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利用吧 关注:21贴子:64
  • 0回复贴,共1

新手小白如何准备考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手小白如何准备考研
2022届考研复习已进入强化阶段,2023届同学也在着手准备了,那么作为小白该从何入手?不用着急,小编在这里准备了详细的介绍,为你排忧解难。
考研首先要干嘛?直奔主题复习?当然不是!
第一步:择校、择专业
首要任务当然是择校、择专业了。相信你在翻阅各大网站信息时没少见过这句话“选择大于努力”,这里指的便是对专业和院校的选择,这可是大有学问,听我跟你细细道来。
这两者之间权重,小编建议选择专业大于院校。为何这样说?因为专业可以让你更上一层楼,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对来说,院校只是看起来更好的外壳。若是专业选择对了,努力就会在最后见到显著成效;若是选择错误,可能将偏离原本的航线,渐行渐远。
注意事项:
本专业优势更明显,大学的几年时间都在学习、实验还有实践,经验可谓是“相当丰富”,备考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跨专业难度相对较大。因为跨考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所以备考有一定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跨考专业原专业的同学,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验,更了解该专业的重难点。但事实是跨考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跨专业考生不必太担心原专业同学,因为这样的竞争对手并不多。只要做足充足的准备,上岸几率还是很大的。
做好plan B。最初选择一定奔着符合自己的排行榜第一院校去的,但也无法避免一些特殊情况发生,例如目标院校招生简章变化、考试大纲更新、竞争人数太多等因素。
第二步:如何选择
1. 对自身能力的评估。
①成绩排名如何:数学成绩好不好决定是否适合考数学的专业;英语成绩决定能不能冲刺更好的学校;专业课成绩决定能否报考名校。
②试着掐表完成一次初试模拟考,预估自己水平,查找薄弱点,找准努力点,评估未来能达到的高度。
2. 对未来发展的考量。
①从未来发展方向出发,是想从事一份怎样的工作。做一个码农、进入金融行业、成为一个考古学家、探索另一个星球的奥秘......
②毕业后,想要留在哪个城市发展,北上广深还是不再远离家乡。
3. 理想中的院校。
更看重它的地理位置、院校知名度、师资力量还是它的上岸几率更大。
4. 学硕还是专硕。
这取决于你在学术上的追求,若更想深入探索知识的奥妙,便可选择学术型硕士,不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更倾向于学术研究还能有机会申请硕博连读;若是为了镀金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专业型硕士当然是更好的选择。
5. 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考量。
选择中也会遇到一些不会或者已经落下太多内容的科目,对于这一类情况,主要取决于你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选择更有难度的专业也未尝不可;学习能力欠缺,更擅长的科目是保险的选择。
第三步:信息搜集途径
对于资讯的查询,去哪些平台搜集,也是备考中的重要部分。找到最新、最全的信息资讯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研招资讯、国家政策、硕士目录、专业解析、网络报名、网络调剂等都能在网站搜索。
其他渠道:各院校研究生官方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科教评价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海文考研、神龙考研等;专业机构平台;考研资讯群等等。
第四步:做好计划、搜集资料
复习计划必不可少。不仅要准备年计划、月计划、还有周计划,越详细越好。年计划是对整个考研复习的计划,整体大框架不轻易改变;月计划更加精细到每一个科目、每个复习阶段;周计划是每一周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精确到分、到秒。
复习方法的查找、复习资料的选择。备战高考时都有老师带着复习,考研却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资料、方法。怎样做?当然是向有经验的人咨询,有考研经历的师兄师姐、成功上岸的考研人物经验分享、各大平台经验分享,多种多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五步:养成好习惯、调整心态
大学里,没有了高中备考时的激烈竞争、紧张氛围,许多人在没有太多学业烦恼的状态下变得没有自制力。既已决定考研,从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早起、锻炼、规范作息、规定学习时间。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形成良好的习惯就是最困难的开始。
另一个便是心态,一定要做好顶住压力的准备,考研是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从备考开始到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算落下帷幕。这期间可能会经历放弃、懈怠、烦闷、迷茫等各种消极心态干扰,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压力到来无法应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加油吧,未来的研究僧。更多想了解的内容评论区留言,小编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1楼2021-10-19 17: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