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框架,解决采购没有发票这个问题,思路也就清晰了
实务中有很多做法,比如谈判增加税点,谈年度采购战略合同,等对方有了免税额度(小规模增值税180万/年免税)再开,等等
但在节税领域,主流做法,还是搭建采购平台(用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有几个好处:
1)个独/个体可以核定征收,一般采用双定或核定征收率
2)个独/个体没有企业所得税
3)个独/个体同样适用小规模增值税180万/年免税政策
所以搭采购平台过渡,解决这部分采购没发票的问题,是大多数税务咨询师的做法。当然,有的为了同时筹划增值税,还会把采购平台放到税收洼地(财政扶持地)
但,针对我们当地,个独和个体的监管政策,我并不太清楚。毕竟有的地区可以核定,有的地区不给核
定,有的地区注销容易,有的地区还要查账,标准完全不同
没办法了,只能自己出去跑了,毕竟做销售出身,这些咨询沟通不在话下,直接以老板的身份到我们当地各个区的工商,税务大厅去咨询不就好了嘛
实务中有很多做法,比如谈判增加税点,谈年度采购战略合同,等对方有了免税额度(小规模增值税180万/年免税)再开,等等
但在节税领域,主流做法,还是搭建采购平台(用个人独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有几个好处:
1)个独/个体可以核定征收,一般采用双定或核定征收率
2)个独/个体没有企业所得税
3)个独/个体同样适用小规模增值税180万/年免税政策
所以搭采购平台过渡,解决这部分采购没发票的问题,是大多数税务咨询师的做法。当然,有的为了同时筹划增值税,还会把采购平台放到税收洼地(财政扶持地)
但,针对我们当地,个独和个体的监管政策,我并不太清楚。毕竟有的地区可以核定,有的地区不给核
定,有的地区注销容易,有的地区还要查账,标准完全不同
没办法了,只能自己出去跑了,毕竟做销售出身,这些咨询沟通不在话下,直接以老板的身份到我们当地各个区的工商,税务大厅去咨询不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