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风倾月吧 关注:7贴子:894

【旅游】楠溪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IP属地:上海1楼2010-04-30 13:44回复
    温州大若岩
         大若岩景区位于小楠溪中游,总面积85平方公里。
         景区特色:以飞瀑、奇峰、幽洞、秀水和神话传说见长。景区内瀑布众多,又千姿百态;奇峰怪石,妙趣横生。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洞穴幽深,口大内旷,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曾隐居此洞撰《真诰》一书;百丈瀑以宏大气势和落差高取胜;藤溪瀑潭天造地设,以美妙精巧著称,九漈瀑以漈多并富于节奏独秀一方;崖下库因藏而不露,“闻其声不见其形”,而使之引人入胜;十二峰则峰峰相挤,峥嵘挺拔,更为其他峰峦景观所不及。
         主要景点有:陶公洞、九漈石门台、百丈瀑、崖下库、十二峰、藤溪瀑布群、埭头古村、高徐村、醉溪、中心坑、小若岩群、芙蓉三崖、凤凰寨、小楠溪及沿岸滩林等。
        醉溪:位于水云村东北角。沿溪怪石奇岩,异峰幽洞,古松悬瀑,目不暇接。 该景群有:麒麟岩、麒麟泉、三连瀑、万岁坑、三角瀑、蛟龙喷水等景点。
         小楠溪滩林:溪水大部分1米深左右,少数潭数米深,溪水澄澈,晶莹如玉。乘筏漂流于碧玉溪中,水碧天蓝,水天一色,天上白云,倒映水底,竹筏犹如在云中穿,天上飞。两岸滩林稠密,浓荫蔽日。岸上绿柳、翠竹、乌桕、丹枫、白茅、红花,构成一幅醉人的画图。
    温州大若岩门票·开放时间:
         1、景区门票:1、景区门票:陶公洞 10元/人;九漈石门台 30元/人;十二峰 30元/人
         2、景区停车场收费:   
         大若岩山门、石门台停车场:大客 15元/辆;中客、面包车 10元/辆;小车 5元/辆;摩托 2元/辆
         崖下库停车场:大客 10元/辆;中客、面包车 7元/辆;小车 5元/辆;摩托车 1元/辆
    温州大若岩交通:
         1、可在瓯北码头客运站乘瓯北往碧莲方向的中巴在大箬岩下车,车资7元,1个多小时可达景区中心陶公洞
         2、从岩头镇出发可先乘往瓯北的车到九丈大桥,再转碧莲方向的中巴前往,全程20公里,车资5元。也可达景区中心陶公洞。
         3、自驾车从九丈大桥沿永缙公路西行约14公里到大若岩陶公洞。


    IP属地:上海4楼2010-04-30 13:51
    回复
      九漈石门台
            九漈石门台位于大若岩景区陶公洞北约3公里处,因一溪谷有九瀑而出名。
            九漈不是一瀑九级,而是九条瀑布。源出一脉,一漈一形,一漈一景,层次分明,自成首尾。对于观瀑者来讲,象这样在不到3公里的一条溪涧中,能见到姿态多变、景色各异的九级瀑布,实为世上罕见。
            九漈飞叠,源出一脉,一漈一形,一漈一景,气韵生动,首尾呼应。
            第七漈高约40多米。瀑布沿85度陡坡飞落,跌入碧潭,水势激荡,银光闪烁,四围绿树成荫,不见天日。潭口凉风飕飕,寒气袭人。集雄奇、险峻、清幽、秀丽于一体,堪称绝景。
            第八漈高8米,瀑分二股如燕尾向下奔流,瀑布处于两峰夹峙间,仅露一线天,潭边野兰馥郁,芳香扑鼻。
            第九漈高20多米,四周峭壁高围,封闭似井。瀑自崖巅飞泻而下,瀑声轰鸣,四壁震荡,嗡嗡如闷雷。瀑入碧潭,水花飞溅,犹若雪浪翻滚空谷。潭口有石门台,高约3米,上宽2米,下宽1.5米,水从石门台中流出。石门台外,有一条凸起2米高、5米长的石门槛,涧水入石门槛从两端分流而下。


