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1,057贴子:6,149,489

【记录】别忘记看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不求其他,希望这次自己能坚持~欢迎交流和分享。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3 22:31回复
    2L找找我的小伙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23 22:31
    收起回复
      好久没读葛亮的作品,读他的文字像在看一部陈旧的老电影每个片段一帧一帧地在脑海里放映,温暖而悲凉,纯粹而忧伤,读完好久还沉浸在其中。这本书有个标签叫“悬疑”,对那些喜欢读侦探小说的读者们来说,这本书多少有点小儿科了,可就像作者本人说的,喜欢读悬疑小说是因为喜欢造境,无论是人境还是心境,所以,细致的逻辑推理在这本书里大可以忽略不计。我在读前几个故事的时候有点蒙,到了后来也学会带有“侦探”的眼光看故事了,然而每每看到最后,作者轻轻松松一笔带过,让人觉得怅然若失,或许正好印证了后记里的那句话“与其说关心的是推理的过程,毋宁说是关心过程后的抵达。抵达的是真相,更是在漫长的绝望与欲望后,真相大白的软弱。”看到最后,我无比地关心事情的来源和结果,以至于忽略了故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等再回头去读时,突然发现,有时故事的结局已经藏在那些数不清的细节里了。仔细想想,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总喜欢在一件事情出结果之后才开始追根溯源,然后又要感叹一句:“哦,原来是这样啊!”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个体会,即故事朝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颠覆你的看法,我突然意识到,悬疑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我人性的探索。当我们作为读者,有了“悬疑”的意识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文章中摸索,想要探索出故事的真相以及作者想引导的路,这种探索不仅仅基于文本,更是基于每个读者自身对人性的探索和考察,那么你所探求的真相到底是不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呢,个人认为作者在这一块有很巧妙的构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3 22:32
      回复
        今天读《中简哲》,提到董仲舒的三统论,讲到儒家以这样的理论来解释朝代的更迭,不禁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朝代最多只有两三百年的通知历史呢?和历史系的朋友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他指出商和西周的历史很长,但那时尚未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较少,人们可以从外部去获取资源来维持自身的发展。秦之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大一统,有了统治阶级的掌控,百姓们只能从内部解决矛盾。似乎每个朝代的衰落都伴随着“百姓造反,君主无能”,百姓们因为吃不了饭了,所以要揭竿起义,推翻旧的政权,建立新的政权以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那么是否意味着一个朝代有许多贤明的君主就能避免这样的衰落呢?答案是否定的,君主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固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他不能统治封建社会的一切。有学者将朝代更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政权,第二个阶段是百姓安心生活,第三个阶段是大势已去,仔细想想,第三个阶段似乎是矛盾积累的爆发点。倘若君主荒淫无道,便会影响苍生,倘若君主严明法律,便会触犯到贵族阶级的利益,所以,君主不管怎么做,都会产生并积累矛盾,这样的矛盾爆发后,社会秩序难以继续维持,因而一个朝代就衰落了,这可不可以理解为历史周期定律?一点浅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3 22:33
        回复
          王安忆的《墙基》很有戏剧张力,是看到现在她的短篇小说里最精彩的一篇。
          “总之是去广阔的天地,在那个天地里,是不存在墙基的。”
          “墙基,还在,横着。高处地面一二厘米,固执地沉默着。”
          在我一度以为墙基不在了的时候作者又在提醒我墙基一直都在,就好像两个世界的人,怎么会因为一次变故就成为了一个世界的人呢,低估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的感情,高估了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24 11:23
          回复
            《墙基》写的很精彩!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4 11:25
            回复
              王安忆《庸常之辈》和《野菊花》都是很普通的故事,但是读起来让人心情很好,大概是因为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很积极的人吧。两个主人公都能摆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堕落,不奢求 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自己应该得到的资源和财富,其实大部分人不过是野菊花和庸常之辈的缩影罢了,希望自己也能用这样的平常心去拥抱生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0-24 16:20
              回复
                奇怪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24 16:23
                回复
                  这个是新贴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25 11:11
                  收起回复
                    很有时代感,其中最喜欢《墙基》和《分母》,两篇真正地打动人心。前几篇感觉在写“心理”,后面几篇在写“距离”,有种淡淡的惆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26 20:47
                    回复
                      读路遥的小说,头顶是朦胧的月色,亮闪闪的星星布满了整个天空,眼前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耳边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溪水流过石头的淙淙声,空气中弥漫的是田间泥土的清香。青年人的羞涩与懵懂,现实的落差与惆怅,恰到好处,希望这一切美好晚点褪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27 19:23
                      收起回复
                        批注可以说是很真实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27 23:30
                        回复
                          《林散之读笔法》里面很多关于笔法的内容都忘记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林散之先生每天清早起床会先练100个字再去做别的事,《曹全碑》一共是800多个字,我练了大概两周的时间,练字静心,但是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练多了就会感到枯燥,往往失去了练字本身的效果,突然意识到,你所认为了不起的事只是大师日复一日的坚持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28 21:57
                          收起回复
                            《回归故里》这一节写的挺深刻的。母亲拖着年迈的身子在工厂做工,供作者读书上学,作者在教室里读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没提距离二字,却把距离二字描写的淋漓尽致,对于这样的差异,作者也进行了思考,他虽然意识到父母的不易,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们之间的距离。作者很矛盾,工人家庭出身,他痛恨那些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家,可是他自己却无意中进入了资产阶级聚集的社会,读着那些只有上流社会才看得懂的书。他无比热爱工人阶级的理论,却讨厌同为工人阶级的、他的父母的软弱无能,粗鄙浅薄才,并且努力地想把这段印记从自己的生命中抹去,这样的矛盾对抗很尖锐,但细细琢磨似乎又有迹可循,书的主题跟《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点相似,不过那本比较隐晦,也没有这本书深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1-02 16:06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1-02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