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多以来全球的通胀水平都在不断上升,很多经济学者有关通胀理论也仅仅只是理论而已,美联储最初对通胀的预测也是错的。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在说通胀只是暂时现象的四个月前,我就认为美国的通胀水平不会是暂时的,高通胀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比美联储主席聪明呢?当然不是。
为什么美联储会错判局势
要是从人性的弱点来推定的话,那么任何的决定和想法一旦牵扯到利益就会迷失心智失去公允,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与其说美联储判断失误,我更觉得他们的决策是基于政治动机,就像70年代(尼克松时代)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所做出的错误决定一样如出一辙。
滞胀——就是指停滞性的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的同时,物价还持续上涨,形成高通胀、高失业和低经济增长的独特经济现象。说起滞胀就不能不提到1970年到1982年这段时期,那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果这个世上有时光穿梭机的话,我想大部分人会用它来纠正过去的错误。但华尔街(机构)似乎很想回到1970年代;那个年代滞胀盛行,美国也经历了近代史上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利率依次上升至近20%。
1970年代的通胀是如何爆发的
1970年代初期为了创造充分就业,当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高通胀,出现了美国近代史上最高的通货膨胀率,为5.72%。巨大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衰退摧毁了许多企业,并伤害了无数个人;股市也是一团糟,在20个月内下跌了近50%。那十年里,几乎没有人想和股票有任何关系;经济增长疲软导致失业率上升,最后达到两位数,而这一切的发生和当时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没有及时纠错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美联储成员,现在的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罗奇在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称,以铁腕手段执掌美联储的伯恩斯是一个迷恋数据的人。他认为,价格走势和经济周期一样受到特殊因素的严重影响,而这些都是与货币政策无关的噪音。
1972年至1973年的冬天,伯恩斯开始担心通货膨胀;1973年通货膨胀率翻了一番,达到8.8%,在这十年的后期,它上升到12%,到1980年通货膨胀率为14%。最后,美联储不得不更换领导人,改变了政策,依靠残酷的货币紧缩政策,包括接受经济衰退,将利率提高到大约20%才能最终压得住通胀。这个数字曾经被认为是高利贷。
而对利率敏感的行业(例如:住房和汽车),这么高的利率是毁灭性的。许多人都买不起车和房,美国也不得不承受超过10%的失业率。70年代巨大的通货膨胀被归咎于油价,货币投资者、贪婪的商人和贪婪的工会领导人。然而很明显,为巨额预算赤字提供廉价资金,并得到政治领导人支持的货币政策才是主因。
简而言之,在大通胀期间,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通货膨胀和通胀所带来的预期上升压力。当通货膨胀开始上升时,决策者往往因为反应滞后导致经济出现衰退。70年代,一些不利于经济的因素加剧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例如石油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正如伯恩斯后来总结到“在瞬间万变的时代,犯错的机会实在太多”。
历史照进现实,显然没有吸取教训
了解完美国70年代滞胀产生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在来看看今天,美联储九月之前一直坚称通货膨胀只是暂时性的,这些暂时性因素将随着疫情后的正常化而迅速消退。这种说法让人产生一种诡异的似曾相识感呢?
和上个世纪70年代最大的相似事件可能是另一个政策失误。当时美联储允许实际利率跌至负水平,可谓是为大通胀火上浇油。如今,联邦基金利率目前比通胀率低2.5个百分点以上;再加上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每月向充满泡沫的金融市场注入约1200亿美元,以及二战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所有的这一切恰恰发生在疫情后的繁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收闲置产能的时候。
当年的油价危机今天一样存在,今天华尔街的贪婪比当年的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不同的是,尼克松时代,美国正身处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而如今,美国深陷在疫情大流行中。即使如此,美联储似乎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是通过不断的印钱和采用低利率来维持市场的短暂繁荣,而把代价的球踢给了未来。
美联储和拜登政府坚称70年代的滞胀不会重演,很显然拜登政府不希望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前让经济陷入困境,只有保持繁荣才会得到更多选票。我觉得这也是美联储一拖再拖,不承认通胀过高的原因。然而,10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承认,供应链的短缺形势更加严峻,通货膨胀的风险变得更大,时间也会更长。
通胀滞涨是不是真的已经到来了呢
事实上,10月初的时候,美国银行就率先预测滞胀已经到来。过去的这段时间,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美国人,都因为滞胀问题而倍感焦虑。今天的滞胀担忧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由于物价同比上涨了5.4%,10月份通货膨胀率依然很高;其次,由于对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工人和自然资源的供应,因此加剧了供应链短缺。目前的经济学家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滞胀已经到来,另一派认为滞胀只是有个苗头而已,还不足以让我们惊慌。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现象,指的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所需要的量;即——货币超发引起货币贬值,直接表现为市场上的物价上涨。美联储大放水导致房价、股价、资产类价格及物价大幅上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通胀猛于虎,但对于国家来说,维持低水平的温和的通胀是有益的。自1990年以来,不少国家以2%的通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2012年,美联储首次确认通胀就业和利率三大目标。其中,首要的是将对称式通胀目标控制在2%以内,但估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通胀将继续高位运行;但对于美联储来说,只要不在上升就是现阶段最好的安慰。