      IP属地:上海5楼2010-04-30 13:51
      回复
        百丈瀑
             百丈瀑位于楠溪江大若岩景区,又名傅岩瀑、府岸瀑。瀑布高124米,为浙江第二大瀑布。
             瀑从124米的高崖飞出,瀑旁三面合围,崖壁直立,稍内凹,似大玉甑的纵切面,瀑从高崖上飞出,疑为白绫千尺,银河倒悬。
             随着季节气候不同,瀑布形态也奇谲多变。雨季水旺,瀑如玉龙飞降,骏马奔腾,瀑风袭来,五六十米之外湿透衣襟。到了旱天,瀑成缕缕银丝,缥缥迷蒙,人坐潭边,舒心惬意。
             明王叔果诗赞:“玉甑倚云欹,飞泉百尺垂。疑从三岛汇,散入九龙池。日射虹成彩,风回雨飏丝。何当沛霖澍,四野总沾濡。“
             百丈瀑旁,还有天烛峰、一支香、美人岩等峰石奇景。古有笑一亭、片云亭,传为宋进士陈揆所筑。
        楠溪江百丈瀑交通:
             从陶公洞出发,乘当地三轮车约十分钟到大若岩镇傅岸村下车,再从傅岸村缘小溪蜿蜒北行,至“瀑布寮”折西走一小段山路,登上“虎愁崖”,共步行约10分钟即到。


        IP属地:上海6楼2010-04-30 13:52
        回复
          陶公洞
                  陶公洞位于大若岩景区,在大若岩山脚下。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是浙南最大的石室。
               “洞内晦明,随云变幻,云归则暗,云散则明。”洞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有三间观音阁,阁前有可纳数百人的讲经坛。
               洞外建九楹前殿、钟鼓楼、厢房及僧厨,洞内南侧一条56级石梯通向上层“天台”。天台后建有胡公殿,供奉胡公大帝座像,前面是文昌阁。胡公殿神龛右下一罐状“赤水井”,常年不涸不溢。
               洞内南侧岩壁上有二条形长洞,谓之流米洞和白鲞洞。夜间灯烛辉映,洞壁白石,或似游云,或若鳞片,昏明异形,远近殊色。洞口绝壁上山溜滴珠,洒入池中,如同“天女散花”。
               陶公洞靠山面水,洞前有巨石,高约20米,称“登仙石”。洞北侧200米处,可见三崖峙立如屏障,名“三狮同眠”。崖巅有“迎客松”。陶公洞附近还有六螺山、白云岭、龙头洞、朝天龟、赤水亭等景点。
                 陶公洞被道家誉为“天下第十二福地”。三国时有道士王玄贞在此修炼;南朝梁武帝天监九年(510),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隐此撰《真诰》一书,因此亦被称为真诰岩。
               洞内殿宇始建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宋、明、清曾陆续修建。这里香火茂盛,每年农历8月初到9月9日为香期。
          陶公洞门票·开放时间:
               10元
          陶公洞交通:
               1、可在瓯北码头客运站乘瓯北往箬莲方向的中巴在大箬岩下车,车资7元,行程1个多小时    
               2、从岩头镇出发可先乘往瓯北的车到九丈大桥,再转箬莲方向的中巴前往,全程20公里,车资5元。
               3、自驾即从九丈大桥沿永缙公路西行约14公里。


          IP属地:上海7楼2010-04-30 13:56
          回复
            十二峰
                 十二峰位于大若岩景区,离陶公洞约2公里。是一组流纹岩因节理风化和流水侵蚀,地壳抬升而成的峰群。
                 它们千姿百态,各有所似,形象逼真,移步换形。人们为之取名曰宝冠峰、香炉峰、仙掌峰、天柱峰、莲花峰、展旗峰、石笋峰、横琴峰、卓笔峰、犀角峰、石碑峰、童子峰。十二峰峰峦高耸,峰顶常有云雾笼罩,若隐若同,扑朔迷离,是大自然馈赠楠溪江的魂宝。
                 最高峰为宝冠峰,海拔517米。天柱峰犹如一柱擎天,自山腰拔地而起,相对高度约250米,甚为壮观。
            十二峰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30元。
            十二峰交通:
                 从陶公洞包农用三轮车前往。


