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业银行通过核销清收等手段将不良贷款全部消除,即使其对良好贷款仅提取极少量的拨备(风险抵补水平严重不足),其拨备覆盖率同样会趋于无穷大。尽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并不会出现,但却指出了拨备覆盖率指标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商业银行可能通过某些安排实现对该指标的操纵,使得拨备覆盖率的计算成为一个数字游戏。而对于拨备覆盖率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因素:
不良贷款的结构。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计提拨备的基本计算方法是:根据减值贷款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和贷款现值比较的差额作为提取贷款减值的依据。对于确认具有减值可能性的贷款,无论是单独计提还是组合计提,会计师都将会逐笔审核提取拨备。由于不同的贷款结构,其未来收回本息的可能性不同,未来损失的可能性也不同。
所以,即使两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完全相同,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不同。
假设有A、B两家银行,不良贷款总量都是100亿元,计提的拨备A银行为80亿元,B银行为100亿元,从而拨备覆盖率分别是80%和100%,但是A银行的100亿元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6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10亿元,而B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次级贷款为30亿元,可疑贷款为30亿元,损失贷款为40亿元。按照历史经验,三类不良贷款损失的概率是不同的。假设A银行的贷款损失为40亿元,B银行的贷款损失为62.5亿元。按相应的预期损失计算,A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200%,B银行的拨备弥补损失的比率为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