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企业吧 关注:185贴子:466
  • 0回复贴,共1

今日小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审计的行业“隐语”,一句话识别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的财报都是专业人士做出来的,对于大多数股民而言,财务造假是非常难识别的。那么,怎么可以一眼就知道财报中藏有猫腻呢?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审计报告意见,只要是审计不敢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报,多多少少都存在造假的问题,只不过造假的程度不同罢了。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审计意见类型分为无保留意见、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与否定意见。其中,后四种审计意见均属于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从审计师的保证程度来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一是无保留意见,其保证程度最高,它表示审计师认为财报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报编制基础的规定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绝大部分公司财报的审计意见均为无保留意见。
二是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它属于无保留意见,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如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或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错报说明等。
三是保留意见,它表示审计师认为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报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或者审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形成审计意见基础的审计证据,而且未发现的错报(如存在)对财报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四是无法表示意见,它表示审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如存在)对财报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
五是否定意见,它表示审计师认为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报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
也不能说只要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报就是真的,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不少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报也是假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是审计给出了标准无保留意见,那么至少说明通过合理运用财务技术进行调节,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是可信的。
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任何意见的财报数据都可以怀疑其真实性,多多少少都存在造假情况。审计不敢给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报,那肯定属于用钱和用人脉都摆不平的造假,股民一定要知道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财报,则财报阅读者基本难以通过财报获取关于公司经营状况与盈利能力的可靠信息,同时表明其信息披露极有可能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已严重违反《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信息披露的原则与规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12 15: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