            IP属地:上海8楼2010-04-30 13:59
            回复
              藤溪瀑布群
                  藤溪瀑布群位于碧莲镇藤溪村南的深山冷岙中,是多组奇妙的瀑潭,姿态各异,佳景天成。
                   打锣瀑:西坑垟山谷中。高约40米,瀑顶端陡壁如天门,中间一巨石阻挡,迫瀑分二股泻下,中途齐头触壁,化作千万颗水珠飞溅,其声如敲锣。
                   打鼓潭:邻近的打锣瀑。潭广半亩,潭壁陡险,周围灌木丛生,潭布如银柱,高18米,从U形缺口倾落,注入碧绿潭中,隆隆瀑声如闷雷,如击鼓。
                   五龙潭:首尾相衔、奇绝妙绝的三瀑三潭。下潭绿似翡翠,深不见底,潭周山岩耸立如壁,潭似巨型石水缸,潭布落差15米,分成数股沿石壁斜泻潭中。中潭水深7米,瀑高10米,潭中瀑影闪现,如白龙遨游碧空。上潭碧绿不见底,瀑高2米余,奔腾而出于峭崖,飞入潭中。
                   五星奇潭:五瀑五潭,错落有致,每个潭都象是在一块平整的石床上凿开了一个大小缸;
                   连缸潭:位于五星奇潭上游近1公里处。六瀑六潭,一瀑一潭,上下串连于溪谷。均以全石为底,潭壁平整光滑,似连缸成排。二潭潭壁陡峭,潭水凝碧,瀑高6米,一半贴壁,一半悬空。击锣瀑:如一条剪刀飞身击石,发音清脆,犹如击锣,与“打锣瀑”遥遥呼应。
              藤溪瀑布群交通:
                   乘往碧莲方向的班车在藤溪下车,步行或乘农用三轮车前往。或从陶公洞出发,到桐州横渡小楠溪,再步行一小时就到了藤溪。沿溪瀑布众多。


              IP属地:上海13楼2010-04-30 14:09
              回复
                ==================================================================
                大楠溪景区
                    大楠溪景区又称岩头中心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景区,由大楠溪自然景观带、狮子岩游憩区、芙蓉——岩头文化景观区、枫林文化景观区、芙蓉峰——北坑自然景观区、五尺溪生态景观带组成。
                     大楠溪景区位于楠溪江干流中游,包括从渡头至珍溪口大桥的10余公里的水域、滩林及沿江古村落。仙清公路沿楠溪江纵贯全境,其他景区均与之呈幅射状联系,因此大楠溪景区是整个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中心。
                     景区特色:主要体现为“水秀”、“村古”、“滩林美”。这里江水清澈,滩林众多,自然风光绝佳。沿江两岸,绿草如茵,大片的石滩和沙滩上长着马尾松、枫杨、柳树、毛竹、果林、芦苇等,时而茂密,时而稀疏,风韵独具,引人遐想。在滩林背后和公路近旁,分布着许多古村落、古建筑,人文景观丰富。
                     主要景点:狮子岩、龙瀑仙洞、岩头村、苍坡村、芙蓉村、枫林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溪南滩林、西岸滩林等。
                     溪南滩林:位于岩头镇溪南村外的楠溪江边上。沿江有竹林230亩,樟树林30亩,枫杨林90亩,景色清幽宜人。
                     西岸滩林:位于岩头镇西岸村外的楠溪江边上。滩林长800米,面积300亩,为松、竹混交林。地面草皮覆盖良好。


                IP属地:上海14楼2010-04-30 14:11
                回复
                  (补)【大若岩】崖下库
                      在小若口北偏西2.5公里处山谷中,一涧长1公里,宽30余米,两侧陡壁高300余米,仅露一线蓝天,即著名的崖下库。游人至此,恍若置身于摩天大厦的胡同中,黑魊魊的崖嶂从两旁向人压过来,仅夏日正午,才见几分钟阳光。
                       入崖下库,迎面峭壁千仞,立感裹足难前,仰观其上,右侧是高约七、八十米的悬崖上如一条白练,仅露寸段的含羞瀑。陡壁上凿出高约20米的石级,勇者可扶栏攀登,直上山崖左侧一缺口。缺口处巨瀑从前方扑面而来,瀑风裹雨,寒气逼人。
                       下有一潭,宽约100平方米,潭底遍铺卵石,四周全是陡峭石壁。人立此处,如坠深井。每到雨季,瀑布便罩住整个潭面,令人望而生畏,无法近前。
                       崖下库,深谷长峡,重崖叠嶂,险恶雄奇,清幽隽秀,四周尚有众多景点。门口路侧有一巨石,似人盘腿而坐,慈容含笑,谓“迎客仙”;左侧有一峡谷,长约200米,宽近20米,甚幽,称“仙人涧”;左侧山腰上,一石约10米见方,名“猫头鹰石”;猫头鹰石上方100米处,有一长方体巨石,其下一粗短石柱支立,似抬轿状,名“仙人抬轿”。
                  崖下库门票·开放时间:
                       5元
                  崖下库交通:
                       从陶公洞向龙翔方向前进至李大屋村头左转向前300米,便是崖下库。可从陶公洞乘农用三轮车前往(价格约2元)。


