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吧 关注:247贴子:2,186
  • 6回复贴,共1

把心放在法身的原点上,那你离解脱就不远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果地因行
今天要谈的是「佛教」与「一佛乘」。佛教是一种人生觉醒的教育。传统上,我们总以身体为基础,将其误认为生命,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追求。
其实我们追求的是身体的而非生命的目标。身体的目标只是一种物理现象,要生产、吃饭、睡觉……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于外在的世界跟人家产生争执与冲突,说好听一点就叫“竞争”,其实无非是财、色、名、食、睡等等外在的东西。你拥有了,别人就得不到,于是你跟周遭的人发生对立,这就是世间物质的匮乏性所造成的一种现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31 11:00回复
    因为要达到目标,所以必须竞争,因为竞争,所以产生贪、嗔、痴、慢、疑;而从身、口、意所发、所造的无量无边罪业,你茫然不知。要你放下,不与人争,可能吗?你赚到了钱却还想赚更多,告诉你够了够了,留一点给别人赚,你肯停止吗?不但要有钱,还要有名,甚至更要有权,这权利的作用,左右了你对人生目标的认知。
    其实你所追求的是色身的目标,而非真正的生命目标。这一点,你体会得到、感受得到吗?或许你也曾不经意地这样想:“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这样过活吗?早上起床,晚上睡觉,人生就在起床和睡觉之间这样度过吗?我要这样汲汲营营、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吗?人生的价值跟意义是这样子吗?”
    这些想法像晴空里的一片白云,偶尔飘过脑海,你淡淡地想了一下,很快就让它过去了。可是,这个声音却一直留在心海里:“人生的目的在哪里?我为何而来,要到哪里去?”你经常这样盘算,却没有答案,而你也没有进一步追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31 11:01
    回复
      其实,生命的宝藏就在这里,佛教给我们的也是这一片天空。听闻佛法所追求的就是生命的真相!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你也曾经想要追求,只是没有适当的指导,不得其法。佛法要教育我们的,就在这个地方。
      佛教将整个宇宙、整个法界展开为十类,其中六类称为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六凡都在生死轮回当中,而我们心中浮现过、想要探求的那个生命真相,其实就是四乘的四圣境界:声闻的阿罗汉、缘觉或独觉的辟支佛、大乘的菩萨、一佛乘的佛陀。成就四圣中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达到解脱。你可能向往成佛,然而成佛之路遥远,要怎么去奋斗,这是重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31 11:01
      回复
        今天其他三个部分就不谈了,主要是谈一佛乘如何成佛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的是,一般佛教徒对于「成就」的误解。大家想想看,明心见性以后又怎么样?成为阿罗汉以后又怎么样?开悟、成佛以后,又怎么样?或许你所拥有的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成佛就要坐好不能动,要像个木头,人家来供养柿子,很好吃,但不能吃。各种最好的都摆在你面前引诱,看你心动不心动?成佛以后累了也要睡觉,饿了也要吃饭,不是一直呆坐在那里。我们泥塑的佛像看多了,以为成佛以后也要一尊一尊坐在那里。如果修行变成这个样子,那就太没有意义啦!那究竟的真实义是什么?
        「一佛乘」就是先把「果地」列出来,然后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你的因,你要做的事,就会逐渐一直靠拢过来。这有点像你决定要当政治家,自然会先放下一些艺术活动,相反的,对于如何带领群众、经管国家,自然也会很在意。这就是先确立「果地」,而让「因行」跟着产生变化。
        今天我们要进入佛法的领域里,要明心见性,还是要往生净土?若要往生净土,那就一股脑儿栽进去:“南无阿弥陀佛……”;若要明心见性,也会注意参禅如何开智慧,要领在哪里?必须摸索自己的频道,因为个人的目标不同,选择的频道也不一样。
        一佛乘首先就在于确立「果地」,而后「因地」便随着条件、素质的不同而开始调整。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31 11:01
        回复
          接着要谈的是佛教的特质。刚才谈到确立「果地」是修行一佛乘的首要重点,所以我们知道设定色身目标为追求的对象是错误的,而应以法身作为追求的目标。
          法身就是追求生命的真谛——人生的目的、方向、价值与意义。当我们把心放在色身这个原点上时,就叫错误的原点。你一心追求财、色、名、食、睡,那将永远生死轮回。把心放在法身的原点上,那才是正确的原点,那你离解脱就不远了。讲起来很简洁、利落,但是真的有这么简单吗?事实上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你已经到达果地了。但是我们也可能会有一点疏忽,就是你以为它太简单了。
          我们对于财、色、名、食、睡的认知,其实不够,绝对不够!各位想想看,刚出社会的时候,你所追求的是什么?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个美好的眷属,成家、立业?你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不小心竟然一下子就赚了好多钱,然后你不租房子了,要买房子;不搭公车了,要买汽车。你根本不知道这个“财”的演变,会把你变成什么样子?原本想找一个工作,每个月赚几千块就不错了,哪知道十年、二十年后,赚个二、三十万都嫌太少,台币赚不够还赚美金。好啦!“财”是什么?你根本就不认识!每天这样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多无聊,还不如待在家里,守着电视看涨停、跌停下单,来回几分钟,就可以赚它一大把。然后呢?然后就有种种五光十色的花俏生活跟着出现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31 11:02
          回复
            你说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是这样吗?不!你随着声光刺激而一直变动,对财、色、名、食、睡根本不认识,只是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被牵着鼻子走而已呀!我们对法身的认识也一样。假如能在佛法中好好泡上二十年,就像你在社会中孜孜奋斗二十年一样,那你对法身的认识也将会完全改观。
            在色身领域里追求的,其实范围非常狭小,因为有好多事不能控制。伴侣跟你不合,你要怎么办?忍气吞声?子女不听话,说是前辈子结的孽缘,那事业不顺,就说是前辈子欠的这辈子还?身体不好的时候,又说是前辈子肉吃太多,杀生太多的关系?你的人生卯尽全力,却是完全无能为力。如果能事事如愿,那是福报,但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你如意一次,就得准备八、九次不如意。但,法身的世界就完全不一样!在法身里,我们拥有广大的空间可以发展。
            凡是人,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管谁都有烦恼,既然有烦恼,就一定有佛性,若能体会这一点,就能转烦恼成菩提。问题是,你要怎么转?就是修行啊!你能不能先把追求色身财、色、名、食、睡的这个部分,转过来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安住在法身上呀?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出家,在家人一样可以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照样可以探索人生的目的与方向,照样可以拥有生命的真相,但就看这一点你能不能转过来,这也就是佛法教导我们、指导我们的地方。
            佛法不会直接告诉你怎么样提高生产力、创造效率,因为这些用大脑式的训练,或者靠学校的教育就可以达到目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31 11:02
            回复
              在宗教的领域里绝不追求这些,它追求的是生命的真相、人生的真谛。佛法最大的特质就是给我们真正的肯定,并且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兑现。假如各位问学佛有什么好处?那么,告诉你一个好处就够了——就是学佛!学佛能让我们的人生永远比现在更好、更幸福;你愈往前走,就愈幸福、愈快乐,这就对了!假如你学佛学到满脸忧愁,肯定是弄错方向了。学佛会让你愈来愈像一朵花,这才是佛法给我们的利益啊!
              -海雲繼夢和上・《普賢行願》加拿大講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31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