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来整理图片时,就在想这个问题,如果人这一生的数据都被记录,承载数据主体是否能替代肉体而“永生”,那么这数据必然得掌握在“我”
那“我”的一天能产生多少能指向“我”的数据?
1、个人本地文件数据,以个人为例,以照片和工作文档为主。照片,一天平均拍10多张,不同媒体类型如截图/静态照片/live等数据大小从几十 kB 到 3MB 不等,总计约20M,而国庆加上视频数据量更大;各类备忘和文档,由于文档使用周期较长,暂且每天预计约为2M。
2、社交关系,各种聊天数据,若只记消息文本约几kb
3、未来可能直接记录感官接触的数据…
大家每天有多少数据呢?用什么工具记录呢?
那“我”的一天能产生多少能指向“我”的数据?
1、个人本地文件数据,以个人为例,以照片和工作文档为主。照片,一天平均拍10多张,不同媒体类型如截图/静态照片/live等数据大小从几十 kB 到 3MB 不等,总计约20M,而国庆加上视频数据量更大;各类备忘和文档,由于文档使用周期较长,暂且每天预计约为2M。
2、社交关系,各种聊天数据,若只记消息文本约几kb
3、未来可能直接记录感官接触的数据…
大家每天有多少数据呢?用什么工具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