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PD适合什么场景?
下面是针对使用场景,给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其中一些想法已经实际测试过,另外一些则是根据CPU与GPU的理论性能,功率和时钟推算出来的。还在纠结自己的使用环境的小伙伴可以拿来作为参考,不过如果是更专业的软件和使用环境,还是建议自己试一试。
A. 按照使用环境
100W的PD,足以满足的场景:日常办公,基本影音,运行大部分专业软件,并且可以进行轻度的网游(例如某讯全家桶)。
100W的PD个人不建议的场景:轻度单机(勉强能,但是不推荐,除非联想改变策略为30+60W并支持Dynamic boost),进行CPU/GPU高负载型工作(如Pr/Ae渲染导出,GPGPU加速的数值模拟计算,全核心负载的代码编译等等)。
100W的PD不能完成的场景:运行超大型工程,超高负载的CPU/GPU工作,中度/重度单机游戏(没人想玩PPT,对吧)。
B. 按照软件类型
游戏:越吃CPU的游戏越建议,相反,需要极高GPU的均不建议。
软件,轻松运行:Office全家桶,CAD/CAE一般规模的建模,各种代码软件(只要别重度编译,敲代码肯定easy),面向绘画,音频工作者的轻度内容创作...
软件,建议慎重:各种大型工程的编译,渲染,科学计算(工科生流体有限元matlab神经网络不想跑服务器通通都回去插电算,听我的!!),面向视频制作,后期工作者的内容创作及其他重度内容创作(因为渲染和预览对windows电脑要求比较高,所以还是建议插电),虚拟机,等等。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其实总结一下就是,需要高负载下调用CPU/GPU的都不推荐不接标准电(CPU还勉强能看,GPU就是在摸鱼了几乎)。看完上面还不清楚的,依照这句话来判断就可以了。