。
          李寻欢面上也不禁露出黯然之色,唏嘘道:“这二十年来,若非有你,我……我只怕已
    无法度过,我虽然知道你的苦心,还是觉得委屈了你,此后但愿你能重振昔年的雄风,那么
    我虽……”
          虬髯大汉忽又跳起来,大笑道:“少爷你怎地也说起这些扫兴的话来了,当浮一大白。

          他们忽哭忽笑,又哭又笑。
          店掌柜的和伙计又对望了一眼,暗道:“原来两人都是疯子。”
    就在这时,一个嗜酒如命的人——梅二先生出现了。
    梅二先生不愿给赵老大的兄弟看病,被打得稀里哗啦。铁传甲看不下去了,他出手救下梅二先生。
    梅二先生一眼看出李寻欢以中毒,以为铁传甲救他是为了给李寻欢解毒。当他知道李寻欢是一个看透生死,无欲所求的人后,内心是极其佩服,当即决定救李寻欢。
    这也许是因为他不愿欠别人东西,也许是被李寻欢感动,但这位“妙郎中”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不要脸。作为一个武功不太好的人,没有一点原则,怕是早已死了。这也是迫不得已吧!
    梅二先生把李寻欢当作朋友,也许就因为李寻欢能够克服自己克服不了的,比如生死。
    当一个人了解李寻欢的精神后,谁不想把他当做朋友?!
    看到梅大先生,他正命小童用水洗梅花上的雪。
    梅大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他很善变,却一点也不做作。没有用的人就滚,这大概就是他的原则。这个原则很好,很现实。正因为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所以他注定要被李寻欢感动。
    梅大先生上上下下望了他几眼,忽然一把拉住他的手,大笑道:“慕名二十年,不想今
    日终于见到你了,李兄呀,李兄,你可真是想煞小弟也!”
          他前倨后恭,忽然变得如此热情,李寻欢反而怔住了。
          梅大先生已一揖到地,道:“李郎休怪小弟方才失礼,只因我着兄弟实在太不成材,两
    年前带了个人回来,硬说是鉴定书画的法家,要我将藏画尽拿出来给他瞧瞧,谁知他们却用
    两卷白纸,换了我两幅曹不兴的精品跑了,害得我三个月睡不着觉。”
          李寻欢失笑道:“梅大先生也休要怪他,酒瘾发作时若无钱打酒,那滋味确不好受。”
    


    IP属地:安徽2楼2010-04-25 11:05
    回复
      梅大先生笑道:“如此说来,李兄想必也是此道中人了。”
            李寻欢笑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道臣是酒中仙。”
            梅大先生笑道:“好好好,骑鹤,先莫洗梅花,快去将那两坛已藏了二十年的竹叶青取
      出,请李探花品尝品尝。”
            他含笑揖客,又道:“好花赠佳人,好酒待名士,在下这两坛酒窖藏二十年,为的就是
      要留着款待李兄这样的大名士。”
            梅二先生道:“这话倒不假,别的客人来,他莫说不肯以酒相待,简直连壶醋都没有,
      只不过,李兄此来,却并非来喝酒的。”
            梅大先生只瞧了李寻欢一眼,就笑道:“寒鸡之毒,只不过是小事一件而已,李兄只管
      开怀畅饮,这件事在下自有安排的。”
            草堂中自然精雅,窖藏二十年的竹叶青也极香冽。
            酒过三巡,梅大先生忽然道:“据说大内所藏的‘清明上河图’,亦为膺品,真迹却在
      尊府,此话不知是真是假。”
            李寻欢这才知道他殷勤待客,其意在此,笑道:“这话倒也不假。”
            梅大先生大喜道:“李兄若肯将之借来一观,在下感激不尽。”
            李寻欢道:“梅大先生既然有意,在下岂有不肯之理,只可惜,在下也是个败家子,十
      年前便已将家财荡尽,连这幅画也早已送人了。”
            梅大先生坐在那里,连动都不会动了,看来就象是被人用棍子在头上重重敲了一下,嘴
      里不住喃喃道:“可惜,可惜,可惜……”
            他一连说了十几声可惜,忽然站起来,走了进去,大声道:“骑鹤,快将剩下的酒再藏
      起来,李探花已喝够了。”
            梅二先生皱眉道:“没有‘清明上河图’,就没有酒喝了么。”
            梅大先生冷冷道:“我这酒本来就不是请人喝的。”
            李寻欢非但不生气,反而笑了,他觉得这人虽然又孤僻,又小气,但率性天真,至少不
      是个伪君子。”
            虬髯大汉却已沉不住气,跳起来大喝道:“没有‘清明上河图’,连解药也没有了么。

            这一声大喝,震得屋顶都几乎飞了起来。
            梅大先生却是面不改色,冷冷道:“连酒都没有了,哪有什么解药。”
            虬髯大汉勃然大怒,似乎就想扑过去。
            李寻欢却拦住了他,淡淡道:“梅大先生与我们素不相识,本来就不是定要将解药送给
      我们的,我已叨扰了人家的美酒,怎可再对主人无礼。”
            虬髯大汉嘎声道:“可是少爷你……你……”
            李寻欢挥了挥手,长揖笑道:“恨未逢君有尽时,在下等就此别过。”
            谁知梅大先生反而又走了回来,道:“你不要解药了。”
            李寻欢道:“物各有主,在下从来不愿强求。”
            梅大先生道:“你可知道若没有解药,你的命也没有了么。”
            李寻欢微笑道:“生死有命,在下倒也从未放在心上。”
            梅大先生瞪了他半晌,喃喃道:“不错不错,连‘清明上河图’都舍得送人,何况自己
      的性命。这样的人倒也天下少有,天下少有……”
            他忽又大声道:“骑鹤,再把酒端出来。”
            虬髯大汉又惊又喜,道:“解药呢。”
            梅大先生瞪了他一眼,冷冷道:“有了酒,还会没有解药。”
      接下来又是李寻欢与梅二先生。
      梅二先生与李寻欢同样爱酒,自然更谈得来。所以他关心李寻欢的身体。李寻欢自己却不在意。
      接下来便又体现了梅二先生的气节,宁死也不愿背叛朋友。
      这便是义气!
      与梅大先生的不管不顾相比,梅二先生更接近于江湖豪侠。
           梅大先生看那幅画更已看得痴了,别的事他全不知道。
            梅二先生目光闪动,道:“你们带来的小孩子要杀人,你们也不管么?”
            巴英摊开双手笑了笑,道:“老实话,这孩子的事谁也管不了。”
      李寻欢与梅大是一种单一性的友情,梅大先生可能会被李寻欢某一点精神感动,但李寻欢似乎对梅大没有什麽情感。
      李寻欢与梅二先生可算是酒友,彼此欣赏对方的原则和嗜酒如命
      


      IP属地:安徽3楼2010-04-25 11:05
      回复


        IP属地:安徽5楼2010-04-28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