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OC是连接尾板的后臂。A点为连接小撑臂轴。A点是圆周运动,B点是直线运动,B点代表合模活塞杆的运动。AB就是小撑臂。我把小撑臂AB加长了,以取消十字头。因为取消十字头后,只能上下两个小撑臂共轴于B点,不得不加长小撑臂。加长小撑臂后,成了长杆AB推小圆。
图2是目前结构。由于有十字头截短小撑臂(十字头没画出),所以小撑臂AB短,是短杆推小圆。短杆速度快,而加长小撑臂成了长杆,会影响合模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弄十字头,有十字头过渡才好截短小撑臂,成就短杆推小圆。短杆推小圆是目前结构,长杆推小圆是我改的结构(为了取消十字头)。但是长杆影响合模速度三四成,怎么办,我又闹出个长杆推大圆,图三。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2d63e3cdb18367aad897fd51e728b68/9425730e0cf3d7ca694ccc63af1fbe096b63a970.jpg?tbpicau=2025-02-28-05_d63ec1080c19645f0bae865c3b6a89dc)
图三,把OC加长为OC一撇。即,把后臂力臂从150加长到200,加长了50,即加长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合模力增加三分之一。那么合模活塞行程增加多少?也就是从A一撇A,加长到B一撇B,这是增长的合模活塞行程。B一撇B,比A一撇A长多少?长了六分之一。也就是合模力增加三分之一,合模行程只增加六分之一,合模速度影响有限。
OC一撇为半径的大圆,合模力增加了三分之一,我把缸的截面积砍掉三成,则合模力不变,同时因为缸小了三成,合模速度增加三成,这样就把长杆推大圆,牺牲的四成合模速度找回来了,合模力还不变。
长杆推大圆牺牲的合模速度,是与短杆推小圆比较而来的,而图三比较的只是长杆推大圆与长杆推小圆。
所以有三种结构:短杆推小圆,是目前结构;长杆推小圆,是我初次改进的结构;长杆推大圆,我找回合模速度的结构。
有意思的一个几何现象:长杆推大圆,比长杆推小圆,获得的力臂更长,而牺牲的速度较少。本篇名为《长杆与大小圆》。
图2是目前结构。由于有十字头截短小撑臂(十字头没画出),所以小撑臂AB短,是短杆推小圆。短杆速度快,而加长小撑臂成了长杆,会影响合模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弄十字头,有十字头过渡才好截短小撑臂,成就短杆推小圆。短杆推小圆是目前结构,长杆推小圆是我改的结构(为了取消十字头)。但是长杆影响合模速度三四成,怎么办,我又闹出个长杆推大圆,图三。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2d63e3cdb18367aad897fd51e728b68/9425730e0cf3d7ca694ccc63af1fbe096b63a970.jpg?tbpicau=2025-02-28-05_d63ec1080c19645f0bae865c3b6a89dc)
图三,把OC加长为OC一撇。即,把后臂力臂从150加长到200,加长了50,即加长了三分之一,也就是合模力增加三分之一。那么合模活塞行程增加多少?也就是从A一撇A,加长到B一撇B,这是增长的合模活塞行程。B一撇B,比A一撇A长多少?长了六分之一。也就是合模力增加三分之一,合模行程只增加六分之一,合模速度影响有限。
OC一撇为半径的大圆,合模力增加了三分之一,我把缸的截面积砍掉三成,则合模力不变,同时因为缸小了三成,合模速度增加三成,这样就把长杆推大圆,牺牲的四成合模速度找回来了,合模力还不变。
长杆推大圆牺牲的合模速度,是与短杆推小圆比较而来的,而图三比较的只是长杆推大圆与长杆推小圆。
所以有三种结构:短杆推小圆,是目前结构;长杆推小圆,是我初次改进的结构;长杆推大圆,我找回合模速度的结构。
有意思的一个几何现象:长杆推大圆,比长杆推小圆,获得的力臂更长,而牺牲的速度较少。本篇名为《长杆与大小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