                  IP属地:上海16楼2010-04-30 14:16
                  回复
                    枫林村
                         枫林村位于楠溪江中游东侧,与岩头村隔江相望,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温州”之称。
                         枫林村完整地保存着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建造的“徐尹沛尚义之门”,供奉明宪宗旌表徐氏兄弟友爱的诏书,所以俗称圣旨门。建筑为三开间两层楼阁式,上为歇山顶,下有腰檐。
                         与其相隔13米的南面是一个水池,叫圣旨门湖,东西长26.7米,南北宽7米,湖中央有长方形亭子一座。清朝与民国时期,圣旨门街是楠溪江中游最繁华的商业街。它以圣旨门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全长500多米,平均宽度3.5米左右,是贯穿全村的轴线。
                         村寨墙建于北宋中期,四周共开12道门。东题“紫来门”,南题“莱薰门”,西题“泠泉门”,北题“太平门”。还有光耀亭、芙蓉亭、枫岭亭、孝子亭、坐爱亭等各具特色的古亭。
                         祠堂众多是枫林村落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全村有大小宗祠36座,现尚遗存27座。大部分位于村寨边沿,年代最久的为枫林徐氏九世祖徐文辉(1333-1396)的“八房祠”,虽经历600多年风雨,仍完整地保持原貌。民国年间一些祠堂被官府机构和学校占用,后遭日军烧毁。


                    IP属地:上海18楼2010-04-30 14:20
                    回复
                      丽水古街
                          丽水古街建于岩头村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蓄水堤是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如今的丽水街是岩头村较具规模的商业街。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
                           丽水街南端是寨墙的南门,门边高阶上有乘风亭。离亭不到50米,还有一座接官亭,重檐攒顶,朴素庄重。两亭与丽水古桥一起为丽水商业等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接官亭:所谓“接官”,带有向往科举功名的意思。亭中有对联曰“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因位于岩头丽水街南端荷花池畔又名花亭.
                           接官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亭子内四柱,外四柱。顶部平面为方形重檐攒顶,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重檐屋面八条脊背,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白驴”塑像,脊端雕塑“刘海献钱”图案,结构严密,外观朴实。
                           丽水古桥:又名“永庆桥”,位于乘风亭前,是一座跨越丽水湖的石桥,名曰丽水桥。该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此桥虽经几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
                           丽水桥是三孔拱券式石板桥,由48根条石构成,暗含地属“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桥面分三段,每段9条石板,下由石柱磴支撑,凡条石14根。桥的两侧石条上分别刻有“丽水桥”、“明嘉靖戊午仲秋吉旦建”等字,古朴美观,并与自然融为一体。
                      丽水古街门票·开放时间:     10元


                      IP属地:上海21楼2010-04-30 14:24
                      回复
                        小三峡
                             小三峡是石桅岩景区的天然门户,长约3公里。在峡谷入口,乘游船进入,峡谷弯弯,潭水很深,两岸群峰叠翠,人不可攀。船行10余分钟,弃舟登岸,沿栈道前行,两岸青山苍翠,峡内流水潺潺。继续前行,踩石碇步,过阡陌,在林荫中踏卵石步游道可直抵石桅岩。


                        IP属地:上海24楼2010-04-30 14:28
                        回复
                          水仙洞
                               石桅岩下有一个深潭,坐船到里头,过小木桥,扶梯而上约二十步,可看见一天然石洞,名曰水仙洞。
                               洞深10米许,宽约6米,高达8米,可容坐30余人。洞中有一石臼,上面悬崖间有泉水渗出,刚好滴入石臼中,掬泉入口,则觉清凉爽口,格外甘甜。
                               水仙洞因敬奉水仙姑娘而得名。据传,水仙为一少女,生前经常为贫苦百姓施药治病,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仙逝后,乡人为纪念她,遂名此洞为“水仙洞”。
                               站在水仙洞口遥望,只见对面奇峰异石,争先恐后,奔奔沓沓,皆来相就。其中有两个独立的石峰,名曰"麒麟送子",挺拔俊秀,玲珑剔透,甚为壮观。


                          IP属地:上海25楼2010-04-30 14:29
                          回复
                            (补)【大楠溪】塔湖庙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
                                 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在塔湖庙北侧,与水亭祠书院相隔一条水渠。水渠山麓上有创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文昌阁。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曾在此建“溪山第一图书馆”。1958年毁于风灾,现遗址犹存。


                            IP属地:上海26楼2010-04-30 14:31
                            回复
                              =====================================================================
                              水岩景区
                                  珍溪景区水岩景区位于花坦乡境内,东邻雁荡山,西、南、北三面分别与大楠溪、太平岩、石桅岩等景区相接,面积72平方公里。
                                   景区特色: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奇峰、异石、飞瀑、幽洞,令人目不暇接。花坦古村落群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主要景点:莲花瀑、菠萝岩、雌雄岩、龙滚洞、仕女峰、天柱峰、花坦村、廊下古村落、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孝思祠)等。


                              IP属地:上海27楼2010-04-30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