为什么美联储会错判局势
要是从人性的弱点来推定的话,那么任何的决定和想法一旦牵扯到利益就会迷失心智失去公允,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与其说美联储判断失误,我更觉得他们的决策是基于政治动机,就像70年代(尼克松时代)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所做出的错误决定一样如出一辙。
滞胀——就是指停滞性的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的同时,物价还持续上涨,形成高通胀、高失业和低经济增长的独特经济现象。说起滞胀就不能不提到1970年到1982年这段时期,那是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果这个世上有时光穿梭机的话,我想大部分人会用它来纠正过去的错误。但华尔街(机构)似乎很想回到1970年代;那个年代滞胀盛行,美国也经历了近代史上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利率依次上升至近20%。
1970年代的通胀是如何爆发的
1970年代初期为了创造充分就业,当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高通胀,出现了美国近代史上最高的通货膨胀率,为5.72%。巨大的通货膨胀和随之而来的衰退摧毁了许多企业,并伤害了无数个人;股市也是一团糟,在20个月内下跌了近50%。那十年里,几乎没有人想和股票有任何关系;经济增长疲软导致失业率上升,最后达到两位数,而这一切的发生和当时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没有及时纠错有很大关系。
当年的美联储成员,现在的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罗奇在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称,以铁腕手段执掌美联储的伯恩斯是一个迷恋数据的人。他认为,价格走势和经济周期一样受到特殊因素的严重影响,而这些都是与货币政策无关的噪音。
1972年至1973年的冬天,伯恩斯开始担心通货膨胀;1973年通货膨胀率翻了一番,达到8.8%,在这十年的后期,它上升到12%,到1980年通货膨胀率为14%。最后,美联储不得不更换领导人,改变了政策,依靠残酷的货币紧缩政策,包括接受经济衰退,将利率提高到大约20%才能最终压得住通胀。这个数字曾经被认为是高利贷。
而对利率敏感的行业(例如:住房和汽车),这么高的利率是毁灭性的。许多人都买不起车和房,美国也不得不承受超过10%的失业率。70年代巨大的通货膨胀被归咎于油价,货币投资者、贪婪的商人和贪婪的工会领导人。然而很明显,为巨额预算赤字提供廉价资金,并得到政治领导人支持的货币政策才是主因。
简而言之,在大通胀期间,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通货膨胀和通胀所带来的预期上升压力。当通货膨胀开始上升时,决策者往往因为反应滞后导致经济出现衰退。70年代,一些不利于经济的因素加剧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例如石油和食品价格的冲击。正如伯恩斯后来总结到“在瞬间万变的时代,犯错的机会实在太多”。
历史照进现实,显然没有吸取教训
了解完美国70年代滞胀产生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在来看看今天,美联储九月之前一直坚称通货膨胀只是暂时性的,这些暂时性因素将随着疫情后的正常化而迅速消退。这种说法让人产生一种诡异的似曾相识感呢?
和上个世纪70年代最大的相似事件可能是另一个政策失误。当时美联储允许实际利率跌至负水平,可谓是为大通胀火上浇油。如今,联邦基金利率目前比通胀率低2.5个百分点以上;再加上无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每月向充满泡沫的金融市场注入约1200亿美元,以及二战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所有的这一切恰恰发生在疫情后的繁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收闲置产能的时候。
当年的油价危机今天一样存在,今天华尔街的贪婪比当年的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不同的是,尼克松时代,美国正身处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而如今,美国深陷在疫情大流行中。即使如此,美联储似乎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是通过不断的印钱和采用低利率来维持市场的短暂繁荣,而把代价的球踢给了未来。
美联储和拜登政府坚称70年代的滞胀不会重演,很显然拜登政府不希望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前让经济陷入困境,只有保持繁荣才会得到更多选票。我觉得这也是美联储一拖再拖,不承认通胀过高的原因。然而,10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承认,供应链的短缺形势更加严峻,通货膨胀的风险变得更大,时间也会更长。
通胀滞涨是不是真的已经到来了呢
事实上,10月初的时候,美国银行就率先预测滞胀已经到来。过去的这段时间,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美国人,都因为滞胀问题而倍感焦虑。今天的滞胀担忧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最新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由于物价同比上涨了5.4%,10月份通货膨胀率依然很高;其次,由于对商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工人和自然资源的供应,因此加剧了供应链短缺。目前的经济学家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滞胀已经到来,另一派认为滞胀只是有个苗头而已,还不足以让我们惊慌。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现象,指的是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所需要的量;即——货币超发引起货币贬值,直接表现为市场上的物价上涨。美联储大放水导致房价、股价、资产类价格及物价大幅上涨;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通胀猛于虎,但对于国家来说,维持低水平的温和的通胀是有益的。自1990年以来,不少国家以2%的通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2012年,美联储首次确认通胀就业和利率三大目标。其中,首要的是将对称式通胀目标控制在2%以内,但估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通胀将继续高位运行;但对于美联储来说,只要不在上升就是现阶段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