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最新访谈(转)
草根艺术
中国新音乐巅峰对话系列之二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张楚,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天真的人,
一个狂热的人,一个冷静的人,
一个矛盾的人,然而他的天真中却颤动着这个时代的复杂经验。
最近张楚再度从老家西安出走,把家搬到青岛,又在北京排练,准备来广州参加第二届新年国际音乐节。以下是乐评人张晓舟和张楚的一次聊天。
“魔岩三杰里面,可能窦唯现在是最好的,我和何勇差一点。我们是要一点点过了这个坎,往前走。”
“在贺兰山,我看到了人们的变化,我想五六年,或者十年后,人们的内心会更美好,更强大。”
“以前音乐情感是向外的,现在是朝着自我完善方面走”
张晓舟:一个老问题,三年前你为什么要离开,现在为什么又从西安回来了?
张楚:当时我感觉被摇滚乐的观念框住了,自己也被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搞糊涂了。一开始的时候,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时候,感性很强大,1997年做《造飞机的工厂》的时候就回到理性了……
张晓舟:《造飞机的工厂》想的东西挺多、挺大,但有些撑不住,是不是感性和理性不太平衡?
张楚:对,就是想找到这种平衡,要处理理想。
张晓舟:这三年听说你在西安做了很多电子的东西?
张楚:大多是纯音乐、和声、音色上做得比较多,我是学理工科的。以前音乐情感是向外的,宣泄和诉说,现在是朝着自我完善方面走,更纯粹——这个词对吗?——就是纯粹了吧。
张晓舟:就是回到音乐本质了。
张楚:也可以这么说。
张晓舟:何勇说:“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
张楚:(笑)这里头有一个最大的精神屏障。为什么会成仙了呢?那是一种原始的平民精神进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里头会发生的变化,人们内心的那种梦想进入了一个物质的时代。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所受的教育其实很不错,老师也挺好,我们有理想,后来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就想逃脱生活的平庸,摇滚乐就是更多地发掘内心……希望人人都能够确认自己更自信。
张晓舟:你的意思是:10年来社会变了,时代改变了你们三个?
张楚: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就进入了全球化,我们被异国情调吸引,又拿民族文化给这个世界看,但没有很自信……
张晓舟:对于现在的朋克小孩来说他们不在乎,他们全球化他们唱英文,和我们不一样。
张楚:当时我们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有一种性格的膨胀,处于一种还没准备好的自大中,没有回到十八九岁时的状态——懂得爱。
张晓舟:这就是普遍的问题,不只是中国摇滚,性格的膨胀和懂得爱是不同的。音乐的能力是否也有先天不足的缺陷?
张楚:不,中国人,或者东方人是最有情感的,那种三维的细腻——哪怕体现在一个瓷器上——是强项,永远不会失去,但我们缺乏西方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理解,我们现在需要理解的平衡,得找到方法和自信。
“我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五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张晓舟:你听窦唯的东西了吗?你怎么看他的变化,他是你们三个人中变化最大的。
张楚:我最近在后海见了他一次,他参加一个同学聚会,我觉得窦唯比上一次我见他还要好。他的音乐就是用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对抗外在世界的变化。
张晓舟:那你呢?这三年你也是在用最简单的方法对抗外在世界的变化吗?
张楚:为什么说成仙呢?最后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去过西藏五六次。我想艺术是心灵的一个部分,是宗教的一个部分,帮助你找到来源和出口。因为我的性格,我走错了一个地方,我直接面对终极,面对宗教,终极的东西是写在书上的,是感悟得到的,我缺乏用身体来吸收、认识它的过程,这必须用艺术的方式做出来。这几年在西安我一直往前朝着终极走,现在我想应该通过工作和音乐来走。
草根艺术
中国新音乐巅峰对话系列之二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张楚,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天真的人,
一个狂热的人,一个冷静的人,
一个矛盾的人,然而他的天真中却颤动着这个时代的复杂经验。
最近张楚再度从老家西安出走,把家搬到青岛,又在北京排练,准备来广州参加第二届新年国际音乐节。以下是乐评人张晓舟和张楚的一次聊天。
“魔岩三杰里面,可能窦唯现在是最好的,我和何勇差一点。我们是要一点点过了这个坎,往前走。”
“在贺兰山,我看到了人们的变化,我想五六年,或者十年后,人们的内心会更美好,更强大。”
“以前音乐情感是向外的,现在是朝着自我完善方面走”
张晓舟:一个老问题,三年前你为什么要离开,现在为什么又从西安回来了?
张楚:当时我感觉被摇滚乐的观念框住了,自己也被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搞糊涂了。一开始的时候,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时候,感性很强大,1997年做《造飞机的工厂》的时候就回到理性了……
张晓舟:《造飞机的工厂》想的东西挺多、挺大,但有些撑不住,是不是感性和理性不太平衡?
张楚:对,就是想找到这种平衡,要处理理想。
张晓舟:这三年听说你在西安做了很多电子的东西?
张楚:大多是纯音乐、和声、音色上做得比较多,我是学理工科的。以前音乐情感是向外的,宣泄和诉说,现在是朝着自我完善方面走,更纯粹——这个词对吗?——就是纯粹了吧。
张晓舟:就是回到音乐本质了。
张楚:也可以这么说。
张晓舟:何勇说:“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
张楚:(笑)这里头有一个最大的精神屏障。为什么会成仙了呢?那是一种原始的平民精神进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里头会发生的变化,人们内心的那种梦想进入了一个物质的时代。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所受的教育其实很不错,老师也挺好,我们有理想,后来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就想逃脱生活的平庸,摇滚乐就是更多地发掘内心……希望人人都能够确认自己更自信。
张晓舟:你的意思是:10年来社会变了,时代改变了你们三个?
张楚: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就进入了全球化,我们被异国情调吸引,又拿民族文化给这个世界看,但没有很自信……
张晓舟:对于现在的朋克小孩来说他们不在乎,他们全球化他们唱英文,和我们不一样。
张楚:当时我们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有一种性格的膨胀,处于一种还没准备好的自大中,没有回到十八九岁时的状态——懂得爱。
张晓舟:这就是普遍的问题,不只是中国摇滚,性格的膨胀和懂得爱是不同的。音乐的能力是否也有先天不足的缺陷?
张楚:不,中国人,或者东方人是最有情感的,那种三维的细腻——哪怕体现在一个瓷器上——是强项,永远不会失去,但我们缺乏西方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理解,我们现在需要理解的平衡,得找到方法和自信。
“我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五官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张晓舟:你听窦唯的东西了吗?你怎么看他的变化,他是你们三个人中变化最大的。
张楚:我最近在后海见了他一次,他参加一个同学聚会,我觉得窦唯比上一次我见他还要好。他的音乐就是用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对抗外在世界的变化。
张晓舟:那你呢?这三年你也是在用最简单的方法对抗外在世界的变化吗?
张楚:为什么说成仙呢?最后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去过西藏五六次。我想艺术是心灵的一个部分,是宗教的一个部分,帮助你找到来源和出口。因为我的性格,我走错了一个地方,我直接面对终极,面对宗教,终极的东西是写在书上的,是感悟得到的,我缺乏用身体来吸收、认识它的过程,这必须用艺术的方式做出来。这几年在西安我一直往前朝着终极走,现在我想应该通过工作和音乐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